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年中的第一场风吹走了冬的寒冷,带来了春的生机,也告诉人们该劳作了!自那以后,田间变成了闹市。 我的家乡没有四面起伏的大山,没有可以称为旅游胜地的美景,也没有浩瀚无边的大海,但是它有淳朴的人们,快乐的欢声笑语,无法言语的亲情,无法表达的友情,没有高山,没有大河,只有土地井然地排在这里,这里便是我的家乡。 说起家乡的特色,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家乡的小麦。 小麦,肯定大家都不陌生北方人就喜欢吃小麦做成的各种面食。但是它是怎么长出来的,大家清楚吗?那就由我这个乡里人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每年2月里,长辈们就开始忙活。首先是播种,对于这件事情,我可以很自豪的说我太熟悉了,在爷爷腿没有生病的时候,我家就养了一只骡子,每到这个时期,家里总会来很多人,他们都是来找爷爷帮忙播种的,那些日子里,爷爷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但是爷爷从来不说累他总是说耽误了麦子的生长期。 我的印象中,小麦貌似长得很快,四五周过后,就已经长了近一寸长了,远远望去像是绿色的海洋,这是农民们一年的希望。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秋天对农民来说是一个皆大欢喜的季节,它的到来意味着丰收。可是,丰收的前提是付出,太阳无情地拷贝着大地,额头上的汗水一滴又一滴,身上的衬衫早已浸湿,可是谁都不愿意多 休息一分钟。记得那年我家种的麦子特别多,各处加起来有40亩,收麦子当然成了第一大任务,爷爷奶奶总是半夜起来去拔麦子。因为半夜比较凉爽,并不是只有我们一家这样做。当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你可以去田那边转一转,无可置疑,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捆又一捆的麦子。 拖拉机在田间穿梭着,把收好的麦子从田里运往宽坦的地面,然后用一捆一捆的麦子摞起来,成品好像一个房子,有两米高,要四五个小朋友手拉着手才能围的住,不瞒大家,那时候的捉迷藏都是在这里进行的。 麦子,总不能连皮一起吃吧,所以说下一项重大的任务就是去皮。早上四点起床然后动员,很多人把,一捆的麦子拆开,然后不成一个。很大的圆,然后拖拉机拉着滚子,转了一圈又一圈,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用钢叉挑……终于,麦子和她的妈妈分开了,被装进了粮仓。捧起一捧麦子,仔细观察,籽粒饱满,爷爷奶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或许只有真正的体会过才知道里面的辛苦,也只有真正的体会过才知道辛苦里面夹杂的快乐,我问过邻家的一位奶奶,在干农活的时候有什么体会?她只是告诉我"我的感受就是收麦子的时候,虽然很累,但心里很快乐。" 家乡的人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着,但是他们都感到很满足,最美的幸福也不过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快快乐乐。 没错,这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但它却用肥沃的土地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家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