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刻铭"同学给我提的关于"实诚"的问题,我很想知道大家做法,就发在这里,大家讨论一下。 请教一下关于诚实的问题。 我一向秉着说话尽力诚实的原则,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要么做到不要让别人问起,如果别人问起,我尽力要诚实回答。 /> 有时这种诚实也给我许多困扰,也有很多话我也真不敢如实说出。 事情经过: /> 昨天,公司前台MM接到电话,因为我所在办公室和她那里离的很近,所以听到了她与电话那端的谈话内容。对方是询问公司地址,但由于她是新来的同事,不知道公司搬了地址,估计人也比较路痴,报给对方的地址公司旧址。我没有去提醒她。 /> 事后,良心一直不安,如果我今天告诉她,她弄错了。她如果问我昨天为何不纠正她?我是应该诚实的说我昨天当时的心态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是骗她说昨天没反映过来之类的假话? 我知道这只是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往往大家在很多类似的小事中也经常说谎,比如"你喜欢迈克尔·杰克逊吗?","哦,我不喜欢他,他的长相太奇怪了。",但有 时这根本就是违心的话,因为周遭的人对MJ都存在偏见,这个人不敢说出真话。很多时候,如果你与大家有任何不同,你也会被定义为异类;而异类就是被排斥的 对象。 /> 说谎有时可以让人过得更好,更融洽,但我,实在是不甘心! 你怎么做? 我给的是简短的回答:用聊天的方式告诉她公司的新地址。 然后,勾起了我的好奇——我们为什么会说违心的话?就整理了一些关于诚实与谎言的资料,也一起分享给大家。诚实的解释: 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为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欺瞒别人。 诚实可分为诚与信。诚——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诚实的人能忠实于事物的本来面目,不歪曲,不篡改事实,同时也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光明磊落,言 语真切,处事实在。诚实的人反对投机取巧,趋炎附势,吹拍奉迎,见风使舵,争功诿过,弄虚作假,口是心非。信——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话,讲信誉, 重信用,履行自己应承担的义务。诚实侧重于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真实的,对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的表达是真实的。守信侧重于对自己应承担,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的忠实,毫无保留地实践自己的诺言。 诚信的故事: 在纽约的河边公园里矗立着"南北战争阵亡战士纪念碑",每年有许多游人来祭奠亡灵。美国十八届总统、南北战争时期担任北方军统帅的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坐落在公园的北部。陵墓高大雄伟、庄严简朴。陵墓后方,是一大片碧绿的草坪,一直绵延到公园的边界、陡峭的悬崖边上。 格兰特将军的陵墓后边,更靠近悬崖边的地方,还有一座小孩子的陵墓。那是一座极小极普通的墓,在任何其他地方,你都可能会忽略它的存在。它的绝大多数美国人的陵墓一样,只有一块小小的墓碑。在墓碑和旁边的一块木牌上,却记载着一个感人至深的关于诚信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两百多年以前的1797年。这一年,这片土地的小主人才五岁时,不慎从这里的悬崖上坠落身亡。其父伤心欲绝,将他埋葬于此,并修建了这样一个小小 的陵墓,以作纪念。数年后,家道衰落,老主人不得不将这片土地转让。出于对儿子的爱心,他对今后的土地主人提出一个奇特的要求,他要求新主人把孩子的陵墓 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远不要毁坏它。新主人答应了,并把这个条件写进了契约。这样,孩子的陵墓就被保留了下来。 /> 沧 海桑田,一百年过去了。这片土地不知道辗转卖过了多少次,也不知道换过了多少个主人,孩子的名字早已被世人忘却,但孩子的陵墓仍然还在那里,它依据一个又 一个的买卖契约,被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到了1897年,这片风水宝地被选中作为格兰特将军陵园。政府成了这块土地的主人,无名孩子的墓在政府手中完整无 损地保留下来,成了格兰特将军陵墓的邻居。一个伟大的历史缔造者之墓,和一个无名孩童之墓毗邻之墓,这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观。 /> 又 一个一百年以后,1997年的时候,为了缅怀格兰特将军,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来到这里。那时,刚好是格兰特将军陵墓建立一百周年,也是小孩去世两百周 年的时间,朱利安尼市长亲自撰写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并把它刻在木牌上,立在无名小孩陵墓的旁边,让这个关于诚信的故事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人为什么会说谎? 按照康德的理论,是因为没有遵从绝对的道德法则而行事。道德法则是合乎理性的,那么人为什么会不遵从?是因为人不仅是理性人,而且也是生物人,因而会时不时 受到感性世界的影响,也就是会受到短期行为结果对自身的影响,比如利益、情感等等,这都是在行为之前过多考虑了这项行为能给我带来什么好处,而不是遵从绝 对无条件的道德律令。比如我们会为了钱而说谎(利益),会为了不伤害别人而说谎(感情)。 美国一名心理学家称,人是爱讲大话的动物,而且比自己所意识到的讲得更多,平均每日最少说谎25次。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尔德曼说:"若你问一般人说不说谎,他们通常会答:‘不,我从不讲大话。’或者说‘只出于善意。’但如果你找一天细心观察自己的行为,你会发现真相是另一回事。" 美国广播公司(ABC)的民意调查便为以上说法提供佐证,结果显示:每人每天平均讲最少25次的大话。 费尔德曼认为谎言有不同层次之分,而说谎的动机归为三大类。 第一类,讨别人欢心,让人家感觉好一点; 第二类,夸耀自己和装派头; 第三类,自我保护。人们对有些谎言实际上并不陌生,不动大脑也能随口说两句。费尔德曼称:"我们会不自觉地向人家撒谎,有时连想也不想,甚至不承认自己在撒谎。 大部分的谎言是出于礼貌的应对,如‘你这样穿一点也不胖啊’、‘改天找你饮茶’、‘我今天不能来了,我病了’、‘我给你打过电话,但打不通’、‘我今晚也玩得很开心啊,之后再跟你联络’等。 此外,研究还发现那些撒谎天才往往朋友满天下,而且能做群龙之首。费尔德曼解释道:"懂得在适当的时候撒谎或扭曲事实,是待人接物的技巧。" 怎么才能不说谎? 也就是怎么才能完全遵照道德法则行事?康德说:道德法则是绝对存在的,但是道德法则的实现(即让人们遵从它)是有条件的。因而为了实现道德 法则,为了使得人们能够完全遵从道德法则行事而摆脱感性的干扰,需要假设三个条件,即康德的"实践的悬设",即灵魂永恒、意志自由以及上帝存在,这是假 设,但并非假的假设,因为按照康德的说法这无法被证明也无法被证伪,但是为了实现道德法则,我们宁愿相信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