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想三十周年,柳传志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昨天已有新希望六和联席董事长兼CEO陈春花以企业家自己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今天由速途网总裁,前《计算机世界》出版人胡明沛为大家推荐另外两篇解读精彩好文,为我们增加了两个全新的角度:领导力研究者刘澜认为柳传志是一位伟大的老师,因为他不仅带出来一大批好学生,还培养了好老师杨元庆,杨元庆又能带出来陈绍鹏等好学生。知名IT评论人王冠雄认为,柳传志的信笺体现了中西管理文化的大差异,中国式管理首要是找对人,而美式管理的模式更看重找对方向。 文章1、《柳传志内部信的亮点和盲点》 联想成立三十周年,柳传志发给全体员工的一封内部信在网上引起了一些波澜。有的讨论聚焦于信中谈到的"齿轮文化"和"发动机文化",还有的讨论延伸到"以人为本"。在笔者看来,柳传志的这封信有两个亮点,一个盲点。 亮点一:当老师,将育人进行到底 有人将联想称为"人才集中营",的确,三十年来,从细嫩的苗木到参天大树,联想培养出了很多能够独当一面的精英,杨元庆、郭为、朱立南、赵令欢、陈国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而育人观念也是柳传志在这封信中传递出的最大亮点。 在我看来,中国企业家一般都不会育人,要么是不愿意去这样做,要么是没有能力去做,多数人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但柳传志做到了,无论是20年前写给杨元庆的信,还是现在的这封内部信,都传递出一个信息:联想在做育人的工作。 我在《领导力十律》一书中讨论了柳传志20年前写给杨元庆的一封信。如果说那封信是针对杨元庆一个人的谆谆教诲,那么这封信则是面向联想全体员工。从这个层面来说,柳传志一直在当老师。但是,关于当老师,这封信的最大亮点还不在这里。 领导者当老师,可以分为好的老师和伟大的老师。好的老师能够培养出好的学生,而伟大的老师则可以培养出伟大的老师。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算得上是一个好的老师,这么多年来他培养出的学生很多,但能当老师的却寥寥无几。在海尔,只需要张瑞敏一个人的思想就够了,其他人只要听从张瑞敏的指示,当好学生,贯彻执行就好了。 相比张瑞敏而言,柳传志则可称得上是一个伟大的老师,他不仅教出了杨元庆,而且杨元庆还带出了陈绍鹏等优秀学生。这是柳传志这封信中最大的亮点。"历史像一本书,是一页一页装订成的。"联想集团在风雨中走过三十年,完成了柳传志、杨元庆两代优秀的人的传承接力。不得不说,柳传志在育人上走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最前面。 亮点二:讲故事,说说员工的那些事儿 我们见过很多行业大佬在采访或者演讲中讲故事,比如,马云如何在西湖边当导游学英语的故事,俞敏洪如何沿街贴小广告的故事。但一个共同点是,他们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柳传志也喜欢讲故事。但是在这封信中,他没有讲自己的故事,主要说的都是员工的一些事儿。尽管柳传志所讲的陈绍鹏的故事有些干巴,缺乏戏剧性和生动的细节,但是,能够在一封重要的信里讲员工的故事,仅此一点,就值得肯定。 我说过重要的领导力故事有三种:第一种是"我是谁"的故事,定义领导者本人的价值观;第二种是"我们是谁"的故事,通过公司员工的故事,定义公司的集体价值观;第三种是"我们向何处去"的故事,是关于愿景的故事。 对领导力的一个重要考验,是从讲"我是谁"的故事上升到讲"我们是谁"的故事。作为一个企业家、经理人,你一个人有某种伟大的价值观不是真正了不起,你说你带出了一个团队,打造了一个企业,其中每个人都有这样一种伟大的价值观,才是真正了不起。 讲好故事,尤其是讲对故事,是对领导力的重要考验。我觉得在国内很多企业里,董事长、CEO们都讲错了故事。接下来,或许他们可以试着去讲讲企业内部员工的故事,讲讲关于"我们是谁"的故事。 盲点:用比喻,以人为本是目的还是手段 关于柳传志的这封内部信,人们讨论最多的应该就是"齿轮文化"和"发动机文化"。很多业内人士对"发动机文化"一说推崇备至,奉为真理。但在我看来,其内容本身有没有问题还有待商榷。 齿轮和发动机,在本质上也是"螺丝钉",都是机器的一部分。所谓"发动机文化",其实就是说上级给了你一个目标,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去完成。说白了员工能创造的空间还是有限的,只是努力实现给定的目标就好了。 比如,IBM公司创始人老沃森有一位执行力超强的副总裁,关于这个人,老沃森的儿子小沃森就曾经说过:"如果我的父亲说要建一座通往月球的梯子,他马上就会说‘好,我下午就去订购钢材’。"这些人也是发动机,他们也在积极主动地完成上级提出的目标。所以,"发动机文化"到底是什么?我觉得不管柳传志本意如何,其传递出来的意义不见得是正向的。 最大的盲点,还不在于"发动机文化"是否正确或者正向,而在于柳传志可能没有意识到,无论是"齿轮文化",还是"发动机文化",其实都是使用的同一个根比喻:"组织是机器"。 这个比喻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管理者,柳传志显然也不例外。"组织是机器"强调专业分工,注重流程和标准化,这是其优点所在。但是机器都需要有一个开关使其运转起来,那谁来做这个按动开关的人呢?是柳传志?还是杨元庆?