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上架前,先要策划布局 说到布局策划,很多朋友上新其实都没有好好规划布局,就直接上新再去打造,所以这一点是错误的。 布局:我们主推款A+辅推款B A款设置上架时间的话,大店铺建议可以设置在行业的一个高峰期 15点、16点、20点、22点,小卖家的店铺设置在人流量较低的时候 11点、14点、17点、19点,而不太大但是又不小的店铺呢,我们先定时在48小时后上架。 1.在这两天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优惠券、促销活动,去引导老客户收藏加购。 2.用无线惊喜,收藏大师等软件又或者老客户,淘口令也可以,发布朋友圈、微博引进的流量去引导他们加购,这个款的前期一定要有价格明显的优势,上架之后迅速去破零。 A款两个计划一个大词计划,定两个目标词(搜索人气高的词),延伸四个长尾搜索词。前面主要负责养分,后期要大流量的时候用大词计划 ,一个引流计划,负责前期拉流量。 B款上架的时间就是在这一刻,B款是A款一个相似款或A款的一个SKU都可以。 前期原价399,定价399也不用去打折,在详情页里面做一张海报。海报里面的内容包含:A款近期会上架,然后打折扣后的价格是88元,主要是为了看399宝贝的人群引导进去A款收藏加购,从而增加A款的一个权重以及人群标签覆盖。 B款直通车现在可以添加关键词了,添加50个关键词,用两天的时间去测试哪个关键词比较不错,哪个词的点击率和点击量高,(好的词就可以放到A款的大词计划里面)也可以注重以下哪个创意图的点击率高一点,这里一天算130是个点击一天。因为我们的价格设置在399元,如果不是一些非常精准而且购买意向较大的一般都不会点击进来的。进来之后发现一张海报,海报是我们B款差不多的款式,而且价格方面也很优惠,这样肯定会点击进去看了,最后除去比例,大概100个进去A款的有50个会收藏加购(直通车里的实时数据可以看到间接收藏间接加购物车实时点击里面)看有没有简介购物车进A款的。如果有的话,就证明这个方法是比较实用的。A款上架后绝对有转化的(等A款上架后B款的任务就已经完成了,可以下架了)。 两天后A款上架,第一天销量10笔 直通车100个点击。 第二天销量是15笔,可以给老顾客进行 直通车200个点击。 第三天销量是20笔-25笔 直通车 300个点击 前三天主要看看自然流量和搜索有没和我们直通车加大力度推广而慢慢的上升。 前面三天的销量主要来自-来顾客和B款进来购买意向产生的客户,要控制到转化率高于行业的平均水平。这样做是因为前期要让淘宝发现我们的产品是比较优秀的,优秀的产品淘宝会更容易接受,给予更多的展现和权重。 第四天-第七天,第四天直通车硬拉1000的流量时候自然流量基本都会涨起来较多。第五天1500-2000的直通车点击,这个时候搜索会跟着继续暴起。第六天直通车2300-2500点击,第七天,继续拉升,3000由于转化差,自然搜索会掉,但是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保持趋势至少3000点击以上。 第二个周期,要比第一个周期拉升的多一点。第一个周期是主要做多词的计划,第二个周期质量得分上来了开始大词的计划进行推广。 第八天3000点击,第九天3200点击,第十天3500,到第十四天,你会发现搜索降低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就会直接迅速的再次爆起来,前面转化带来的搜索,后面我们是整体宝贝的人气去那种引爆了搜索,到后面等搜索稳定住了,我们就降低直通车的花费,前期需要比较大的资金量去做好这么一个过程,这是大类目,小众类目的话,花费相对来说会较低。 最后,谈一下关于直通车的一些选词技巧、时间地区、创意主图和标应该怎么更好的把握。 1.关键词怎么去选择? 一般刚开始推广新品的时候,我们采用大词(主推词)起到的作用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没用。前期建议选择一些长尾词、二级词、三级词,这些词可以获得更好的展现以及质量得分,这样刚开始做直通车不会太吃力。后续要根据关键词的效果删减,前三天只要删就好,三天后在慢慢加些词进去。关键词也要在不断的删减、添加,删除不转化、不收藏、不加购的词。这样不断的良好循环下去,你的关键词才能够有好的稳定。 2.选择时间和地区 按照消费者的一个正常的休息时间计算,晚上1:00之后一直到早上的7:30基本流量客户不是很多,所以在完成的1:00-7:30开30%,其他时间开250%,选择地区,根据关键词看最近7天内数据点击比较高的省份去筛选。 3.创意主图和标题 创意主图要展现出你的产品和竞争对手的不同,这样客户搜索到你的时候,就会不约而同的点击进去看你的。标题要对产品描述越准确越好,这样客户搜索的时候,就能立刻搜索到你的产品。 推新品的好处其实有比较多的,第一个新品是有比较好的权重,第二个转化率是我们前期维护的,第三个宝贝的数据都会呈现比较好的上涨趋势,这样能够结合整体店铺的一个上涨趋势,让整体店铺的权重也拉高。 本文"淘宝直通车新品推广方法"为卖家资讯编辑编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转载于:卖家资讯http://www.maijia.com/news/article/43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