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我们都难免会遇到些大小难事,对于有愿意为我们施以援手者,皆可谓急人之所急或言"雪中送炭"。对我们来说,能够解决当下燃眉之急,其况有多重要,大家想而必知,如果我们把这种情况放在急性病症发生在患者身上也是一样的。 很多疾病,有轻有重,轻病症状不一定不急,而重病症状也未必很急,但无论是轻重病的症状,凡是"急者",我们都必须要为病人解决当下之急!这是医界皆知的道理。 众所周知,不少怀孕的女性,在怀孕的过程当中,会发生过妊娠水肿的情况。妊娠水肿,中医历来素有记载,其常常被称之为"子肿"。在妊娠水肿发生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种急性症状,那就是——尿量少,中医统将其称为"小便不利"。那么,妊娠水肿之小便不利这一"当务之急"都是如何解决的呢?这就要先看看我们的医圣张仲景了,他采用了下面这个"法宝"。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载:"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葵子茯苓散方: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上二味,杵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则愈。" 在《金匮要略》这条条文当中,一共出现了4个症状,分别是身重、小便不利(尿时无痛感)、洒淅恶寒,起即头眩,但仲景也指明了引起这些症状的原因,即"水气","水气"是指气化不利。而身重、小便不利,便是因气化不利,水湿停聚而致,其身重者,可以出现身肿(即子肿)。而后两个症状,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这是因为气化不利,水湿停聚,湿又阻碍阳气的运行,阳气一方面因为不能够布达于外,所以患者自觉寒栗,另一方面,湿阻于内,清阳不能上升于头面,所以患者起身时会感到目眩和头晕。因此可见,以上4种表现,皆因水气内停,阳气受阻所致。 于治疗而言,虽然小便不利是本病之标,但这个病症的当务之急是解决小便不利的问题,而小便通利,也意味着此病"向愈",即如仲景所言"小便利则愈",所以该证急需"通窍利便"。 医圣张仲景选用的是葵子茯苓散方,这个方,有两个地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第一是剂量,第二是葵子这味中药。 关于剂量,葵子茯苓散方,一共两味中药,即葵子一斤,茯苓三两,东汉时期所载一斤即为十六两,按配比算,葵子的剂量应5倍多于茯苓。众人皆知,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虽然就目前来说,仲景所用剂量至今仍没有一个确等的剂量换算,但现今临床所用剂量的配比依然是遵前法的,例如具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的茯苓,仲景时期的最小用量是6铢(如麻黄生麻汤),最大剂量是半斤(如苓桂枣甘汤),于今而言,我们在临床上用茯苓的剂量或在9-18g之间。因此,葵子茯苓散的方药剂量组成,各位医者在临床用药时可根据情况自行调配。 其二是关于葵子这味中药。上面我们看到,葵子的剂量是5倍多于茯苓。根据仲景原条文,及所用葵子茯苓散以通窍利水法,我们不难看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之意(因本方证的病机为水气内停,阳气受阻,在治疗时本当通阳利水,但本方中却无一味温通之品)。问题就在这里,茯苓一药在本方当中并无争议,而存争议的是葵子,有医者认为葵子性滑利窍,有堕胎之弊,妊娠不宜用。但笔者认为,从葵子茯苓散一方当中可以看出葵子并非妊娠的禁用品,前贤有言"有故无损是亦无损也",这种说法仅供临时参考,不必拘泥,但如果是素体气虚,或者有滑胎史的女性,则不宜使用本方。 另外,因为妊娠水肿是因水气内停而引起的,而水气内停的原因虽多,但与肺脾关系最为密切,盖脾统血,肺主气,胎非血不荫,非气不生,脾健则血旺而荫胎,肺清则气旺而生子。气与血两虚,是肺脾失职,所以还能见到患者饮食难消与浮肿的变化。在治疗上自然是应当补脾之血与肺之气的,一般可选用加减补中益气汤(即人参、黄芪、柴胡、甘草、当归、白术、茯苓、升麻、陈皮等中药组成)。 综上,仲景所用"标急"治小便以解妊娠水肿的方法要是学会了,就如同多了一个"法宝"在手,你学到了吗?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元御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