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别集。三十卷,《小畜外集》七卷。宋王禹偁撰。初刊于南宋初年。 王禹偁,字元之。生于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卒于宋咸平四年(1001年)。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授成武县主簿。次年改任长州知县。端拱元年召试,擢右拾遗、直史馆,复拜左司谏、知制诰。后经数次贬召,真宗即位再入京,预修《太宗实录》,因秉笔直书史事,得罪权贵,又贬出京城,知黄州,死于黄州任上,故世又称王黄州。 王禹偁《小畜集》为其在黄州任上所编次。集成,以《易》筮之,得乾之"小畜卦",因以名集。北宋时并无刻本,只有抄本流传。南宋初,沈虞卿任黄州知州,即以家笥所藏《小畜集》,予以点勘,鸠工镂版,是为该集第一个刻本黄州本。收赋二卷,诗十一卷,文十七卷。 在宋初文坛,王禹偁成就突出。针对风靡当时的淫巧侈丽的"西昆体",他首张宗经复古旗帜,提出文法韩愈、柳宗元,诗学杜甫、白居易的主张,特别强调为文应"传道而明心",要"句易道"、"义易晓"。这些理论和观点,开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声。他在理论上如此倡导,在创作实践上则身体力行。其《待漏院记》是一篇风格泼辣、造语犀利的政论文。用正反对比手法,箴规宰相必须勤政安民,公正无私,而不应私心用事,谄君固位。否则,"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危矣!"义正辞严,不容毫发。记叙性散文《黄冈竹楼记》,晚年写于黄州刺史任上。通过竹楼的建造及游赏情景的描述,表达仕途失意的怨愤和寄情山水以自适的情怀。榛莽月波、山光江濑、夏雨冬雪、琴瑟围棋,与竹楼相映成趣,面对这恬淡的乡村野景,作者不禁思绪翩翩,想到自己守正不偏,仕路却如此坎坷,屡召屡贬,"奔走不暇",其悲愤和感慨不言自明。文章一气呵成,转承、排比,错落有致。 在诗歌创作方面,作者颇为自信,自云:"本与乐天为后进,敢期子美是前身。"诗风简古淡雅,语言明白晓畅。内容或揭露社会的黑暗,或描写兵、民的苦况,如《对雪》、《竹䶉》等。另有一些抒情短诗,清丽可人,风韵别致,如《畬田词》:"鼓声猎猎酒醺醺,砍上高山入乱云。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描写山区人民刀耕火种的劳动场面,洋溢着劳动者古朴而欢乐的情绪,饶有民歌风味。 《小畜集》继沈虞卿黄州刻本后,元、明二代仅有抄本传世。至清代,则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平阳赵熟典刻本、光绪年间会稽孙星华刻本。前者与旧本无甚差别,且多错讹;后者,补入了作者不少佚文,如《应诏言事疏》、《新修太和宫记》等,编为《小畜集·拾遗》一卷。清乾隆间所修撰《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等文献中又辑录王禹偁其它佚文、佚诗,编为《小畜外集》,共七卷。《小畜集》、《小畜外集》均收入《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四部丛刊·集部》、《四部备要·集部宋别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