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原创李斯为我们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道


  文|杜文杰
  李斯(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今河南驻马店市上蔡县芦冈乡李斯楼村)人 。
  李斯,荀况的得意弟子,早年学习帝王之术,满腹经纶,才高八斗,善于分析利用周围的形势,因势利导,仕途上升得很快,最早由一个郡小吏,到投奔吕不韦门下当门客,因得到秦王嬴政赏识被拜为客卿,给秦王上书《谏逐客书》后,深得秦王信任,不仅取消了逐客令,还官复原职,升为廷尉 。秦王用李斯的计谋一举剪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并于公元前221年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称"始皇帝",李斯也因此成为秦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丞相。
  虽然最后李斯受赵高欺骗和蛊惑,伙同赵高篡改秦始皇遗诏,而被赵高玩弄于鼓掌之间,并被赵高设计陷害,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李斯的一生却给我们探索了一条走向成功之路。
  1、环境很重要
  李斯年轻的时候,曾在郡里当小吏,看到办公处附近厕所里的老鼠在吃脏东西,每逢有人或狗走来时,就受惊逃跑。后来李斯又走进粮仓,看到粮仓中的老鼠,吃的是屯积的粟米,住在大屋子之下,更不用担心人或狗惊扰。于是李斯就慨然叹息道:"一个人有出息还是没出息,就如同老鼠一样,是由自己所处的环境决定的。"李斯生活中的一次偶然发现,总结出了著名的"老鼠哲学"理论,就是说成功离不开好的环境。
  李斯通过观察老鼠是处在粮仓还是处在厕所中的不同结果,来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和成功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李斯一生都在想尽一切办法寻求这种环境。他通过对七国进行认真的权衡和分析,就得秦国是施展他才华,实现其抱负的"最好舞台",而要进入秦国,最好的办法是先投靠在秦国当时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吕不韦的门下做个门客。
  "老鼠哲学"不仅体现在环境对成功的影响,而且也说明"平台"很重要。好的环境搭建好的平台,好的平台也会呈现好的环境。环境不仅对成功有很大的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和决定了成功的大小。
  2、人才很重要
  秦始皇、吕不韦、李斯都对人才很重视。吕不韦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广揽天下英才,手下门客多达3000人,这些门客个个能说会道,能写会画,身怀绝技,才智俱佳。吕不韦很赏识李斯的才华,知道李斯有合纵连横方面的能力。于是起初李斯被吕不韦任以为郎 。后李斯劝说秦王政灭诸侯、成帝业,被秦王任为长史 。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 ,离间各国君臣,又拜其为客卿 。慢慢地,李斯深得秦王嬴政的信任和赏识,秦王也运用李斯来分散制衡吕不韦的势力。吕不韦被革职后,李斯被升为丞相。秦国的强大和统一,离不开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和人才。
  这点在李斯呈给秦王嬴政的《谏逐客书》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秦王及秦国大臣们主张驱逐来秦国的各国客卿,担心他们心怀不轨,在秦国当间谍,对秦国发展不利,《谏逐客书》虽说有李斯的一点私心,为自己留在秦国做辩护,但是他的辩护却是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对秦国未来的发展和强大,描绘了一个总的蓝图和发展规划,暗示秦王嬴政要实现自己宏伟的抱负,必须依靠人才,重视人才,权衡利弊,唯有取消《逐客令》才是秦国发展最明智的选择。
  李斯《谏逐客书》全文共4段,第一段首句"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只11个字,一语道出自己的观点,全文中心观点包含其中,紧接着从秦国起用外来人的历史、享用外来的色乐珠玉的现实以及逐客的利害关系三个方面举例展开论述,充分论证了"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毫无道理。彻底批驳了以"贵贱之分、公私之分、宾主之别"为由而实行逐客令是完全错误的,是一种狭隘的爱国思想,也是不利于秦王统一大业实现的。
  下面再看第一段论述,以事实说话,让秦王反思过去,深深感到国家发展建设离不开来自各国的人才,有了并重用人才,才有了今天强大的秦国。言下之意,秦王你要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你还会将人才驱逐出去,让别的国家强大,再与秦国为敌吗?只要稍为想一下,就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事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古代官名,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由此看来,"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举例从正面说明秦过去,四位君主重用客卿,依靠客卿,这些来自各国的客卿并没有做对不起秦国的事情,要是没有这些客卿的努力和付出,秦国哪来今天的实力和强大的名声。这其中,吕不韦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他还不是一心一意辅助秦王,努力让秦国走向强大吗?
