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有近二十位和亲公主出降远嫁,其中只有三位是皇帝的亲生女,其余大部分都是唐朝的宗室女,甚至还有非宗室女,这在当时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就是她们和亲的对象也是知道的,《旧唐书》记载,唐肃宗将亲生女宁国公主出降给回纥可汗,而回纥可汗想为难唐使者的时候,汉中郡王李瑀说过一番话,其中一句话是:"比者中国与外蕃亲,皆宗室子女,名为公主。" 认真说起来,唐朝的和亲大部分是属于一种羁縻政策,是在唐朝国力强盛的时候进行和亲的,比如说唐太宗时期有两位公主和亲,唐玄宗时期有八位公主和亲。但安史之乱发生后的和亲意义就大不同了,有七人和亲,其中三个是皇帝的女儿,还有三个是外族将领仆固怀恩的女儿,另一个为唐宗室女。 一般认为,弘化公主是唐朝最早的和亲公主,他是唐朝宗室女,奉旨嫁给了土谷浑王诺曷钵,而在第二年,已经被封为文成公主的江夏王李道宗的女儿奉旨嫁给了吐蕃松赞干布。说起来唐太宗答应吐蕃的求亲还颇有一番周折,当初吐蕃突然崛起,派使者到长安朝见唐太宗并求娶公主,李世民对这个刚刚崛起的小国并没有放在心上,因此断然拒绝了吐蕃的请求,而使者返回去就告诉松赞干布婚事被土谷浑搅浑。松赞干布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出兵攻打土谷浑,并陈兵松州,扬言娶不到公主就攻打大唐,李世民派出侯君集等打败了吐蕃,后来吐蕃来朝谢罪并重提娶公主的事情,这一次,李世民终于开始重视这个小国,于是答应了吐蕃的求亲,将李道宗的女儿封为文成公主嫁往吐蕃。 土谷浑和吐蕃娶到了公主,但两个国家却一直没有消停,唐高宗时期,吐蕃趁唐高宗关注东方战场的时候攻灭了土谷浑,弘化公主和诺曷钵逃到了凉州,后来诺曷钵做了唐高宗为他部众所建的州的刺史。 弘化公主在698年去世,而文成公主在680年去世,两人和亲远嫁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尤其是文成公主入吐蕃,其意义是相当深远的。在文成公主入藏的70年后,另一名公主也和亲到了吐蕃,她也是唐朝的宗室女,即金城公主,她是唐高宗李治的曾孙女、章怀太子的孙女而唐中宗李显的养女,与文成公主不同的是,金城公主自幼长在公主,和真正的公主没有什么区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四十年,而金城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三十年,两人为唐蕃之间的交流和结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算是和亲公主的典范。 金城公主之后,唐朝迎来最频繁的和亲时代,即唐玄宗时期,有八位公主嫁往奚、突厥、契丹等地,为唐朝的羁縻政治做出了贡献,唐玄宗时期的和亲公主不显于后世,但也有两位比较特别,其中一个是外族女被封为公主去和亲,她就是(西突厥)十姓可汗阿史那怀道之女交河公主,她奉命嫁给了西突厥的一支突厥施苏禄可汗。而另一位比较特别的就是固安公主。 固安公主是唐玄宗的从甥女,原本就已经是外姓,而且还是和唐朝皇室没有血缘关系,其实我们看唐朝强盛时期的和亲,基本上都是和唐朝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宗室女,偶尔会出现特别对待的外族女,专门针对外族女所在的国家部落,这些和亲公主虽然不是皇帝亲生的公主,但也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然后封为公主,以显示大唐的诚意和重视,而和亲对象们看到了唐天子的诚意也就欣然接受了,对于这些外族部落来说,其实娶唐天子的女儿本就是高攀,而且又是远离故土,因此能娶到被封为公主的唐宗室女已经是不错的结果了,所以这对于两方来说是皆大欢喜的。 但固安公主偏偏是个例外,她不是真正的宗室女,和皇室没有血缘关系,如果是唐玄宗真正的从甥女,倒也是皇室血脉,偏偏她只是庶出,不过唐玄宗最开始并不知道固安公主是庶出,所以将其封为公主,和亲奚部落的首领李大酺,李大酺死后,固安公主又嫁给了他的弟弟李鲁苏。固安公主和李鲁苏都立下过大功,因此得到的赏赐是非常多的,这引起了一些人的眼红,固安公主的嫡母将固安公主是庶出的事实捅到了唐玄宗那里。 唐玄宗震怒,本身在选择和亲公主的时候就考虑的是和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公主,而固安公主却和皇室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因为嫡母的关系才成为唐玄宗的从甥女,这在唐玄宗看来无疑是侮辱了外族。于是他下令让固安公主和李鲁苏离婚,重新选择了一位从甥女即东光公主嫁给了李鲁苏,以示唐廷对外族的重视。 安史之乱之前的大堂和亲其实就是一种羁縻政治,是唐廷主导的,选择权比较大,而外族也乐意接受,但安史之乱一爆发,和亲就不再是从前意义上的和亲了,唐廷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和亲的对象全部都是回纥。 比如唐肃宗为了拉拢回纥,先是敦煌王李承寀迎娶回纥可汗之女为正妃,又唐肃宗的次女宁国公主(已守寡两次)出降回纥英武可汗,还有一个荣王之女小宁国公主陪嫁。英武可汗去世后,登里可汗继位,小宁国公主成为登里可汗的妻子,又唐廷让仆固怀恩的两个女儿嫁给了登里可汗,其中一名成为光亲可敦,光亲可敦去世后,仆固怀恩的另一个女儿被封为崇徽公主又和亲嫁给了登里可汗。 后来唐德宗的女儿咸安公主和唐穆宗的女儿太和公主先后出降回纥,成为和亲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