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这个字


  你学过的每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01:
  "我才30岁,但我感觉我的人生已经完了。"   前几天,闺蜜给我挂电话,一接起来,就听到她这句很丧的话。   原来,她被公司辞退了。   前不久公司内部结构重组,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她遭到了淘汰。   这位闺蜜大学一毕业,就靠着爸妈的关系,找了份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她所在的部门,是公司的项目部。   几个月前,闺蜜的公司请来了一位培训师,准备给大家开一系列关于市场分析和客户沟通的课程。   她和同部门的几个同事都觉得,这些培训是市场部需要了解的事,跟他们没任何关系,他们只要认真做好手头工作就好了。   于是,项目部报名的人寥寥无几。   结果,几个月后的今天,公司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进行了改组,原本独立的市场部和项目部被取消了。   两个部门的人被打散,并分成独立的项目小组。   这样一来,前期市场部负责的市场调研和后期项目部负责的客户跟踪工作,都必须由负责该项目的组员一个人完成。   也就是说,原本只熟悉项目部工作的人,现在还必须要了解市场部的工作。   闺蜜一下子傻了眼,对市场工作的一片空白,大大降低了她的工作效率,业绩更是无从谈起。   而之前参加过培训的同事,早就跑在了前头,做出了不菲的业绩。   在优胜劣汰的企业制度下,闺蜜被辞退,是逃脱不了的命运。   事到如今,她悔不当初,恨自己为什么不抓住机会参加市场部课程的培训,少走一点弯路。   她的处境让我想起马云说过的一句话:人如果停止了学习,就开始走向失败。   职场上,"跟我没关系"这5个字,其实是一种很可怕的思维模式。   一些知识现在跟你没关系,并不意味着你永远不需要这个领域的知识。   用"跟我没关系"竖起一堵过滤墙,会让我们错失很多可能有用的信息。   02:
  李笑来老师在他的书里提到过自己的一段往事:   二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他想要报名参加本地一个计算机学习班,母亲竟然答应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10块钱的学费并不便宜,但母亲当时的想法是,学点东西总是好事。   可是和他同行的一个同学,却没有得到父母的同意,因为他妈妈说学那个没用。   据李笑来回忆,当年报名的人并不多,教室一共只有5个学生,其中有个学生因为家长不同意还中途退班了,学费也退了一半。   虽说当年学习计算机只是因为感兴趣,并没想过学来有什么用。   但他没想到的是,多年以后,在撰写《TOEFL核心词汇21天突破》这本书的过程中派上了用场。   他坦言,如果没有稍微多于常人的那点计算机知识,能够编写一些批处理脚本,就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完成那样海量的工作。   佩内洛普·菲兹杰拉德说过,你学过的每样东西,都会在你一生中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庄子在《逍遥游》里也讲过一个道理:"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曾经看蔡志忠的漫画《庄子说》,有一个场景令我印象深刻:   庄子说,如果我脚下的地有用的话,是不是除了我脚下踩着的这块,其他之外的地都无用呢?   可是去掉其他部分,我踩着的这一部分也会掉落。   一棵长得又直又好的树,往往被砍下做木材;而那些"无用"的,长得歪瓜裂枣的则活得更长久。   世间万物都处在一个因果链条之中,有时候,"无用之用"很可能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   看起来跟你没关系的培训,可能会在未来给你赢来人生的转机。   看起来跟提高KPI没关系的《庄子》,却能给你一个更好的视野看世界,教会你和自己相处,快乐地度过这一生。   微博上不是常说:你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看过的书,学过的东西,最终都会回馈到你的身上。   这话听起来鸡汤,却一点都没错。   03:
  这几年,"斜杠青年"成为互联网时代新青年最向往的身份之一。   它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张三的身份是: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想要开启这样的多重身份,就必须打破认知局限,保持开放的心态,主动学习和接受新事物。   这里有一个关键,就是永远保持主动性。   十几年前,阿里巴巴开始做电商时,前面已经倒下了一批电商公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8848.com。   这家公司倒闭后讲,中国不具有做电子商务的可能性,因为没有网上支付手段,没有信用体系,没有方便的物流等等。   这些问题都没错,比这些电商公司稍晚一点起步的阿里巴巴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但是马云和他们不同。   没有支付手段,他就做一个,没有信用体系就建立一个,没有好的物流就由公司出面谈一个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条件。   马云和他的公司花了几年时间主动解决了电子商务会遇到的关键问题,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成功。   有了主动性,一切就有了可能。   社会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是"认知的吝啬鬼"。   在日复一日重复和繁重的工作任务中,我们会本能地用"经验联系",即"是否和自己有关"来过滤过多的信息干扰,从而错失了很多学习的机会。   因此,为了防止我们关闭大脑中获取新知的通道,应该定期检测自己的"信息入口"是否通畅,保持我们的敏感力和反应能力。   终身成长词典在词条《185:敏感》中提到:   如果我们不去证明自己知识有多渊博、自己有多能干,而是保持开放又主动,追求知识技能的增量和智慧的提升,那么,每天我们都会进步一点点。   那么,如何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保持我们的敏感力呢?   生活中,每时每刻,遇人遇事,都是提高敏感力的机会。   如果我们能主动地参与,也就是带着问题"今天我会有什么新发现?"去学习、工作和生活,你会发现,你越来越像一个雷达,能捕捉到越来越多的信息。   "咦,这个现象好奇怪……"   "呀,这个人这种做法值得学……"   "哦,原来他们这么做都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们处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从来不缺少机会。   光靠努力,解决不了所有的问题,能否保持主动性,不断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及时抓住机会,才真正决定了你将来能走多远。
网站目录投稿: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