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大家打仗都是用青铜剑,但是在实战中剑的便捷度和威力都是不如刀的。到了三国时期有身份的人依然会配备宝剑,但是实战中是用剑还是刀呢?其实剑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还有很多其他层次的意思,剑看起来会更加庄严而且比刀会精致很多。对于剑的意思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讲究吧。 说起来,三国时期将领们使用的武器不仅形态各异,名字也非常霸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张飞的丈八蛇矛,吕布的方天画戟等等。而让人惊讶的是,三国时期的君主们大多用的都是剑,比如刘备手中的雌雄双股剑,曹操曾经使用过的青釭剑与倚天剑,孙权用的青冥剑,都是当世名剑。不仅如此,孙权此生还喜欢收藏宝剑,当时他手中就有白虹、紫电、辟邪、流星、百里和青冥宝剑这六把剑,可以说是名剑爱好收藏家了。 但是剑这种兵器,实际上在战场上并不太实用,因为它劈斩不如大刀,挑刺不如长枪,而且名剑冶炼工艺复杂,造价昂贵,既然如此,为什么君主们都喜欢用剑呢?其实,这与中国文化之中的剑的含义与其包含的哲学思想有关系。 剑由于其左右对称,不偏不倚而向来有君子之说,因此剑又称百兵之君。也是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很多武侠片中,正义之士往往使用的都是剑,而一把好剑,也是大多时候侠士们的标配。只不过剑后来成为烂大街的兵器,因为最初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用得起剑,而且剑后来的样子也与最初设计的剑大相径庭。 在我国古代《周礼》中有记载,配剑是士大夫的象征。而春秋时期,冶炼技术还不够发达,士兵们使用的剑大多为青铜剑。说是剑,实际上只不过是长矛矛头的加长版。而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汉唐时期。直到唐朝变更了自春秋始流传近1500年的周剑形制,创造了独特优美的剑形,并流传后世,直至今日。 论起汉朝之前的名剑,有以铸剑师的名字命名的,如干将莫邪两剑;也有以使用者命名的剑,如吴王剑,越王剑等等。而春秋战国时期最长的剑,则要数嬴政被荆轲刺杀时自己背上背着的那把剑了,此剑之长,以至于嬴政多次想将剑拔出都不得。 不仅如此,剑还有王道一说。早在庄子见赵文王时,就曾今提出了三剑的说法,即"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说的是身为天子要心怀天下,诸侯要举贤纳能,只有庶民才用剑搏击,委婉地指出赵文王的所为实际上是庶民之剑,而希望他能成为天子之剑。 正由于剑有君子之意,又有王道思想,于是逐渐演变成了后来诸侯均用剑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