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张一鸣介质变革引发媒体根本变革


  每一轮介质变革都会导致媒体生产内容形式、媒体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本周今日头条"版权门事件"再起风波,先是传出消息国家版权局正在对"今日头条"网进行立案调查,后有搜狐诉"今日头条"侵权索赔逾千万。上周日(6月22日),媒体训练营"变革时代•新媒体的商业化和产品化——2014年夏季峰会现场,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发表了演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张一鸣本人如何解说今日头条提供价值的方式。
  张一鸣认为:在过去几十年中,媒体介质经历了数轮变革,每一轮介质变革都会导致媒体生产内容形式、媒体组织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在他看来,媒体生产内容大概分三个环节:创作、分发、变现。随着媒体介质变革,上述内容创作环节中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他还表示:今日头条目前入驻媒体机构已经有4000家作用,单篇文章最高访问量达500万点击量。今日头条正试图越来越准确理解用户兴趣爱好、越来越小颗粒度、越来越对时间敏感、对内容越来越准确理解,并在观察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做内容推荐。
  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不是一个媒体人,按我们的说法叫做"码农",就是写代码做技术出身的,我们对媒体会有一些理解,我发现每次要讲我理解的时候,总会被前面的嘉宾讲到很多,像胡老师、还有黎总,都提到了这些想法。我从技术角度谈谈媒体变革。
  一般说媒体的时候都说像《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南方周末》这种,现在也有人把我们叫媒体,但是我们跟他们是明显不一样的。如果回到Media(媒体)这个词儿,作为传播信息介质,我们是符合这样一个定义的。
  在过去几十年中,墙上贴的公告栏也算一种介质,大喇叭广播也算一种介质,后来报纸、无线电广播、电视、PC、手机,每隔几十年介质发生大的变化,发现生产内容的组织和内容的形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自己是怎么看的?媒体生产内容大概分成三个环节:创作、分发、变现。在这些介质的变化过程中,无论是创作、分发、还是变现都有很大的变化。
  创作的主体在变化,小米公司就是一个创作的主体,不仅创作图片,还创作文章、创作视频。
  创作方式也在变化,有的用手机直接创作,8秒视频也好,图片组图也好。
  信息体裁也在变化,刚才说的8秒钟视频,1000字左右短文、100字左右微博,比更长的文章更受欢迎。很多人说现在应该做深度阅读,大概是5000字、1万字的产品,或者是说做读书。我自己觉得在移动时代,这种体裁就不这么普及了,更久远的时代像诗词曲赋一样,这种信息体裁就更不受欢迎了,我觉得是不可逆的。
  分发也在变化,我们从报纸杂志来讲,邮局投递,到后来门户、导航、搜索、社交订阅。在手机上一个很主要形式是信息流,无论是社交订阅组成的信息流还是推荐组成的信息流。
  变现也是,最基础是广告,现在也出了很多跟电商的结合、服务的结合,有的做金融,开始卖产品或者是做投融资平台等等。
  我们经常说传播信息的介质有两类:微信与短信,今日头条、微博也算传播信息介质,这是有区别的,在两个维度上。如果这个信息主要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短信、微信),它更偏向于通讯工具,主要在人和人之间传播,讲的是你在做什么。
  如果是信息是在人和公众世界之间传播,更以内容为中心,它更多地谈的是发生了什么。它中间有交集,短信就是人与人之间主要联系的典型方式,但是手机报就属于人和公众之间传播的。
  在这两者之间偏通信社交(QQ空间、Facebook),偏人和人之间的信息传播弱一点,在人和公众之间信息传播多一点的像微博,微博上面媒体帐号、公众帐号更多,同事、好友会更少。
  再往右边基本上以内容为中心,其实它们在产品上也会有体现,每一个条目是一个人的头像开始。一个人名开始,还是以标题、缩略图、摘要开始,这也是产品上很大的区别。
  我自己更多关注的是人和公众之间的联系,因为我认为可能在很熟的好友之间会关注你去哪儿玩儿了,家庭有什么新鲜事、企业又有什么新鲜事,还是有很多人在关心世界发生了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观察到随着介质的变化,内容变简洁变短了。无论是视频还是文章,手机是支持不了复杂排版的,一维信息表达就很OK了。
  我也观察到变革时代新的媒体组织也在发生变化,从2012年开始做,感觉特别强烈的是从2013年,一般会工具平台先行,内容生产者后行。
  我发现在不依赖于线下报纸、杂志,直接在手机上诞生新媒体,很多发展得也非常好。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做足球的"懂球帝",做金融的"华尔街见闻",做汽车的"牛车网",基本上以手机为主要发行介质,增长得也非常快,比如像手游领域的"游戏葡萄"。
  我还观察到一个现象,在"今日头条媒体平台",很多电视台来入驻,电视台特别积极,几乎没有有意见的,后来我想清楚了,他们在采访报道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内容,以前没有报纸,所以他没有地方发行文字资料,现在他们更多地希望跟渠道合作,把他们生产的非视频内容在电视台以外的地方发行,无论是央视、北京卫视、深圳卫视都跟我们有合作。
