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外币折算准则现状分析


  【摘 要】进了WTO,也就加入了全球经济化,会计国际化问题也该思考了,外币交易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实务的规范化问题也着急解决。因此,制定合理的外币折算会计准则,对我国吸引外资和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理解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外币折算;会计处理;折算差额
  一、新外币折算准则的主要内容
  (一)新准则的主要概念
  1.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企业在自己经营的环境里用的货币。要是不是人民币,可以选一个人民币以外的,但是,在编报表的时候,得换算成人民币。
  2.外币折算
  外币折算是指把不同的的外国钱数换成自己国的货币的等值或者其他的货币等值的程序,就是在会计上对外币新一次描绘下,或者说,将外币换算成自己用的货币的等值。
  3.外币财务报表折算
  外币财务报表折算是指为了一个目标,把用这个国家的货币编成的报表改成另一个国家货币描绘的报表,变得只是货币的单位,项目和它们的关系是不变的。咱们国家的外币报表折算用的是现行汇率方法。
  二、新准则与原外币折算规范的差异比较
  (一)记账本位币定义的比較
  《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制度》指出了用本位币外的货币交易的事项是指以记账本位币以外的钱进行的钱的付出和收回、来回的结算等业务,还提到记账本位币的意思。外币折算准则说了下了记账本位币,企业在它首要的经营的环境里用的货币,这是基于记账本位币这一计量尺度所应发挥的功能而提出的定义。我国新准则中的记账本位币概念的提出符合多种货币环境下的会计核算理念,明确了应该以何种货币正确计量会计收益的问题,应该说是对我国会计货币理论和实务体系的改进和完善。
  (二)折算差额列示的比较
  会计制度规定折算差额全部列入所有者权益下的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包括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部分。《暂行规定》把折算下来的差数在"未分配利润"项目后写下。新准则把是少数股东的权益集中在少数股东权益项目下进行反映,包括外币报表折算差额也按照少数股东权益持股比例进行分配并入其中。因而资产负债表上所有者权益项下就只有投资主体的权益。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外币报报表折算差额要按比例分配,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部分并入少数股东权益,会使会计报表发生相应改变。
  (三)新增外币折算会计处理规定
  新准则规定企业记账本位币,不能肆意改变,首要的经济环境改了可以。可见,新准则对外币业务的处理表述的更加明确和完善,使其可操作性和指导性更强。新准则,无论是从概念还是从会计处理方法来说都更加科学、合理、系统、完整,该准则的发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对我国的外币报表折算理论和实务发展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三、我国外币折算准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外币交易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存在问题
  根据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说明,外币货币性项目有两块,一般的货币性项目和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性质不同和汇兑差额处理的方法不相同,分别计入当期损益和所有者权益,所以区分一般的货币性项目和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否则不能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的当期损益,或是利用该规定操纵企业利润。但是对于一般的货币性项目和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区分,新准则以及准则应用指南中均未作出规定,也就是说,在实务中完全依赖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
  2.应对对策
  在准则应用指南中应该给出区分一般的货币性项目和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的指导意见,如改进后的解释是主体与国外经营的货币性应收应付货币性项目,如果在可预见的将来,既未打算也不可能进行结算,就可能在实质上构成了对国外经营的净投资。
  (二)境外经营界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存在的问题
  新准则在第二章第七条给出境外经营的定义,准则中同时指出,在境内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或分支机构,采用不同于企业记账本位币的,也视同境外经营。由此可以看出,境外与非境外经营的区别并不绝对是以地域为划分标准的,还要结合企业的记账本位币综合判断。三种情况,境外经营的记账本位币与母公司不同时才需要进行折算,但是在准则中财务报表折算的对象是"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即所有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都要进行折算,这个有不同。
  2.解决对策
  对这个不一样的地方,可以看看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用记账本位币来确定境外经营的概念,这一定义只选取单一标准,不会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比较合理。
  (三)利润分配表折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存在的问题
  对于利润分配表的折算,我国的新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都没有作出特别的规定,可以认为仍采用《暂行条例》中的方法。《暂行条例》要求利润分配表中的"提取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均按照该会计的期间的开始与结尾的和的二分之一的汇率来折算。不过"提取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一般在期末进行是一个时点概念,采用整个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是不合理的。
  2.解决对策
  建议对"提取盈余公积"和"利润分配"以期末汇率折算,"净利润"的形成是一个时段概念,可以使用会计期间的平均汇率来折算。
  四、总结
  自颁布《企业会计准则—外币折算》(征求意见稿)以来,经历了11年之久。这是我国首次规范我国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和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和相关信息披露的准则,该准则的发布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对我国外币折算理论和实务的发展都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该准则的比较分析,找出其不好的方面,并提出有用的办法,相信,我国的外币折算准则在实践中会不断完善趋向成熟。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制度.2000.
  [3]财政部.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1992.
  [4]于晓镭,徐兴恩.新企业会计准则实用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贺志东.企业会计准则操作实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赵德武.会计计量理论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网站目录投稿:丹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