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创业意向越低",这一说法无疑符合穆勒在《逻辑体系》中所概括的"共变法"逻辑思路:当现象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时,现象B也随之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那么,现象A和现象B之间很可能具有因果联系。这里,学历是A,创业意向是B,A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越高),B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越低)。因此,这一说法本身很可能使人做出这样的判断:学历高是创业意向低的原因,两者呈反向变化。 为什么学历高的人不愿意创业,学历低的人反而愿意创业?《报告》给出的解释是,"或许因为中国高学历者的创业机会成本相对较高"。这样的解释看起来有一定道理,高学历者付出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都相对高昂,而创业则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在经历了漫长的学习生涯和较大的经济投入之后,把自身的命运寄托到一个充满未知的"创业"上去,对于高学历拥有者,的确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而且,相对而言,学历高的人往往具有更强的就业竞争力,更容易找到好工作;学历低的人愿意创业,在某种程度上讲,可能是被"逼上梁山"。这可能是当下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的真实写照。 另外,这种学历高低和创业意向高低的反向变化,多少有点儿令人尴尬。如果按照这样的"剧情"发展下去,未来的结果可能是这样:一群学历低的老板领导着一群学历高的员工。当然,这不是说学历低的人没有资格领导学历高的人,而是说应该透过这样的反向变化反思一番,学历高低与创业意愿高低之间到底有多大必然联系? 应当思考,在A(学历)和B(创业意向)的共变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因素的介入。例如,家庭、性格、思维、理念、精神、协作能力等。如果共变之外还有这些因素的介入,那么,就会削弱A(学历)和B(创业意向)逻辑上的因果联系。事实上,深入挖掘,学历因素只是创业意向高低的一个方面甚至是次要方面,创业意向更与当事人的性格、思维、理念以及协作能力等密切相关。 有学者曾指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首先要懂得现代商业精神和法则,其次要具有真正的原创思维,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三种创业者需要具备的主要素质能力,目前中国的大学生从来没有被按照这个要求培养过。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教育,学生在应试做题方面的能力如工厂铸件一般被反复锤炼。在这名学者看来,在人生十八岁以前接受能力最强的年龄段,我们完全忽视创新与协作能力的训练熏陶,而妄想人格基本定型以后的大学生突然自学成才、具有创业能力,这种见解非常愚蠢。 虽然这名学者的观点不无偏激,但无疑对当下的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改进参考。在我看来,创业意愿强弱与学历高低的关系并不太大,而更与现代商业精神和规则的建构、与原创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等密切相关。后者,绝非朝夕之功,也不是大学教育甚至研究生教育能够全部解决的。因此,在现有的大学生创业辅导、指导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加大中小学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力度,在少年儿童的内心深处厚植创新创业文化,使他们形成和强化创新创业思维,从而真正激活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 在继续探索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各项制度措施的同时,还要做好顶层设计,打通大中小学创新创业教育的"产业链",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既看眼前、又看长远。惟如此,大学生创业,才能逐渐摆脱"逼上梁山"的被动局面,才能不断开创百花争艳的创业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