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非马诗歌破晓原文及赏析


     《破晓》
     一对鸟儿在枝头
     做爱,摇落了一片
     莫名其妙的
     叶子
    
     轰然一声,巨掌下
     传出
     婴儿痛苦的初啼
    
     产后的夜一直把眼闭着
     不敢看她丈夫难看的脸色
     【赏析】
     现代诗与传统诗比较,表现出主体性强化、主客体契合、专注于诗自身,以及诗学与人文学科贯通等特点,给人较强烈的美感享受。从美籍华人诗人非马的这首诗中,可见其一斑。
     破晓是时间,诗人却以空间来表示。晨光熹微中的飞鸟,是一般人都司空见惯、可以想见的。诗人不写其鸣,也不写其跳。只写"一对鸟儿在枝头/做爱",就比较新颖。且渲染其效果:"摇落了一片/莫名其妙的/叶子。"(按:"莫名其妙"用在这里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一叶落而天下秋。"轰然一击,巨掌下/传出/婴儿痛苦的初啼"——由微声到巨响;显然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也极自然地从室外转到了室内,由自然界转到了人类。这个场景的转换。仰仗的竟是一片叶面,使我们不能不佩服诗人的艺术感觉与调度能力。
     结句充分发挥了诗的长处,给人以回味与联想的广阔天地:"产后的夜一直把眼闭着/不敢看她丈夫难看的脸色"。"产后的夜"在这儿拟人化了:是主客易位。以物观人。为什么"不敢看"呢?可能是重男轻女的旧观念作怪;责怪女人生下的是女孩;也可能是不堪生活的重负,埋怨家里又多了一张吃饭的嘴;抑或是别的情况,其他的原因……诗句的多义性,充分显示了"现代"的特点。
     从晓到夜,以鸟及人,这首诗的频率极快,跳跃性极大,这一切都是诗人极不平静的内心世界的表现,无论写鸟,写人,都是写诗人自己。他的喜悦,他的痛苦,他的生命意识,一切围绕着他的主体,而主体与客体在诗中达到了完美的契合。
网站目录投稿:幻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