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发展有赖于两种内心深层的感觉,一是安全感、一是归属感。前者与恐惧(死亡、伤害、痛苦)有关;后者与孤独(依恋、隔离、无助)有关。为了安全感人类发明了秩序、规则、法律,以及派生的真理、道德意识、善恶观;为了归属感人类发明了婚姻、社会、国家,以及派生的哲学、价值体系、美感与爱情。——Psy525.cn 一般人并不能觉察到原始状态下的安全感,因为它只是一种内在驱动力,一种逼迫个体无意识的对危险警觉的本能。在生物试验中,当危险来得时候,意识还没有运作,肌体已经自动出现应急反应。很简单的例子,眨眼反应:异物飞近眼睛的时候,眼睫的运动并不受意识控制。还有一个例子,你到高空准备蹦极,意识让自己跳下去,安全需求的本能让你的腿和肢体僵硬,你不得不反复说服身体蹦极很安全,不然你的身体会拒绝往下跳。往往是这样,被我们意识到的安全感,或能被我们解释清楚的安全感已经不是本能,而是一种被我们的文化诠释过的安全感,两者不能等同。意识到的不安全是精神层面的紧张,是我们学习到的文化、价值观、内心解释造成的。意识不到的不安全是躯体的紧张,如突发的、预感似的恐惧,莫明其妙的慌乱和焦虑。当我们的精神在某种信仰、信念的支撑下过度支配生命能量的时候,抑郁或焦虑会爆发,逼迫人们躺到在床上,精神不快乐的时候,躯体在休息。 我们只能来解读被文化定义下的安全感,本能中的安全需求是不能解释的,因为任何解释出来的东西已经不是本身那个东西,是被文化了的东西。那么,为什么人们的内心对安全感会有不同的需要,这取决于人的内心有三个什么样的基本假定,一是对世界,一是对人类,一是对自己。假定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珍惜的;人类是友善的,愿意分享、互助与亲近的;自己是可爱的,有价值的。那么,她的内心就比较平和,快乐乐观的情绪就多,对自我对他人的要求就比较宽松,也愿意体验不同的生活,欣赏不同的文化。如果你假定世界是充满危险的,人类是自私与好斗的,自己是无意义和脆弱的,你就会有高度的敏感,沮丧、紧张和害怕,你不得不谨小慎微。你会小心恪守某个价值体系,某种规则,不敢越雷池一步,过一种被你选定的文化强迫下的生活,唯恐厄运临头,厄梦缠身。 你的不安全是被你选择的文化(价值观,概念系统,道德感)建构出来的,很多时候这样的文化恰巧是主流文化。当你紧张害怕的时候,你的身体却不想搭理你,让你没效率,没快感,没激情。要处理内心的不安全感,唯一要做的就是要检视我们对自我,对外部社会,对人类的基本评价,看看我们行为激发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是我们的意识或内心冲突引发的,还是被我们的身体警觉所唤起的。如果是文化引发的不安全感,选择尝试新的文化与价值系统可能是唯一有效的方式。当一个人所选择的文化观念是多元的,合时宜的,有效的,并与你这个个体匹配的,那么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你的心身是协调的,心境是愉悦的,感情是充沛的,体验是丰富的,精力是旺盛的,什么人都敢爱,什么事都敢做,什么地方都敢去,却吃么么香,睡么么甜。 孤独是人类的属性 因为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所以孤独是人类的一种自然属性。就像动物要分群居和独居动物一样,群居动物必定会害怕孤独,而独居的动物喜欢孤独。我们可以把猫科动物与犬科动物比较,猫科动物(狮子除外)差不多是独居的动物,所以流浪的猫可以生存得很好,流浪的狗却死得很快。美国的自然科学电视节目,拍摄到深山的一只老虎(猫科),它独自一个生存着,自得其乐。镜头展现它吃饱睡足到一个池塘里沐浴,非常拟人化的行为,搔首弄姿,虽然不会笑,却眼带满足,你不得不认为那家伙过的很滋润呢。流浪的狗和孤独的狼一样,是惊恐不安的,夹着尾巴的,它们可以忍饥挨饿,千里迢迢去寻找自己的一群,或者赶快投入新主人的怀抱。