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刊文说,香港出现女多男少的情况,但是担忧结不了婚的应是男士,而不是女士。最简单直接的原因是本地未婚男士的人数多于女士。当然,男士可以选择在内地娶妻,但是随着内地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地女士远嫁香港的意欲可能减少。 文章摘编如下: 虽然香港出现女多男少的情况,但是并未出现女士更难寻找如意郎君的情况。在婚姻问题上,女士享有更大选择权,男士则需要有更大的危机意识。 近日统计处公布的人口性别比率再次引起部分女士的忧虑。根据统计处预测,人口的性别比率(即相对每千名女性的男性数目)将进一步失衡,由2011年的 876显著下跌至2041年的712。有指男少女多的情况下,部分女士更急于寻找如意郎君,市面上的交友网站、婚姻介绍所、极速约会等生意蒸蒸日上。 事实上,香港的人口性别比率并不能简单诠释为女士更难择偶。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计算数字,往往包括外佣人数。 回顾过往经验,香港男士较少与外佣结婚,所以在观看人口性别比率时,应要把外佣的人数扣除,该数字于2011年会由876升至948,人口性别比率的失衡情况并没有想象般严重。 接着,我们还要观察数个年龄层的未婚男女的人数。2011年,撇除外佣,20-24岁、25-29岁、30-34岁及35-39岁的未婚人口中,男士分别比女士多出1.2万、1.8万、2.3万及1.3万人。从这些数字可见,就香港本地情况而言,女士比男士有更多选择。 然而为何整体人口的性别比率偏低,原因包括内地新移民中大多为已婚女士,她们把整体人口的性别比率拉低,但是并不会增加未婚女士的人数;较多男士离港到内地或其他地区长期工作,没有被纳入统计之内,亦导致整体人口的性别比率进一步拉低。 事实上,香港社会里,担忧结不了婚的应是男士,而不是女士。最简单直接的原因是本地未婚男士的人数多于女士。当然,男士可以选择在内地娶妻,但是随着内地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内地女士远嫁香港的意欲可能减少。 另外,传统价值观影响下,社会都期望丈夫的社会地位高于妻子。随着越来越多女士拥有较高学历、收入以至社会地位,部分提高择偶要求,拒绝"将货就价",或嫁予外地,或终身不嫁,这是"剩女"的自由选择结果。反而条件和运气较差的男士,可能最终被迫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