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新发展理念下的公务员个体素质提升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411105)
  【摘 要】面对"十三五"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艰巨繁重任务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们党肩负的任务更加艰巨、使命更加光荣。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一面旗帜,提高公务员个体素质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做好一名公仆是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干部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关键词】公务员;个体素质;对策
  "十三五"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国内形势总得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基本面是长期向好的,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公务员个体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主体,公务员素质的高低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必须提升公务员素质,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助力。
  一、我国公务员个体素质的现状及问题
  在国家公务员制度保驾护航下,我国公务员素质明显提高,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公务员个体之间在行政观念素质、政府的角色认知和法治理念等方面存在偏差,在知识结构、新知识领域方面存在问题。
  二、我国公务员个体素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毋庸置疑,当前我们公务员队伍的素质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一些公务员个体的素质和能力还存在这不适应、不符合等问题。其表现如下:
  第一,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和能力水平有待提高。部分公务员受旧时期"官本位"和当前"公务员考试"思想影响,对于公务员本身应具备的服务人民的理念视而不见,个体服务观念淡薄。
  第二,先锋模范作用待强化。部分公务员责任担当意识不强,未将自己的应尽的责任有效担负起来,甚至还出现了滥用职权、部门权益化等现象。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危险思想是当前出现问题的关键。
  第三,公务员素质测评机制不完善。虽然我国的公务员素质测评机制有了极大的加强,但其更新速度还跟不上社会发展的程度。在资格审查规范上还存在缺陷,部分部门单位设置的报考约束条件有待商榷。
  三、提升我国公务员个体素质的对策
  (一)创新公务员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完成"十三五"时期的战略任务,必须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创新公务员的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自身的老思想、老观念,不高高在上,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1、群众观
  新时期的公务员应始终做到与时俱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树立和坚持正确的群众观。"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严格要求自己的干部才是群众拥护的。深入到群众中去,躬下身子,沉下心来,及时准确了解群众的困难和呼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行动上拉近群众,把群众冷暧挂心上,真正为群众办实事;要以身作则,俗话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才能使自身魅力得到他人的认可。
  2、增强"意识"
  一是機遇意识。要善于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从国家大环境形势变化中洞察机遇,从对所在区域发展最具影响的事件中抓住机遇,从主动转化矛盾中把握机遇,抢抓政策的有利时机。
  二是创新意识。按照国家的战略设想,没有挣脱束缚的发展就不能随心所欲,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作为新时期下的公务员,缺乏创新意识,对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是十分不利的。要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机制,把国家大情况和当地的小情况相结合起来,走适合当地的特色化道路。
  三是争先意识。管辖区域发展目标上,要争先创优,把工作摆到发展大局中,找位置、找差距,正确对待横向、纵向对比。在工作上,做到强项上力求提质、弱项力求突破,争先进。在个人精神风貌上,大力弦扬"比、学、赶、超"的进取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浩然正气。
  3、树立干部担当精神
  要做到"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要具有担当精神,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做新时期好干部。
  公务员干事勇于担当如士兵戍边、农民种田,既是应尽的本分,也是立命的法则。干部,就要以"干"为先,以"事"为本。工作上要不拖不靠,学习上要主动积极,落实工作要不打折扣。贯彻到具体到工作中,就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和率先垂范作用。要摸实情、讲真话,勇于攻坚克难,敢于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触及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力,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倾心倾力做好每一项工作。
  (二)完善公务员的测评机制,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
  目前存在部分公务员专业知识和素养很不扎实,存在工作效率低下、学习能力缺乏、凭经验办事、靠老本吃饭等问题。
  1、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公务员素质测评工作
  各级领导是否重视对公务员测评工作有着重大影响。领导干部在思想上务必高度重视测评工作的严肃性和神圣性,对测评者测评工作完成好坏纳入到干部考核中去。
  2、制定一套科学的公务员素质测评指标体系
  第一,科学性。在测评手段上要有科学性,能够将最为权威的和最具有说服力的评价标准应用到测评方案中,要注重个体之间的差异,全面的、彻底的调查清楚每一个个体的素质状况。
  第二,标准性。做到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完美结合。定量化的指标比较明确, 便于比较, 客观性强, 能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 所以应该在设计考核指标体系时以标准化的量化指标为主。
  第三,目的性。一开始就要明确进行公务员素质测评的出发点,开展一些合理的素质测评能够让个体公务员不断进行自我检测,从而不断完善自身。最终使公务员做到"日新其知、日明其德、日勤其业",提升公务员为了行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3、加强公务员素质测评保障
  第一,制度保障。制度,即"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原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主题的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个体行为"。相关制度的大力支持是有效、有序开展素质测评工作的保障。在各种评价指标的建立和运行得到相关制度的有效保障和监督时,还应与时俱进,时刻关注时代步伐和现实情况的不断改变,不断修改和完善制度,使之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个体公务员素质建设。
  第二,政策保障。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创新发展观念、体制、方式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带领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要大力借助政策支持的作用,通过个体素质评价的广泛幵展, 进而完善个体公务员测评和个体公务员的素质建设。
  第三,技术保障。素质测评任务的繁重、复杂使得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心理学等手段进行公务员素质测评变得越来越必要。信息的获取、分析、使用和总结都是以保障信息的准确性为前提的。良好的技术保障能够极大的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第四,监督保障。邀请公众进行监督,使公务员素质评估和群众相联系,能防止测评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也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反饋,能够加强结果的公信力和有效性。
  伴随着新发展理念的提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将更深入,对公务员个体素质的要求将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对公务员个体培养与提高的研究也必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深入。
  作者简介:周全(1990—),女,汉族,湖南浏阳市人,研究生学历,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研究方向:行政管理与理论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嫦娥,玉胜贤,陈雅惠.新常态下我国干部队伍建设的理论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16, (04):102-104.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50-354.
  [3]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Z].国家公务员法,北京,2006年1月1日.
  [4]耿相魁.论知识经济时代对公务员能力和素质的要求[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05):88-90 .
  [5]周文彰. 全面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N].学习时报,2015年12月14日.
网站目录投稿: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