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根据工业获证企业的现状,讲述了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的必要性,并如何做好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工业企业;分类;监管 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而工业企业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强大的催化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第二条的规定,国家对生产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通过对获得工业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进行分类,采取有区别、有重点的监督方式,使产品质量监管将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进一步促进生产许可证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企业质量诚信自律水平,降低和防范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一、工业获证企业监管现状 为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工作,促进获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后续监管规定》,质监部门依法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管理。通过监督抽查、日常监督检查、企业年度自查等方式,对照《实施细则》对获证企业的必备生产设备、检测设备以及生产情况和产品质量状况实施监督检查,作好监管记录,必要时,拍摄图片;对企业存在的不合格项,一定要跟踪整改到位,实施闭环管理。对持过期生产许可证、环保达标证明的获证企业,要立即停止其生产并暂扣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二、工业获证企业监管存在的困难 现实中,工业获证企业种类较多,以笔者所在的北海市为例,共有复混肥料、水泥、、人造板、磷肥等40多家工业获证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各不相同,相当数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法制意识薄弱,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力量薄弱,质量生产不稳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而质监部门的监管人员有限,如果都按同一种监管模式,不利于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制,不利于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给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的浪费。 三、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质监部门原来对获证工业的监管模式与新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的安全监管面临着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强化企业安全监管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质监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为此,质监部门根据多年的实际监管工作情况,提出了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此工作根据需要平时开展企业的监督检查,收集并更新产品质量和监管信息,填写《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评价表》,确定企业分类和监管方式,以北海市为例,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共确定为A类企业有6家,B类企业有30家,C类企业有5家。根据这些企业的类别,监管人员将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纳入A类的6家企业将实施责任监管方式,主要监督企业落实产品质量主体责任情况。除完成规定的日常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外,原则上不再增加监督检查;减少定期监督检查频次,指导和支持其不断提升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能力。根据对于30家B类企业,监管人员将对其实施常态监管方式,对获证企业按证后监管规定的次数开展日常监督检查;按正常定期监督检查计划开展产品抽样检验,指导企业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检验检测、计量和标准体系,增强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意识和能力。对纳入重点产品溯源系统监管的企业,按正常规定进行溯源系统现场数据查验。C类的5家企业将实施加严监管方式,列为重点监管企业,对企业的不良行为及时指出纠正,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信用水平;按照加严监管的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定期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检查力度;根据监督检查情况,对未有效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企业负责人进行履责约谈,并责令企业限期整改;纳入重点产品溯源系统监管的企业,增加溯源系统现场数据查验频次[1]。 四、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的好处 对工业获证企业实行分类监管,一是有利于解决企业履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问题。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求企业必须把国家关于质量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质量安全生产。因此,实施分类监管,其根本目的就是推动企业认真履行质量安全生产法定职责和义务。二是有利于解决基础管理薄弱的问题。针对企业安全生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共性问题,我们实行分类监管,把企业质量生产管理作为主要内容,专门列出主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程度和企业履行产品质量主体责任的情况和实现程度两个方面的大类,涵盖了企业按照标准组织生产,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质量记录、有生产设备、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制度,质量控制关键点人员培训,原材料使用台账等20项基本要求,作为评判企业质量安全生产的主要标准,逐项明确配分,指导督促企业逐一对照完善,帮助企业提高质量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同时,通过分类监管,有利于监管部门把C类企业作为监管重点,集中有限的监管力量,有的放矢地强化监管,督促指导这类企业搞好整改,自我提高,不断规范质量生产管理工作。三是有利于解决长效管理的问题。实施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其核心和灵魂,就是要强化动态管理,帮助企业建立起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长效管理机制。因此,我们在分类监管制度的设计中规定,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的手段,对A类企业从政治上予以关心,在各类评先评优、人大代表推荐、政协委员提名方面优先考虑;从经济上,在银行授信、工伤保险、责任保险等方面给予一定经济优惠政策。反之,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对违反质量生产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则坚决依法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2]。 五、如何做好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工作 1、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 根据我市获证工业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分类监管工作方案》,并在全市获证企业范围内进行全面部署,把分类工作任务明确到人员,落实到企业。 2、广泛动员,落实责任 针对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首次开展、情况复杂的实际,我们召集所有的获证企业负责人开展分类监管工作培训,并深入企业开展基本情况普查,为分类监管工作打下了基础。 3、规范程序,严格评选 我们根据收集的获证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和日常监管信息,分步对所有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进行评价确定企业的类别,着重把握好A类、C类企业的审定关,按产品风险等级和企业类别确定所采用的监管方式,并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措施。 对工业获证企业实分类监管工作,对于落实企业质量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规范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产品的合格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在全市全力推进工业获证企业分类监管,企业的产品质量不断提高,2014年获证工业企业产品合格率为96.23%,比2013年提高了5.43%,为全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程展质检总局:工业企业产品质量年内分类监管《企业改革与管理》2012年第6期 [2]许亦武实施工业企业ABC分类监管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现代企业研究》2009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