  紧接着,李斯又列举色乐珠玉的来源,提出学习借鉴外族(国)优秀文化的事实,这些都是通过外国的客卿引进而来的,难道他们有错吗?李斯在此笔锋一转,发出质问:"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李斯顺便抛出了自己的治国强兵理念,一针见血指出,秦王政你要是继续驱逐"客卿"的话,那就是轻视"人民士众",那就难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这是从反面来论述,有理有据,鞭辟入里,让秦王及群臣觉得驱逐客卿是毫无道理及十分错误的,更不利于秦国未来的发展,也不能实现秦王宏伟的理想和抱负。
  随后,李斯进一步说:"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这一段李斯从正反两面来论述,权衡利弊,列举大胆使用外来人才的好处,"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这是从侧面说给秦王听的,提醒秦王要有大胸怀、大气魄、大胆识,彰显宽厚容人的德行。而抛弃百姓,驱逐客卿,无异于"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增强别国的实力,对秦国有什么好处呢?应该把天下的人才都集中在秦国,国家越强大,就越能吸引人才的流入,这样一统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最后一段总结,也是从正反两方面强化得出结论:"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谏逐客书》不仅是一篇驳斥秦王及其他大臣驱逐客卿的错误行为,而且是秦朝如何走向强大,巩固发展成果的一份纲领性文件,其实也是一份秦朝走向强大,如何一统江山的治国方略。
  秦王嬴政果然是一个胸怀四海,有远大抱负的一代君王,他及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废除《逐客令》,并继续重用李斯及来自各国的客卿(人才),在不到十年内,就剪灭了六国,实现了统一。
  李斯的这篇《谏逐客书》不愧为是重视人才发展建设的经典著作,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从古至今,国家的发展和强大都离不开发挥人才的作用,即使今天,也不例外,世界各国争夺人才的竞争始终没有停止。李斯人才发展思想无疑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3、对手很重要
  当然,李斯在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道路上也遇到无数对手。李斯深谙合纵连横之术,早年曾到其它六国,采取合纵的方法,离间他们,让人才来到秦国,并让他们互相猜疑妒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按说,六国中很少有李斯的真正对手。
  吕不韦是李斯人生中的贵人,吕不韦器重李斯,给了李斯发展升迁的机会。但李斯和吕不韦从来就不是同一类人。吕不韦是商人出生,讲究利益,也喜欢权术,但李斯就是一个十足的政治家,要通过法家的学说来帮助秦王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所以,后来吕不韦也成为李斯的对手,在李斯的仕途发展上,李斯以其治国的理念和方略,深得秦王嬴政的信任和重用,加之吕不韦后院失火,专权时间过久,与秦王亲政积累了很深厚的矛盾等因素,自然李斯在战胜吕不韦上,李斯是没有费多大劲的。
  对手之前也可能是合作伙伴,也可能一边是对手,同时又是合作伙伴。把对方纯作竞争对手,处处设防,甚至消灭竞争对手,往往也会两败俱伤。真正报对方当做竞争对手时,可能就会采取各种不利的手段。
  李斯和吕不韦之前更多的是合作,后来李斯想一心爬上丞相的宝座,想削弱吕不韦阻止秦王亲政和发展的步伐,慢慢李斯、嬴政就成为吕不韦的对手,就像新生事物一样,形势发展对秦王嬴政和李斯越来越有利。加之吕不韦早前的门客嫪毐和秦王母亲赵姬"私通"之事"东窗事发",就如同一场大地震爆发一样,吕不韦的政治集团在这次大地震中彻底震垮,秦王嬴政在李斯等辅佐下,要来一次政治大变革,吕不韦跳得越高,将摔得越重。
  嫪毐事情爆发之后,形势急转直下,杀的杀,追的追,查的查,顺藤摸瓜,一下查到这些都与"相国、仲父"吕不韦有关,秦王嬴政正愁找不到借口,这下可以彻底将吕不韦一伙拿掉。吕不韦的政治生涯从此走到头了,死亡也随时等待着自己。吕不韦知道嬴政的手腕和厉害,但他或许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一辈子真的够本了,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商霸和权霸,人生辉煌至此,嬴政又不是别人,是自己的"儿子",让自己的"儿子"甩开膀子干一番事业,死也瞑目,所以,吕不韦被革职后并没夹着尾巴做人,因为吕不韦已经到了人生光辉的顶点,就差没有当上国君或皇帝,他深以为可以问心无憾了。
  想想他操纵秦国朝政,做了很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与秦王母亲嬴政长期"私通",又让嫪毐勾引赵姬,这一件件违背纲常伦理的事情,砍他十次脑袋都不算多。当然,吕不韦在朝中所做的贡献也不能忽视,此是后话。