  当然我们还发现有一些杂志,做了一些人物专访,他们也希望把自己的视频发行,以前他们只有杂志,没法发行视频,所以以后每个媒体组织生产的内容的体裁比重有区别,但是可能都会生产像视频、文字、图片这样的内容。
  专业化我刚也提到,长尾化与专业化是对应的,因为分发能力越来越强,有些小众垂直的东西,也能找到很多读者。比如专做黄金、债券、汇率的金融投资,也能找到读者。
  比如对专业医学、数学,也能找到读者,以前如果发行杂志或者报纸,他的发行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群很稀疏找不到读者。所以我觉得会有越来越多产生内容的新组织出来,他们可能会更垂直化。
  垂直长尾化的极端就是到各个公司,每个公司都是媒体、每个个人都是。当然我觉得会出现一批在专业领域上的,刚才说到创作分发也会平台化,因为一个用户手中不会装着几十、上百个APP,大部分用户会装一两个大的,再装三四个小的,特别重度领域。
  比较大或者比较全内容化非垂直的,无论是今日头条、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这些都是内容比较广泛的,有些领域会出现次级平台,比如雪球、知乎、虎扑,有些大领域也会有一些次级平台出现。
  我们的特性是在手机上以信息流形式,根据用户兴趣、社交关系、地理位置以及他的场景来重新组织内容,我认为用关注关系来组织的话,其实有很大限制的,很多人要不然就不会关注这么多来源或者人,要不然他关注之后,他的信息就爆炸了,性价比就很差了,在这个基础之上,也要做基于各种特征来进行推荐。
  像Facebook的Time Line,现在也不全是基于关注关系的时间排序,首先他们会插一部分公众媒体内容,其次他们也在做基于机器学习方式来做推送。
  我们还有一个特点,不仅是新闻,或者说新闻比重越来越下降,可能像博客、游戏、游记、电影、购物……上面都已经做了很多尝试,媒体人看到更多是新闻,其实非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内容比重在逐步地增大。
  这个讲到推荐,我一直在看微博,除了这次风波之外,对产品上的一些意见,实际上是在利用人特征、信息特征、环境特征来重新组织内容。当然时间是一个很重要因素,如果这个系统做得越来越好,不仅要满足个性化,还要做到够泛化。
  比如都是在北京地区的、都是30多岁、都是搞金融的人,喜欢看某类内容,他不仅为自己结果做贡献,还为他具有相同特质的人的信息推荐做贡献。
  我们讲新媒体变革,其中也会讲到变现,在变现探索上起步比较晚,过去两年都在做产品,我们一些合作伙伴已经在平台上做了一些变现尝试。比如,这两个合作伙伴在我们平台上流量非常高,每日都在几百万以上,他们有推荐金融产品,有的已经开始做品牌广告。
  无论是入驻媒体平台账号,还是通过链接接入的,我们都不反对在正文页做商业变现,变现的形式我们会希望不要太影响用户体验,有的时候不要直接放一个微信二维码,二维码比较影响体验,但是可以放一个微信号,比如说可以放文字链广告或者说图文广告,但是不要放会闪烁的广告。
  我们的想法是,越来越多的人创造内容,但是我们不希望或者不应该让创造内容的人花太多时间寻找读者。我观察,在微博上粉丝最多的内容帐号,未必是创造内容最好的,是营销做得最好的,他们有很多技巧,无论是抽奖还是多个帐号互相转发,来发展粉丝,或者是花钱买水军,很多内容创造好的人,并没有很多读者,我们的想法是只要内容创造得好,他应该让所有对这个内容感兴趣的人找到内容。
  我们的媒体平台理念已经初步做到这个效果,如果你创造内容不错、挺好,那么你在入驻第一天,第一篇文章都会有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访问量。
  这是我们后台一个截图,我相信有不少在座的人,在上面开过帐号,我也听过很多反馈,单篇文章到300万、500万,每篇文章平均在几万朋友不少。
  从今年2月份内测,我们已经有超过4000家左右机构入驻,媒体平台上现在更多自媒体,对"自"这个事情谈一下我的理解。
  不是个人的媒体才叫自媒体,刚才黎总讲是自己不经第三方,可以表达内容,比如小米公司可以自己把创造内容发布出来,我们上面有很多这样的典型,比如开心麻花就可以把他的花絮、剧照、预告片发布上来……。
  经过观察,很多媒体人出来创业,我更看好围绕一个主题持续进行内容创作,以及深入服务和变现方式,如果一个个人自媒体主题不限地写,它产生内容很不稳定,不一定能在某个行业深入下去,所以像刚才说的"懂球帝"在足球上,"游戏葡萄"在手游上……这种是更好方式,因为在一个领域持续地做,不仅能够积累很多读者、品牌,而且会跟这个行业的商家、服务对象产生合作。
  并且我们认为以后内容跟服务之间可能会越来越近,我们希望推荐内容具有可读性、可服务性,我们都愿意推荐给用户。无论是个人、媒体还是企业账号,只要是对用户体验有益的,无论他是否在文章后面跟上广告,或者说本身就是一个促销信息,完全可以当作内容一样发布,我们一样给用户做推荐,只要对用户有可读性或者能够直接提供服务的,都是用户需要的信息。
  最后,我们组织信息的方式是基于机器理解,观察基于理解能力,我们会试图越来越准确地理解用户兴趣爱好,越来越小颗粒度,以及越来越对时间敏感去理解,同时对内容也是越来越准确地理解,并且在观察自己理解基础上做推荐。
  当然我们发现有一些上面的媒体账号开始琢磨对机器理解的特点,开始做了一些SEO,我们会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谢谢大家。
网站目录投稿:涵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