当然,文化把这种被孤独感驱使不得不依附一个人或群体的行为称为忠诚,而把猫科那样不依附什么,独立的动物视为自私、狡猾、虚伪或自我中心。 所有的灵长类和人是群居动物,看看动物世界,猴子们因为害怕被赶出群体,甘愿屈尊受辱。当一个猴王老了,新的猴王取代了它,对它最严厉的惩罚就是群起而攻之把它赶出族群,猴王离开这个族群的时候,离死就不远了。即便满山遍野都是丰富的果实,它也不能独自存活下去。以此我们可以推论出,人为什么会去追求社会认同,甘愿放弃个性,遵循共性,正是我们天生不能孤独的属性所决定,而非我们的道德所决定。 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认为,人们读书、娱乐、交友、恋爱、结婚、宗教、信仰、工作、活动、兴趣、爱好、权力与金钱欲望都是为了分心。分什么心,分孤独的心,怕自己无事可干而感觉到孤独,怕由孤独感引发莫名的焦虑、恐慌与不安。其实,连上帝也知道孤独是驱使人最好的手段。古版圣经里,人原本是一体,上帝嫉妒人类无忧无虑的生活,把人劈成两半,一半为男,一半为女,让他们一生下来就不得不面对孤独与不完整感,只有努力寻找到另一半,才能摆脱孤寂的折磨。 哲学把孤独、死亡、自由和意义列为人类需要深思、自省的四大课题。孤独感引发人两种基本的心理需求:一是人的归属感,一是存在的焦虑。归属感好理解,"我是谁的孩子?我的家在哪儿?我团队是什么?"或者"我是谁?我被谁需要?我的信仰,主义?我的社会身份是什么等等?"回答这些问题正是在满足人的归属感。婚姻也常受归属感的驱使,明明知道对方不适合自己,但失去家的孤独恐惧使人屈从在不愉快的关系里。存在的焦虑是与生俱来,正如我们对危险的恐惧,是不被理性、逻辑能够解释。只要活着,由孤独引发的焦虑、彷徨、不可知、慌乱无处不在。 其实,不管人们怎么努力逃避孤独,孤独感却总在一生的每分每秒中陪伴着我们。如果一定要形容得话,孤独就是灵魂的影子,越是光亮的地方,影子也越深。我们的文化如果积极认同人的害怕孤独属性,那么孤独感就像饥渴和性欲一样,可以自然地表露并得到合理的满足。因为,我们知道饥、渴、性欲正好是人类快乐的来源,认同它像认同人要穿衣吃饭一样,孤独感也能给人们带来人际社会无穷的愉悦和满足。从弗洛伊德开始,精神分析鼓励人从家庭(群体)分化来的实现个性独立,多少做了一些挑战孤独感的事。不过个性独立并不意味着害怕孤独的本性更移,只是把从属对象从家庭转移到事业、社会、爱情。社交恐惧的人可能是一种群居本性的自然漂移,但文化不停的强迫他们回到群体中,心理痛苦因此油然而生。如果社会高度认同独处的人,那么这样的一群正好是富于创造的、沉静的、自给自足的人。那么,孤独症或自闭症或抑郁症就要算是一种对孤独上瘾的人(一种调侃),在孤独中才感觉安全,情绪平和,适应。如果没有文化的干扰,在自然状态下,热衷于孤独体验也许是人独特的精神享受。但喜欢孤独对社会是一种否定,文化不想给人这样的权利。 孤独感是不能战胜的,更不能潜抑,最好处理孤独感的办法是觉知它的存在,并愿意和它共存。觉知孤独感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孤独刚刚冒头,人立即会去做一些事来"分心",不让心智感觉到它的存在。真正可以与孤独共存的人有两种,一种是修士高僧,躲在深山,远离人类社会,清心寡欲,空泛肉身,直达开悟的境界。开悟正是突然悟出人的本性,不在为逃避孤独去做违心的事,这样的人是心灵的超越者。另一种就是《孤岛余生》中汤姆.汉克斯那样的人,一个人被迫在孤岛上,当孤独袭来恐惧万分却无路可逃,慢慢的接纳了孤独感反倒变得无所不能起来。孤独是一种存在,不要逃避它,也不要妄言挑战它。人能做到的只能是平心静气的觉知并接纳它,接纳它与生命并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因为害怕孤独而违心的去讨好某些文化、观念、团体、权利、金钱与关系,真正活出自己的风采。 作者简介: 兰小兵 已帮助过 7866人 入驻年限 9.5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