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研究的若干维度产品研究


  时至今日,谁还小看APP,无疑要落后于时代了。当年,李彦宏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说了五个字:旧瓶装新酒。后来,百度用了几年去追赶,直到现在仍旧落后。同样,今天还认为APP是"少数人的游戏"或者"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的人,也同样如此(当然,因为没有百度出名,所以也看不出来落后的差距)。
  手机可能换代、电视可能被颠覆,但APP会成为每个人的工具;最早我们用纸笔,后来换成电脑,未来(甚至现在)我们都在APP上进行。
  既然APP会成为每个人与世界沟通的工具,那么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化就成为必然。我们知道一个行业在开始的时候一定是粗糙的、通用的,而到了后期则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开始,人们有汽车就可以,所以福特的T型车横扫全球;后来人们需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于是全球的车厂花样翻新。同样,APP现在是通用的、追求平台化的,未来针对每个用户的称手APP就势在必行。
  曾经有人问我,你的App研究框架是什么?有什么方法论吗?
  我的研究维度很多元,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评估一个产品是否简单而丰富。总结来说,第一个维度是看人,第二个维度是看产品,第三看价值观,第四看创新,最后还要看产品执行力。
  如果一定要做一点补充的话,就是态度决定一切。乔布斯说,艺术家会把柜子的背面也做到极致,这就是态度。态度是有温度、可感知的,从你的作品就能看出来。比如,小米的配置和代工商都和苹果一样(配置还略高),但你是否能感受到内在的诚意和艺术感呢?这就是骨子里的东西,最后会渗透出来,成为精神上可以感知的态度。
  其实,APP研究只有若干逻辑的梳理与自洽,不会有具体的方法。而且每个方法都最终服务于每个人的感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深受投资人追捧,创业团队超级强、概念也超级赞的明星项目,却会死掉的原因。——任何理论都是成功之后的总结,它不能概括未发生的事物。
  因此,我没有具体的参数和比较,也不会用那些单一维度的无目的指标(比如跑分,毫无意义。这就好比有人说喜欢高个儿,你就把全球最高的人找来一样)。
  具体而言,在这个维度上,我有四个感受:
  以终为始。
  所谓"以终为始",就是把未来产品的形态,作为我们创新的起点。
  站在这个角度,一个宣称要改变世界的APP,有没有提供未来的愿景?有没有站在这个基础上去创新?我看过很多创业者坦承自己不知道未来咋样(确实细节很难预测),所以别人做了一个美甲O2O,他就做了个染发O2O,又有人做了个按摩O2O。但问题在于——如果你不知道你的愿景,你怎么能让产品沿着正确的路径前行呢?
  我听一个朋友讲,他开车看到前面几辆车都违章转弯,他也跟着转。当然,最后排队在路边交罚款(当时还有交警叔叔)。
  当你看到未来,你才不会被现在所左右。只有看到未来,现在的不足或者缺点才可以忍受。
  尊重常识。
  科技改变了很多,但基本的经济常识和科学常识必须被尊重。脱离地心引力不是不可能,而要符合条件;创造条件不是不可能,但必须基于假设提供解决方案,而非基于假设再提供一层假设。凡此,必定为伪。
  前面好懂,说说后面的。你说假如你的APP做得足够好,就能吸引所有的商户和用户都到这里来;如果他们都到这里来,那么你的平台就能赚钱。
  这里第一层逻辑就是一个假设,基于这个假设再做假设,这个基本可以判断不可能了。就好比,假如我中了500万,我就去做风险投资;假如我有了这笔钱发现了下一代BAT,我就是亿万富翁。很荒谬是不是?但是很多创业者就是这样表述的。而且他们还拿到了钱。
  好,回头说说,什么叫常识?
  ①生意一定要赚钱。拿VC的钱不是赚钱。
  做生意一定要赚钱的,可以现在不赚钱,但现在的努力一定是为了将来能赚钱做护城河的。比如京东早年间不赚钱,建仓储物流快递(很多投资人反对)。但刘强东知道,这个到了一定规模就会赚钱,而且没有对手可以轻易超越。
  那些现在赔本赚吆喝的O2O,基本做得越多亏得越多而且越不可持续,根本没有办法达到临界值,这些企业怎么活下去呢?
  ②用户不等于能变现的用户(文艺点说:有价值的用户)。
  有P2P网站几万个注册用户,就估值几亿元。我们可以夸赞他们的融资手段,但从常识上来看,注册用户,或者说为了蝇头小利而来的用户没有什么价值。
  1+1=2的常识,当然没有风口的猪那么精彩,但风口的猪会摔下来,而1+1还是等于2。我喜欢看得懂的尊重常识的创业者。
  未来,对,是不够的,要有趣。
  未来,大多数创业者都会做正确的事,但做美好的事,做有趣的事,才决定成败。老师可能讲出正确的道理,但大师才能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如果你不想成为大师,就不要在APP领域创业。
  是否有趣到能吸引我,是否让我愿意把时间沉浸其中,是我衡量一个APP的主要依据之一。
  是否拥抱移动互联网一代。
  我认为,只有面向teenagers的APP,他的发展才可能畅通无阻。
  如果你不关注teenagers,那么就必须能赚到大把的现钱,俗称商业模式清晰,用户肯买单。但这些就必须你有足够的本事去吸引用户。
  我认为,不针对teenagers的创业,最好的领域是B2B。其余的领域就必须要"刚需"才能吸引到成年用户的注意。因为成年人基本上只是潮流的追随者,如果不够"刚需",他们才不愿意冒险,他们更愿意追随周围的舆论。
  在移动互联网一代,如果你不够酷,你就死定了。其实,现在很多teenagers都觉得苹果还很酷,但是Google、Facebook和Twitter已经不够酷了。
  那么,你的产品够cool吗?
网站目录投稿:孤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