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十二钗中为何仅贾探春


  在《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是整部书中非常精彩的一笔。其起因是贾母的粗使丫头傻大姐无意中捡到了一个绣春囊。何谓"绣春囊"?它是古代的一种成人用品,类似于荷包之类的东西。上面往往会绣满春宫图之类的花纹,装着对男女欢爱有助力作用的香料。
  在古代社会,封建礼教束缚人性,男女之间的情事是绝对不能够在公开场合被随意提及的。然而,像绣春囊这样极其隐晦的东西,竟然能够被人随意捡拾,这对一个诗礼簪缨的封建贵族之家而言,实在是难以容忍的事情。于是,"王夫人抄捡大观园"便有了十分有力的借口。
  一时间,整个大观园被搅地天翻地覆,鸡飞狗跳。在面对抄检时,众钗反应各异,但多数人都是抱着隐忍退让的态度,任由一帮下人抄检。然而,众钗中,有一个人却勇敢地做出了反抗,向王善保家的甩了一记响亮的耳光。这"一记耳光"被后世学者称为"响彻世纪的一掌"。
  这个人是谁呢?她就是贾探春,贾府的一个庶出女儿。那么,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十二钗中,为何仅贾探春敢击出这"世纪一掌"?事实上,作为一个"末世击掌人",贾探春是不幸的。她空有补天之志,却始终逃不过命运安排。
  一:贾探春的"世纪一掌",看似突兀,实则体现了大观园抄捡的真实用意;
  "大观园抄检"看似来地突然,其实却寓意深远。它是贾府内外各种矛盾长期积累后的一次集中爆发,是以王夫人为首的封建家长势力对贾宝玉与林黛玉"木石前盟"的一次直接干预,是红楼梦80回后贾府惨遭抄家的一次预演,是江南甄家命运的又一次重现。
  这次抄检不仅有王夫人的示意,还有贾府总管王熙凤的亲自监督,即名正言顺,又阵容强大。所以,面对抄捡,大观园中的多数女儿都保持沉默,选择服从。唯有贾探春表现激烈,令人惊叹。她秉烛开门而待,一如疆场名将列阵迎敌。而后,就在王善保家的准备搜身时,她更是勇敢地击出"世纪一掌"。
  关于这一掌,后世学者给予了高度评价:
  "段秀实之击朱泚也,吾闻其声矣,若附朽然,其隽不足称也;淮南王之击辟阳侯也,吾闻其声矣,若筑腐然,其快不足称也。若夫积之愈厚,煅之而坚……运五指之峰,作巨灵之擘,香风盖去,春雷与新笋齐生;翠袖翻来,鸿爪共乌泥并现……"
  这"世纪一掌"看似突兀,其实恰恰体现了《红楼梦》作者安排抄检大观园的真实用意。作者借贾探春之手,向封建末世的黑暗时代发出了反抗,实现了他本人无法实现的补天愿望,代表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正直、健康的社会力量;同时,作者也借贾探春之口,道出了这次大观园抄捡的深远影响。
  我们且看探春是如何说的。探春道:"……你们今日早起不是议论甄家,自己盼着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的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可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探春这番话,可谓振聋发聩,令人警醒。从她的话里,读者仿佛嗅到了一个封建贵族之家的腐朽气息。事实上,这次抄捡并不简单。王夫人借着这次抄检,不仅赶走了贾母喜欢的晴雯等人,还为其掌权作好了铺垫。它引发的后果不只是晴雯等人的死亡,芳官等人的出家为尼。最为重要的是,它等来的是贾府更大的抄家,是贾府家破人亡的悲惨结局。
  二:贾探春既有文人情怀,又有务实魄力,是大观园里真正的健康完人;
  在大观园里,十二钗集天地间的精华灵秀于一身,个个才华出众,品貌非凡。其中,林黛玉和王熙凤正好构成两个极端。她们二人,一个是理想女性美的极致,才华出众,美丽动人,却娇弱不堪,毫无务实组织能力;一个是现实女性美的极致,脚踏实地、力度十足,却缺乏儒家传统审美中女性的温柔宽厚,更谈不上有什么诗情诗趣。
  与这二人相比,探春可以说兼而有之,刚柔并济:即有政治家的务实,又有儒家文人的诗情雅趣。她冷峻刚毅,有铁的手腕;同时,她又才华出众,颇具诗情雅韵。一般情况下,二者很难系于一身,但贾探春却二者兼备。这便奠定了她在贾府中的人生价值要远远高于众钗,又具备了其他掌权者所缺乏的诗情雅趣。
  一方面,她可以站在凤姐的位置上,以极强的务实管理能力,施展操作组织之才;另一方面,她又能走进凤姐所茫然不解的诗的精神王国,与宝、黛、湘云们共同畅游。所以,不是作者选择了贾探春,而是历史选择了贾探春,让她在大观园抄捡中击出了"世纪一掌"。
  关于这一点,最好的体现就是众人推举她为"海棠诗社"的策划发起人和组织领导者。以"大承答挞"为代价,在贾母的直接干预下,宝玉获得了长期的逍遥自在。三个月后,贾政又被点了学差,离家长达三年。如此,贾府的礼教禁锢暂时退避,正统教育的拘固也暂时远去。整个大观园就成了青年人激扬青春、创造才智的世外桃源。
  于是,明艳秀媚的大观园里属于青年人的一块自由天地——海棠诗社便应时而生了。它的发起者就是贾探春。她发起组织的海棠诗社,不仅适时记录下了十二钗的诗情诗趣,为大观园留下了文采风流的一页,还让深受礼教禁锢和理学拘束的大观园儿女们,有机会尽情闪现青春的光华,点燃青春的活力。
  而后,《红楼梦》中就出现了群钗大展诗才的文化盛举:海棠诗薛蘅芜领拔头筹,菊花诗林潇湘夺魁冠,以及柳絮词、桃花社、凹晶馆湘云、黛玉五言排律联诗等。其中,芦雪庵即景联诗,史湘云勇战宝琴、黛玉和宝钗,真是将红楼女儿的诗情才智和青春活力激扬到了极致,煞是好看!