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联想宣称的"以人为本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的理念就显得有些不太协调。因为如果把组织当做机器的话,那么组织里的人就可以被看成是机器零部件。这个零件是可以报废的,报废之后就扔掉,再找一个一模一样或者更好的换上,多年前的"公司不是家"大概发出的就是这样的感叹。 也许柳传志潜意识里认为组织是机器,员工是零部件;又或许是他本意并非如此,只是用"发动机"来形容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但是没有表达清楚。无论如何,语言反过来也是会影响人的思考。 如果强调育人,可以换一种说法,比如叫"园丁文化",正如杰克•韦尔奇所说,经理人的工作就是做园丁。园丁文化的根比喻是"组织是花园",那么领导者就是园丁,员工即是花园里的植物。 花园要想多姿多彩,首先要每一棵花花草草都长得好,还可以引进新品种(空降人才等),可以进行不同植物间的嫁接(部门间的交流)等。换一个比喻就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思考内容,也会有不同的行动指向。 不管是柳传志想错了,还是只是用错了比喻,柳传志都需要换一个比喻。 文章2、《柳传志找人,戴尔找方向——从柳传志的一封信看中美管理文化差异》 论中国民营企业代表,联想一般排第一。 论中国企业家地位之高,柳传志是教父。 柳传志,与其他10个中科院科研人员共同创办联想,从电脑、软件、地产、投资到农业,踏足多个实业,是老一辈最负盛名的企业家。他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脚注,更被称为"企业家里的政治家"。 联想集团,历经产业更迭,依然不断发展。从做电脑、收购IBM的PC业务,到做手机、移动互联网、收购摩托罗拉、收购IBM服务器业务,连续成功转型。而作为联想集团的母公司,联想控股已在2000年开始,就进入了非相关多元化,旗下的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都已成为中国最优秀的投资公司。30年不但没衰老,似乎还一直在"生长",不少欧美巨头都做不到。 为什么?这是产业内外都关心的。某著名西方咨询公司中国高层,最近曾和我探讨这个让他们疑惑不解的问题。 戴尔公司创始人迈克戴尔曾公开表示:"定战略前必须了解经济,搭班子前必须了解战略,顺序错了就可能失败。"这种看法,也是一种普遍观点。 柳传志提出的管理三要素则是"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被中国企业界视为至理。联想自己都说,30年屹立不倒,根子就在这儿。 但是,两个教父级大佬的观点看起来是冲突的!中国人要先找对人,西方人要先找对方向。包括企业上游的资金来源,国外投资界最重视的也是投方向,而中国投资圈则说主要投人。深层原因是什么? 我的师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吕本富教授曾就此问题,当面和柳传志进行过交流,他说应该是这样的顺序: 模糊的战略方向(目标任务)——寻找合适执行团队(搭班子)——集体研讨——战略清晰化、实案化(定战略)——高层分工——确定二级执行团队(带队伍)。 一般公司董事会重视CEO,由CEO带队伍。柳传志则确定"常委"班子,由他们分析带队伍,减少了战略误解的成本。 差异的背后,是中美社会背景的三个深刻不同: 第一,经济阶段上,美国市场经济成熟,因此更看重新机会、方向。中国市场处于初期,机会多,前期可以靠模仿,更看重人。 第二,法律体系上,美国法律、诚信、经理人制度完善,基本不太担心专业素养。而中国社会整体的职业精神、契约意识相对薄弱,所以更看重人是否够专业、合拍。 第三,社会文明上,美国社会拥有较为统一的、以基督新教为核心的主流价值观。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混乱,实际运行的是江湖规则,许多老板都不得不搞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之类。 中国还是一个弯道超越、创造奇迹的国度,人的主观能动性能量更大。而成熟市场重要的是方向、是创新,人的作用是被限制在一定制度和框架范围内的。所以,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找到合适的人,比做什么事更加重要! 一句话,越看重什么,就说明越缺什么。 有人说,如果把做企业比作一场旅行,戴尔的观点可以理解为:我要去某个既定的地方,有没有人也去那个同样的地方,我们可以结伴而行。柳传志的观点则为:我想去旅行,目的站未定,有没有愿意跟我一起的?大家是趣味相同,去哪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否就目的站达成一致? 显然,对于当下中国的企业而言,有了打不走的精良团队,事情的方向是随时可以调整的。新经济的代表人物阿里巴巴董事长马云,也深谙个中三味。 人,还是人。人对了,一切就对了。 柳传志这套看似"土"的办法极其实用,是联想对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兼容与吸纳,也算是一种本土管理学贡献吧。当然,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联想等企业也开始成长为跨国经营公司,也需要开始向上走,更关注制度等"器物层面"的建设。 希望未来30年,中国人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商业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