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夜,一场大雪飘然而至,把整个村庄古得严严实实,门前那一棵棵带着枝叶的小树上也挂满了厚厚的雪,微风吹来,小树轻轻舞动,显得格外妩媚、妖艳。 大年初一,本该是孩子们大显身手,穿上新衣服到各家各户拜年的好时候,可是因为积雪,迟迟听不到孩子们的脚步声。大人也因为下雪天气寒冷迟迟不愿意开门,也延缓了孩子的跑路。天渐渐泛白,厚厚的积雪最终没有挡住激情的"开门炮",随着几串爆竹声响打破了沉寂的村庄,不甘示弱的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开门炮",奏响自家的虎威,奏响自家的喜庆与吉祥。为了减小积雪对"开门炮"的影响,有的村民在自己门前扫出一块空地,有的则干脆把爆竹挂在树上。红红爆竹映红了一张张红红的笑脸,红红的爆竹一挂更比一挂长,一挂更比一挂响。红红的爆竹奏响了节日的喜庆,奏响了新年的吉祥,奏响了对过去了一年丰收的喜悦,奏响了对新的一年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过年了,过年了。"沉寂了许久的孩子们终于按耐不住激越的心情,雀跃地从床上跳起来,收藏好压在枕头底下的压岁钱,他们整装待发,去收获属于自己的喜悦。"孩子,今天雪太厚,又这么冷,不要出去拜年了。"大人们语重心长地说。"我就要去,你看他们不都出来了吗。"孩子不服气的反驳。"哪儿有啊。"大人抬眼望去,果真有三五成群的孩子穿着新鞋向这边走来。"妈的,这帮孩子,真不怕冷。"大人无赖地笑了,拿出早已准备好的行头,让孩子跑路。 "耶,谁大清早扫雪了?""是后院老三家,老三和老四早早就拿着扫帚从他家门口一直扫到马路边""哪是呀,是老四和他侄儿扫的,我早上起来正好和他们碰个正面。"是他爷俩呀,哈哈哈,他侄儿长得那么壮,我还以为他哥俩,妈的,那孩子""哈哈哈……"引得大伙一阵大笑。 孩子们三五成群结队地给一家又一家拜年,装拜年礼物的袋子满了就飞也似的送回家,大人打开袋子一看,里面有年糕、各种糖果,还有茶叶蛋,乐得哈哈大笑道:"乖乖,没少拜呀。""马路北边的三伯伯还给我压岁钱了呢。"孩子骄傲的说。"那你给人家磕头了吗?"大人调侃的问到。"还磕头呀?"孩子木然了。"哈,哈,哈……"大人们开怀大笑。 时间在快乐中悄悄地飞逝,孩子们拜年的脚步声已渐依稀,大人们开始走动,村头的老长辈家里挤满了人,他们纷纷提着烟、酒、脑白筋等礼物给老长辈拜年。老三和老四在家里忙着给前来拜年的客人递烟、倒茶、补充瓜子。"乖乖,抽软中华呀,"拿着老邻居递给的烟,老四不禁惊讶道。"他现在快活了,去年一年挣了十多万。""现在都行了,李老三以前穷得可怜,现在也在省城买房子了。"老邻居补充道。"四姐现在这么富态?""四姐现在享福了,她现在在上海搞熟食,一年不知道要挣多少钱。"啊耶,一年挣多少钱,就混个吃喝,反正比在家里的时候强多了。"四姐呵呵笑道。我们这点钱和三叔相比差远了,三叔现在承包好几千亩地,比过去的地主也厉害呀。"四姐一家的补充道。"哎呀,你别说,他整那些田一年到头都忙死了。"老三家的埋怨道。"我那是锻炼身体。"老三耸耸肩微微笑道。"哈,哈,哈,……。"大伙一阵大笑。说笑间,西头的"老党员"家的大儿子走了进来,整个屋子顿时沉静了下来。"过年好,老四主动迎了过去。""来就行了,还拎什么东西呀。"老长辈也迎上来道。"现在就你一个老长辈,平时也没什么好处给您,过年了这不是应该的吗。" "老党员"家的大儿子道。"去年你家里的做手术,现在怎么样了。"老四问到。"四叔,她现在恢复的好得很,很能吃,医生说了,她那个只要不扩散就没事。""现在家里还困难吗?"老长辈轻声问到。"老长辈,去年好几万块钱的医疗费都给报了,外债基本上都还清了。" "老党员"家的大儿子激动地回答。"就好那,那就好。" 屋里的气氛顿时松动开来……。 时间在悄悄的流淌,屋子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虽然同住一个村,但却因为生活很多人一年很难见上一面,因此有很多人不远数千里从四面八方返回来,风雪无阻,年前一场雪给春运造成很大压力,很多人为了返乡过年,驾车从上海回来足足用了十八个小时,而平时只要五、六小时就能到家,其中还有刚拿到驾照不久的开车新手,这途中的滋味没有亲身体验的人是很难想象的。这其中有对亲情的眷恋,更有对乡情的依恋。回到家乡,平时都不在意的一草一木都显得那么亲切;回到家乡,平时觉得理所当然的风土人情都显得那么浓郁;回到家乡,回想往事,种种情谊历历在目;回到家乡,眺望田野,望见不远处的又添了几堆新土,不免又平添几分伤感。 浓浓的乡情在屋子里交融、弥漫,大人们在相互分享着过去一年收获的喜悦;共同探讨新的一年的打算;共同称道着党和国家的富民给农民带来的经济、实惠;共同期盼着在村子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不知不觉已经临近中午了,太阳透过云层露出欣喜的笑脸,门前的小树上的雪在太阳下开始融化、蓬松,在阳光下的照耀下显得晶莹涕透、冰艳欲滴。或许受乡情的感染,或许是春天已经来了,不经意间,小树竟然吐露出小小的新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或许又一个春天真的来了,因为今天就是新春佳节! 三木 2010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