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车经过一片花开满地的平野, 将车往草地上一倒, 就坐下来, 蒲公英年年都有, 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 ——龙应台 作为一个教育者,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 越来越急功近利的教育节奏? 作为一个母亲, 应该怎么能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 许多父母都会在孩子小的时候, 给他们选择一些有趣的读物, 比如童话故事书, 还有传统的名著像《西游记》《水浒传》… 于这些许多人来说, 这些已经是默认的儿童读物了, 但是又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 这些书的内容是不是完全适合孩子去阅读呢? 在《终于嫁给了王子》这个故事中, 龙应台这样写到:" 安安和弯腿的安迪在抢一辆小卡车, 安迪抢赢了,把东西紧紧抱在怀里, 死命抵抗敌人的攻击。" 这里的"安安"就是龙应台的大儿子华安, 安迪是华安的一个朋友, 他们俩在抢一个玩具,最后安迪抢赢了。 这时,"妈妈看见安安突然松了手, 退后一步,她正要安抚他, 却见这两岁小娃儿端起两只小手臂, 做出猎人射击的姿势,对准安迪, 口里发出"碰碰"的枪声, 然后满意地说:"死了!" 妈妈觉得惊心动魄, 只有她知道安安"杀人"的灵感来自哪里…… 这是妈妈给孩子读的《白雪公主》的故事, 她心惊肉跳地发现, 短短的情节中, 有各式各样的杀人方法。 用刀子砍头、用剪刀剖开胸膛取出心脏、 用丝带套住脖子把人勒死、用毒药给人吞下…… 当时的华安只有两岁, 哪怕是当作家的龙应台, 她也没能第一时间发现在儿童读物当中, 竟然有这么危险的内容。 根据现有的儿童心理学研究, 儿童的学习方式和行为模式, 是从观察模仿开始, 我们父母引领着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在各个方面都要特别注意, 在为孩子选择读物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因为孩子会受到这些读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就像安安,他在处理矛盾的时候, 首先想到的就是童话里猎人射击的暴力动作。 不仅如此,心理学家还发现, 孩子喜欢模仿的都是让他感觉到刺激的事情。 比如,学书本或者电视里的坏人, 抽烟、打架、戴墨镜。 在《读水浒的小孩》这个故事中, 龙应台就记述了长大了一些的华安, 和他的好朋友模仿水浒当中的绿林好汉, "打家劫舍",在楼下街道收过路费, 而当妈妈出现准备制止的时候却发现, 安安却认为自己这样做很英勇, 就像水浒中的好汉一样。 这下妈妈马上就明白了, 安安的这个"杀人" 和"打家劫舍"的灵感, 又是来源于平时她所讲的故事当中, 孩子的这些行为都是受到, 书中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经过这两次的教训, 妈妈对每天要给安安讲的故事内容, 再一次进行了思考选择。 当她仔细阅读之后, 龙应台发现原来童话里也隐藏了残酷与暴力, 并不是每个童话故事、每一本经典读物, 都适合孩子阅读的。 其次她也注意到孩子很擅长于模仿, 但是他们又对模仿的东西是好是坏, 没有什么分辨能力, 所以父母更要对孩子的读物进行慎重选择。 我们基本上每一个人在童年的时候, 都看过《白雪公主》的故事, 但我相信很少人会像作者一样去思考, 这个童话的内容是否适合孩子, 对孩子身心发展会不会造成影响。 我们在给孩子选择读物的时候, 应当要自己先阅读, 然后认真思考是否适合孩子阅读, 尽量避免在无意中给孩子灌输一些暴力、 或是丑恶人性等方面的消极思想。 鼓励他们去欣赏真善美的内容, 这对孩子的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都会很有帮助。 或许孩子喜欢看校园流行的小漫画书, 边看边咯咯笑个不停; 或许孩子迷恋恐怖悬疑的儿童文学作品, 看得瑟瑟发抖还停不下来; 或许孩子喜欢看内容肤浅的流行小说…… 作为家长怎样看待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是跟孩子一样认为这就是好书, 继续读下去, 还是让孩子多读经典名著, 慢慢培养起他的阅读品位? 很简单,读书看起来很高大, 其实也是一种习惯的养成。 如果孩子读的是真正的好书, 他的阅读习惯和标准也就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 对那些内容低劣的书, 也就有了基本的判断力和抵抗力。 慢慢地,他就能将所看到的内容, 转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 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写的那样: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见最初的东西 他就变成那东西 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一个孩子向前走去》 这是关于孩子的阅读问题。 也是关于孩子心灵健康的问题。 古西楼书之道——"乐生活"相关读物 -关于作者- 十三安,非虚构写作爱好者,新闻学在读。 监制:西楼 编辑:十三安 图片:来自网络 在古西楼书屋『读书、喝茶、沙龙、发呆』 读创生活之美|古西楼24h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