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兲"字的基本信息:兲tiān《五音集韻》古文天字。 2、"氼"字的基本信息:氼nì《说文解字》内容重定向"溺"。禹貢曰。弱水旣西。道弱水至于合黎。餘波入于流沙。又用爲人小便之。 3、砳lè《康熙字典》◎象声词,石头撞击声。 4、嘦jiào《新华字典》方言,只要。非常用字。 5、嫑biáo 《康熙字典》◎ 方言,不要。如:嫑着急。 6、嘂汉语拼音:jiào 古同"叫"。古书上说的一种乐器,即"大埙"。 7、"圐圙"读音为"kūllüàn"现代汉语里的解释:"圐圙",蒙语是围起来的草场,现在多用于村镇名称,"圐圙"在内蒙古也译作"库伦"。我在想,"圐圙"这两个字在造字法里应属于会意字吧,但我在《新编说文解字》里没找到,所以不能肯定的说,就它的字形亦可象形。仔细观看"圐圙"这两个字,它字型由"口"框住"四方八面",形象的表示其意应为"城圈",即"围起来的草场",时尚的说法"我的地盘"。通俗的说法指"围栏、篱笆",小时候,我见过自家的自留地,母亲常常用竹木棒之类的东西,把这块属于我家的自留地围起来,防止家禽破坏。查了一查,在内蒙古方言中指围住的一块土地,特指牧民为了保护草场不被他人的牲畜破坏而用铁丝网围住的一片草原,称为"草圐圙"。其实跟我们的用法也差不多。"圐圙"一词现多用作地名了,论坛上有举例,如祁县东观镇南圐圙等。河南方言中也有这个词。除了做"圆圈"、"范围"讲以外,还可以做动词,如将某东西圈起来可以说"把它圐圙住"。 8、玊sù《康熙字典》玊工也。朽玊也。琢玉者謂之玊工。 9、"孖"字的基本信息:孖zī 益也。内容重定向"滋"从水兹聲。又孖mā 音。方言,成对的,双:孖仔(双生子)。 10、曱甴 yuē yóu 康熙字典:曱yuē取物也。甴yóu曱古同 "由"。 11、翅翄chì yì 康熙字典:翄yì 翄者、翼也。 12、币帀bì zā 康熙字典: 帀zā 周也。从反之而帀也。凡帀之屬皆从帀。 13、仄亾zè wáng 康熙字典:亾wáng 逃也。逃者、亡也。 14、丐丏gài miǎn 百度百科:丏miǎn避箭的短墙。 15、妃妀fēi jǐ 新华字典:妀jǐ 古同"妲己",商纣王的妃子。 16、片爿piànpán 康熙字典:爿pán古代做围墙的绿柴。引申(围起来的)疆域、边界。 17、玉玊yù sù 康熙字典:玊sù《正韻》玉玊二字不同。點在下畫之旁者,寶玉字也。點在中畫之旁者,須玊,許救,息六三切。玊工也。朽玊也。又人姓。俗書玊玉不辨。《正字通》禮六工,土金木石艸獸皆名工。琢玉者謂之玊工,猶剡木者謂之木工。因物殊名,不必別制玊字爲琢玊者之稱,讀玊爲粟齅二音也。今玉工通作玉,不作玊,益見玊爲贅文。雖載《正韻》,後世不信從也。 18、昹昶ǎi chǎng 康熙字典:昹《金鏡》音藹。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