"金九银十"的校招月快要接近尾声了,小伙伴们工作都找的怎么样了?先祝大家找工作顺利哟~ 对于很多人来说,找到工作之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租房。到底租房占薪水的多少合适呢?我该租离公司近一点贵一点的房子,还是远一点便宜点的合算呢? 最近公司新来了一个实习生,偶然一次闲聊,得知她每天早上需要花费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来公司上班:从家赶20分钟公交到车站,然后坐50分钟左右地铁,其中还不包括换线转乘的时间。 她说:"坐车简直比上班还累,本想着晚上回家干点自己的事情,看看视频、学学课程,可赶车的疲劳以及第二天的早起,往往使得自己力不从心,好几次盯着电脑屏幕就昏昏沉沉睡着了。第二天起床要订3个闹钟,实在是太累了。" 我说:"你可以考虑在公司附近租房子的,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 姑娘颤颤的说: "也确实在考虑租房子的事情,但是市区房租那么贵,这不囊中羞涩嘛。" 的确,租房一直是一个困扰很多上班族的现实问题,尤其是在一线大城市。面对市区高额的租金,很多人不得不选择远一点的住所,以减少每月房租的支出,这样一来看似省了钱,可每天花费的上班时间也明显增多了。 01
近,还是远? 我们先不急着下结论。 最近大火的电影《缝纫机乐队》导演大鹏,曾经在某次接受采访时,分享过自己的一个经历。他刚来北京的时候,在北京郊区就有了套房,但从来没住过。他说公司在长安街,他就住长安街旁边,公司搬到五道口,他就搬去五道口,为的就是公司有事情的时候他能第一个赶到,能够把事处理好,长此以往,就比别人多了些机会。 也许正是这样的思维方式,才是大鹏成功的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我们来看看你拿时间换来的金钱到底值不值当? 2017年上海市的平均月工资为6378元,我们以刚毕业月薪5000的普通大学生为例,看看不同的租房方案效果如何。 方案1:近一点,贵一点的房子 小A在市区与人合租一间干净、安全、设备齐全的公寓,每月1800元租金,离公司15分钟路程。晚上下班地铁3站地,偶尔兴致来了还可以慢慢散步走回去。 回家后,她可以悠闲的吃个晚饭,然后练会儿瑜伽,或者冲个热水澡敷个面膜,还可以看会书,学习报名的手绘课程......一切都紧紧有条,很是自在悠闲。 方案2:远一点,便宜点的房子 小B为了节省房租,租住800元一个月的单间,离公司75分钟路程。每天挤一个多小时地铁回家,到家时已经精疲力尽,然后随意的吃个饭,因为合租的人较多,他还要排队洗漱、洗衣服,等事情都干完了,一看时间也11点了,于是躺在床上刷手机,自己什么时候睡着都不知道。 因为家住的太远,偶尔遇上公司加班小B总是最害怕的,太晚了就会赶不上回家的地铁,打车或住宾馆都太贵了,只好在公司将就一下,第二天还得继续上班,状态非常不好… 长此以往,小A每天都精神奕奕的上班,自我能力也在不断地提升,而小B常常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也低,更没有时间对自己进行提升管理。可想而知,两者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除了生活质量的差异,再从"钱"这个层面,算算小B 省下的钱到底值不值? 我们可以粗略估算下,以一个月200小时的工作时间计算,小A小B的实际时薪为25元/h,拿省下的1000元房租再扣除多花费的200元交通费用和来回花费的40小时路程时间计算,这段时间的时薪为20元,和原本的25元时薪比较,辛辛苦苦省下来的钱连日常工资水平都没有达到。 而且,拿这2小时去精进专业,以后将获得更好的薪酬,若只是用来赶车省房租,那么这2小时永远只值20块钱。 02:
月租多少才合适呢? 看了上面内容的小伙伴,先别急着就下定论,认为房子租的贵,就一定没毛病。 我们也先来看一个故事。 2016年大火的日剧《东京女子图鉴》中,女主初到东京时想住在好一点的街区——南青山(东京的一个比较高档的时尚区)。 但看房时,房产经纪问及她的薪资水平,并告诉女主"房租再贵最好也不要超过月收入的三分之一"。初来乍到的女主根本负担不起高额的租金,只得作罢。 而后又经过几次看房,终于在第四次看房时,女主选择了"俗气"的恰到好处的三茶地区(紧邻东京急行电铁的主要车站)作为住所。 可见,租房选择和收入水平直接挂钩的。 最近在年轻人之间很流行一个新名词"房格尔系数",它指的是房租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如果说"恩格尔系数"反映的是吃喝的水平,那么"房格尔系数"测出的就是住的状况。专家指出,过高的"恩格尔系数"会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尤其是一人在外工作,我们需要备留一定的资金,一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二来应对一些突发的小意外。 因此,把"恩格尔系数"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至关重要。"房格尔系数"也是同理。 既不要为了省钱,一味地缩减房租支出,拿时间换金钱,或者一再降低对租房品质的要求;也不能忽略自身情况,过于追求高品质住房,使得房租占据薪资的大头,充当"月光族",降低自己抵御风险的能力。 生活总是充满选择,大到如何选择工作,小到如何选择居住的位置。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投资自己才是最好的投资,可面临具体的生活场景,我们总是更容易只关注到眼前的数字,却忘记了更应该从长远的多维度来衡量选择。这也是投资和理财当中,非常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