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然起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艺术品电商再度受到了关注。与过去仅仅关注交易模式相比,现在的艺术品电商更加关注的是成交的情况。 市场分化日益明显 2012年佳士得与沃霍尔基金合作,通过网络对全球收藏家公开开放竞价,竞价物品高达2000多件。第二年,佳士得再次以网络模式开放,最终成交额高出预期的2倍,其中一件拍品竞价次数高达1500多次,竞价的200多位买家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艺术品与互联网最成功的一次对话。 同年 5 月,国内最大的拍卖公司北京保利联合淘宝拍卖,举行傅抱石父女专场,也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成为中国艺术品电商市场的标志性事件。 2013年8月,全球零售电商亚马逊推出了拥有超过4万件艺术品的在线销售平台,宣布进入艺术品电商领域。 2014 年 11 月,央企旗下的"易拍全球"与北美最大的艺术品在线交易平台达成了战略合作,获得了提供价值40亿美元的全部艺术品。 然而过去几年,艺术品电商业态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曾经火爆一时的平台已经从经营序列里销声匿迹。艺术品电商的买家群体小众化,以及标的"非标准化"等特殊性,使得这一行业很难简单靠资本或者技术去撬动。"懂艺术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又没资源,有资源的又没钱",业内人士的这一描述,真实反映出了艺術品电商所面临的尴尬。 目前,国内艺术品电商市场基本瓜分殆尽,形成了以艺术品综合类电商平台、艺术品专业类电商平台、综合性电商平台中的艺术频道以及艺术品移动电商为首的4股力量。 关键还是要看成交 作为文玩艺术品在线竞拍垂直领域的探索者,自2015年正式上线以来,微拍堂聚焦互联网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推动文玩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 借助互联网技术,传统书画的爱好者和书画师们分享作品时,可突破熟人圈的界限,与同道众人交流沟通、请教学习。微拍堂平台内的商家与用户,不乏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等高等院校的教授、学生,也包含浙江画院等各地专业美术机构的专业画师。 在欧洲,艺术品交易不断创造纪录,这些屡屡登上头条新闻的交易背后,隐藏着欧洲大陆艺术品拍卖领域正在发生的、不太引人注目却影响深远的技术动荡。随着艺术品在线交易需求的不断增加,欧洲拍卖行纷纷试水在线拍卖,奥地利维也纳的著名拍卖行多禄泰拍卖行创办于1707年,拍卖范围极为广泛,从汽车到古董到当代艺术品,可谓包罗万象。据统计,该拍卖行每年举办的700场拍卖会中,目前已有70%在线上进行,在线拍卖成为该拍卖行未来发展的首要方向。 德国慕尼黑的科特尔艺术拍卖行创办于1954年,拍卖19世纪至今的各种艺术品,以德国艺术品为主。该拍卖行从2007年开始进行在线拍卖,并于2013年创建了自己的在线交易平台,是全球范围内最早推出在线拍卖业务的拍卖行之一。"我们很清楚互联网代表了艺术品拍卖的未来。"科特尔艺术拍卖行首席执行官罗伯特·科特尔表示,"因为物流和拍卖手册等成本的提升,拍卖行无法提供更多的拍卖品,而在线交易恰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 位于丹麦哥本哈根的布鲁恩拉斯玛森拍卖行首席执行官雅各布·杜邦则认为,近年来,在线交易帮助该拍卖行成为北欧拍卖市场的领先者,该公司目前的商品出口额已经超过全部销售额的2/3。"我们已经从丹麦的拍卖行转变为全球的拍卖行。"雅各布·杜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