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婚礼最初叫"集团结婚","集体婚礼"是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说,这种热闹的形式太对中国人的脾气了。 集体婚礼最初叫"集团结婚","集体婚礼"是更准确的表述方式,应该说,这种热闹的形式太对中国人的脾气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倡新生活运动,在婚礼形制上也推广西式新婚仪,并由社会局出面组织,首开近现代集体结婚风气。 上海是首倡之地。1935年上海首倡集体婚礼,17对新人结成佳偶。汉口、北京便紧随其后。1935年在南京励志社大礼堂举行的"第一届新生活集团结婚",时任南京市长马超俊出席证婚,共有33对新人志愿参加,各式媒体盛赞这种新兴婚仪"观礼者千余人,极一时之盛"。从此"集体婚礼"便作为一种制度而存在,由官方定期举办,而且相当频繁。 抗日战争胜利后,从1946年至1949年,汉口政府便举办了10届集体婚礼,结成新人446对,每届都由市长证婚。参加集体婚礼的主要是中产阶层人士。 最早的集体婚礼,便要求新人们要统一着装,通常是新郎身着蓝袍、黑褂、蓝裤、白袜,脚穿黑缎鞋,手带白手套,胸佩礼花;新娘身着短袖淡红色长旗袍、长裤,脚穿肉色丝袜和缎鞋,头罩白纱,戴白手套执鲜花一束,婚礼完毕颁发结婚证书、纪念证章并合影留念,整个过程,洋为中用,新旧交融,简朴而不失隆重。其后,又有完全抛弃旧式旗袍长衫的,新郎一身西装革履,新娘则洁白婚纱笼罩,愈发接近纯粹的西方婚礼。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多次组织集体婚礼,目的是移风易俗,倡导简约。新人们多半穿着朴素,较少大红大绿,至多也不过是新娘的红衣衫,为婚礼添了一道喜庆色彩。九十年代后,时代新风洋溢,青年男女又重归了西式路线,婚纱礼服也悄然走俏,即后,古典风味的民族服饰苏醒,又有喜着旧式对襟红绸礼服或者旗袍的,于是两道风景并现,任人各取所需。 20世纪30年代的集体婚礼中,男士长袍、马褂,必须戴礼帽;而40年代的男士则一律着中山装或西装,不戴帽。女士的婚礼服永远是最美丽的,白色或浅色礼服和白色头纱的搭配是不变的时髦。到了20世纪 80年代后,集体婚礼重新得到提倡。在90年代,集体婚礼在北京有了专业的婚庆公司组织举办,其规模是一届比一届宏大,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至此,集体婚礼这一特殊形式的结婚方式,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和完美的策划已发挥到极致。参加集体婚礼,对于新人来说最大的好处就是省心、省力、省钱、有意义。中国婚庆16年,集体婚礼已成为中国婚礼流行趋势。 集体婚礼发展到今天,越来越被年轻人所喜欢,尤其是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杜绝铺张浪费"后,集体婚礼形式更加成为结婚发展潮流。在加上专业的婚庆公司提出集体婚礼形式,个人婚礼品质。将集体婚礼形式办的越来越好,从最初只是办个集体婚礼仪式,到形成专业的集体婚礼模式(集体婚礼仪式+婚纱摄影+蜜月旅行+全程摄像照相),而且集体婚礼仪式不再是看不到个人,经过改善后的集体婚礼,个人镜头很多,既有集体又有个人,相得益彰。 国内的集体婚礼有北京国婚大典集体婚礼、三亚"浪漫天涯"集体婚礼、"爱你一生"印象丽江集体婚礼、青岛"海之恋"集体婚礼、沐浴仙境神奇九寨集体婚礼、北京皇家中式集体婚礼、厦门鼓浪屿集体婚礼------在各地的集体婚礼所办的内容也不一样,北京"国婚大典"以中西合璧式婚礼形式为主,三亚集体婚礼以大海沙滩的浪漫西式婚礼为主,丽江集体婚礼以西式加少数民族特色婚礼为主,青岛集体婚礼也是以西式婚礼为主,九寨集体婚礼以藏族婚礼为主,北京皇家中式集体婚礼以传统中式婚礼为主,厦门鼓浪屿集体婚礼也是以西式婚礼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