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八月十五月儿圆


  第二次来到大姨家生活,和第一次不一样了。那次小,把大姨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天真活泼,无忧无虑。这次我大了,知道这是别人家,自己多长眼色,帮大姨擦桌子、扫地、跑腿儿、洗手绢洗袜子,生怕大姨不满意。
  五七年秋,新的汉语拼音刚刚推广。我在旅顺已全学完了,汉语拼音的大小写,草体的大小写都会了,拼音课文的拼读也很流利。三年级上学期的课已学了一半多了。剩下的课程我很快地自己学完了。在大姨家有的是时间。一天,前楼一个姓隋的小姑娘叫我到她家玩,看她家有几本小人书,我就借了回来。晚上大哥回来看我在看小人书,就说,你自己的书都学完了吗?我说学完了。会吗?会!大哥拿过我的书包抽出语文书往后翻,随便指着几课的字,让我认,我都认对了。又指一篇拼音课文,让我读,我哇啦哇啦很流利地读完了。大哥脸上没什么表情,看不出满不满意。又拿出算术书翻到后面。指一些题让我做,我做完了给他看,他看了,说这里少了一个名数。我填上了。
  当时大哥也在学新推行的汉语拼音,我读了拼音课文速度比他还快。这是后来他对大姨他们说的。
  "这个丫头念书好!"这事不知怎么地,在亲戚里面传开了。我和大姨去二舅家看姥爷时,二舅时不常地会背着二舅妈塞给我点钱,说买本买铅笔。齐齐哈尔的老舅百慕大来沈阳,给他的几个孩子买的新时兴的棉猴。大姨说,丫头什么也没有,冬天就一个小棉袄。老舅马上领我去了百货公司,给我买了一件蓝色的轧趟的棉猴。这件棉猴,后面几个弟妹都穿过。
  有一天,大哥拿回一大兜子小人书,我高兴极了。如饥似渴地钻到书堆里,几天就读完了。大哥把这些书拿回去,又换了一兜,没几天,我又读完了。大哥说:看书要一页一页,一行字一行字仔细读,不能翻了翻就完事了。我说,我仔细读。大哥顺手从书堆里抽出一本说,你给我讲讲这本书讲的是什么?我讲了,虽不能说一字不差,也是八九不离十。大哥没说什么第二天又给我换了一兜。不出一个月,文化馆的小人书全让我看遍了。我又无书可看了,百无聊赖。看到书柜里有大哥看的厚厚的书,我拿出来,没有画,全是字,封面写着几个大字《生的权利》,这是我偷偷读的第一本长篇小说,还是外国的。以后的《青春之歌》、《苦菜花》都是等大哥上班后白天我偷读的,一直没有被大哥发现。大姨没文化,只要我看书,她就高兴。
  一直到五八年七月份,妈妈才把我户口邮来。姨夫领我去落了户口。大哥给我联系了五经街小学。大哥说:"改不改名?"我没吱声。大哥接着说:"你姐叫日红,你八月十五生,中间有个月字,就叫月红吧!"我还没吱声。大哥又叮嘱,叫我记住自己的名字,别老师叫我,我还坐那儿,不知叫谁呢!不知为什么,当时心里很难过。大哥看我的样子说,不愿意改呀,那就还叫你原来的名儿吧。我点点头。九月一日开学,大哥到了五经街小学。一位五十多岁的男教导主任看我的转学证是五七年就启出来,大半年没学习,让我上三年级,我不干,大哥跟人讲因为户口迟迟没寄来,课在家自己已学了。学校的大队辅导员认识大哥,也来帮忙说情。最后同意我上四年级,被分到四年三班,老师是一位姓冀的年轻姑娘。
  其实,三年级下学期的课我一点也没学。
  妈去世后一年多,一次我收拾一个破牛皮箱子,发现一个破牛皮纸信封,里面装着几张大印的纸,我打开看,是法院判决书,意思是同意妈的申请。另一张妈妈的笔迹,意思是丈夫劳改,自己一个人带不了四个孩子,情愿把长女送给姐姐抚养……有法院的大红印章。那时才知道,从法律上讲我已给了大姨家。私下里,妈的目的是想借大姨家的条件让我逃避爸对我的政治影响。
网站目录投稿: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