  李斯战胜吕不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长江后浪推前浪,后生可畏,后来居上。但是李斯因嫉妒同门师弟韩非子,而伙同朝臣姚贾一起诬陷杀害韩非子,就有点小人的手段和心态,实在是有点心胸太狭隘,做的有点龌龊。
  李斯战胜韩非子似乎不费吹灰之力,略施小计,韩非就没有还手之力,只能说韩非子还是太能了点,不善于保护自己,也实在是太有才了,没有认清李斯的小人心肠,没有防范李斯的阴谋诡计,过于亲信秦王嬴政和李斯。韩非子要是象孙膑一样,脑筋多几根弦,学会示弱,不那么锋芒毕露,是不是就可以逃过一劫。
  总之,韩非子就是一介书生,自懂做学问,做事也比较偏激,不会左右逢源,保护自己。所以,他成不了李斯真正的对手。轻而易举被李斯杀害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一物降一物。李斯在聪明狡猾,可是遇到泼皮无赖的宦官赵高,那就像遇到鬼了。李斯有时用小人"下三滥"的手段,杀害对手,可是赵高是一个真正的小人,"下三滥"手段玩得更加极致。
  赵高,宦官,出生卑贱,父亲犯错,母亲被充当奴婢,兄弟几个都是私生子,从小受尽欺凌,长的人高马大,臂力强,能拉开大弓,会见风使舵,左右逢然,深受秦王喜欢,但为人阴险狡诈,诡计多端,凶狠歹毒。
  李斯万万没想到,这个昔日被秦始皇宠幸的地位低贱的小太监,居然一肚子坏水,不按常规出牌,做事不讲后果,,自私心极强,野心勃勃,居然一直等待机会,想篡夺皇帝之位。为此,赵高就下了一盘大棋,也是历史上一盘最臭的棋。这盘棋不仅害了秦朝江山,害了众多大臣,害了黎民百姓,居然也把自己的小命给搭进去了。
  这正是应了佛家一句话:"恶有恶报,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作恶多端的赵高最后也被子婴设计杀害,落得可悲的下场。
  秦始皇找最后一次出巡中病死在沙丘平台,这个很意外,可是秦始皇贴身太监小人赵高此时掌管着秦始皇玉玺,因害怕未来的皇帝扶苏、大将军蒙恬对自己不利,于是拉拢丞相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隐瞒秦始皇病死诗情,秘不发丧,迫害扶苏和大奖蒙恬、蒙毅将军,扶持一个只会花天酒地残暴的混混胡亥(秦二世)当上了傀儡皇帝。赵高控制了咸阳及整个朝廷。杀害了秦始皇20多个子女,感觉李斯是自己篡夺皇位的最大障碍,又设计诬陷杀害了秦朝著名的丞相李斯。
  这真是李斯自找的,他不该听信了赵高的鬼话,只想到了自己权势和利益,而同赵高一道做出了"沙丘之变"的错误决定,从此越陷越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亲自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公元前208年,李斯以莫须有的谋反叛逆之罪被腰斩,夷三族。真是一人犯错,贻害全家。我想李斯会死不瞑目。不过,想想李斯曾诬陷让韩非子自杀,这难道不是报应吗?
  李斯这次遇到了强大的对手,卑鄙无耻的小人,他也只好自认倒霉。
  4、选择很重要
  李斯活了76岁,这比古代很多皇帝寿命都长,吕不韦活了57岁,韩非子只活了47岁。比较下来,李斯真的很幸运,一生几乎都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权力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虽然最后被赵高算计,但一生还是很辉煌的。李斯的成功与他的选择很有关系。
  一是选择老师,当了大儒荀况的学生,有名师指导,精通儒家学说以及合纵连横之术,还有与师兄弟韩非子一起切磋技艺,共同钻研法家学说,其治国理念在当时指导国君很受欢迎。
  二是选择在当时颇具实力的秦国发展。这为他后来施展政治抱负搭建了良好的舞台。
  三是选择了做当朝丞相吕不韦的门客。吕不韦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能呼风唤雨,深谙经商之道,善于谋略,大手笔运作,社会关系广泛,尤其是上层政治关系过硬,李斯在吕不韦门下可以少走很多弯路。李斯有才华,精通帝王之术,也深得吕不韦的喜爱和欣赏。
  四是选择辅佐秦王嬴政。这是一次最大的选择,也是最有意义的选择。李斯的所有治国理念只有在秦王的同意下才能付诸实施,以成就李斯自己一生的宏伟志向。这也是李斯最为自豪的选择。
  五是选择赵高发动"沙丘之变"。这是一次最臭的选择,完全中了赵高设下的圈套,这次选择,让李斯身败名裂,也被小人赵高玩弄于股掌之中。真是选择不对,努力白费。一次错误的选择,不仅抱憾终身,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5、做人很重要
  李斯一生大部分是辉煌的,也比较顺利的。官运亨通,宏图大展。这与李斯的才华有关系。
  但李斯心眼太小,心胸狭窄,嫉妒心强,不该容不下自己的同门师兄弟韩非子。更不该不坚持原则,违背最信赖自己的秦始皇的嘱托,居然被赵高串通篡改遗诏,让秦王朝彻底土崩瓦解,在这点上,李斯为了一私利,贪图富贵,而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足显得李斯做人不端,害人害己。
  善恶终有报应,多行不义必自毙。因为李斯的不公和小人的卑鄙心理,终于毁掉了自己一生的辉煌,也毁掉了大秦帝国的江山社稷。可悲可叹!
  图片来自网络 2019.2.25—26 书馆首发
网站目录投稿: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