  大观园的这些文化亮点,当然是得力于贾探春的操作才能以及她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境界。一言以概之,在大观园中,贾探春既有文人情怀,又有务实魄力,是众钗中唯一一个真正的健康完人。也正因为如此,唯有她才敢击出这"响彻世纪的一掌"。
  三:作为"末世击掌人",贾探春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怀才抱负;
  如果说"女人如花",那么贾探春无疑就是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她击向王善保家的世纪一掌,不仅打出了她怀才不遇的怨愤之气,更打出了一个智者对家族命运倒背时众人陋行丑态的愤满。半本《红楼梦》带给读者的压抑、憋闷与不平之气,也随着这"世纪一掌"痛快淋漓地发泄出来。
  作为末世击掌人,贾探春这"响彻世纪的一掌"昭示了她不同于其他人的怀才抱负。众所周知,儒家礼法文化的核心是以天地之序来区别人群万物,以天地之间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来规范现实社会,从而形成了人与人之间森严的高低贵贱的社会地位,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统制的道德基石。可是,在《红楼梦》中,贾府作为一个诗礼簪缨之家,封建礼制早已大为松懈。
  例如:宁国府贾珍与儿媳秦可卿的"不伦之恋",几乎无人不知;林黛玉初入贾府时,王夫人不顾尊卑,让她落座在炕桌对面的"青缎靠背坐褥"上;乘没人在跟前,凤姐让平儿坐在炕上陪自己吃饭;探春出任议事厅,兴利除弊尚未实施,即有吴新登家的、赵姨娘接踵搅扰……
  凡此种种迹象,都已暗示了贾府作为一个封建贵族之家,正在逐渐走向没落。出于强烈的家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贾探春先是扬刀立威,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展现出了一个天才政治家的风范和气度。她不惧自己庶出的地位,先从凤姐、宝玉这样的头面人物身上开刀,雷厉风行地推行新政,从礼制上弥补自己庶出的缺陷,恢复自己应有的威严。
  在她发威动怒后,众丫头精细服侍,一应下人皆毕恭毕敬。就连合府上下公认的最有头有脸的平儿也"忙上来与探春挽袖卸环,又接过一条大手巾来,将探春面前衣襟掩了,探春方伸手向脸盆中盥洗"。真是让人见识了一个贵族之家千金小姐的礼制排场!
  其次,贾探春查漏补缺,洞察利弊,具有极强的理家才干与魄力。针对贾府入不敷出的局面,贾探春提出了两条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一是节流,废除了姑娘们每人每月二两买头油脂粉的银子,废除了宝玉、贾环、贾兰每人八两的家学补助银子,因为这都是重叠开支。二是开源,利用大观园的花木河塘资源,实行责任承包,另辟生财之道。
  对安荣享贵已成积习的贾府来讲,开源、节流的直接经济效益尽管很有限,但治理经济危机的良苦用心和对家族前景的忧患意识,足以令人刮目相看这位三姑娘;此外,她创造性地立法是从凤姐、宝玉头面人物身上开刀,顺势推展新法,较之凤姐当年"协力宁府",威仪更胜一筹。
  贾探春强烈的家族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她具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怀才抱负。为解除家族的诸种危机,她竭尽全力兴利除弊,义无反顾锐意改革;其间,虽然风波迭起,但她统观全局,明察秋毫,皆化险为夷。她的这种不同于其他人的怀才抱负,决定了她比其他人有着更高的情操和境界,她的形象,寄托了曹雪芹难以言传的沉痛而复杂的补天理想。
  四:贾探春的不幸在于空有补天之志,却始终逃不过命运安排;
  尽管在大观园抄检中,贾探春的"世纪一掌"打出了她不同于其他女儿的巾帼之气。在红楼梦作者眼中,她更是有补天之志,是贾府中少有的智者,小小年纪便看透世间人情世故,闪耀着理性的光芒;但同时,贾探春却又是不幸的。无论她多么不甘,无论她怎样挣扎,她最后都没能摆脱命运的安排。
  她的不幸不仅仅在于她的庶出地位,更在于其生母赵姨娘的庸俗卑劣行径。一方面,她心胸坦荡,才华不凡,志向远大;但另一方面,她庶出的身份以及生母赵姨娘的做人方式,又让她始终难以挺直腰杆。在主理家政时,她遭遇了隔三差五的搅闹,以及从上到下或明或暗的漠视与刁难。
  第27回,当别的姑娘们还沉浸在芒种日祭花神的喜悦中时,她却已经要独自迎战世俗的谪庶偏见,竭力维护自己的尊严。她登时沉下脸来对宝玉说:
  "这话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该做鞋的人么?……我不过是闲着没事儿,做一双半双,爱给哪个哥哥兄弟,随我的心。谁敢管我不成!"
  "连你也糊涂了……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妹妹弟兄跟前,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
  后来,在赵姨娘一而再再而三有意流露探春庶出的身份时,她干脆捅破这层"纸",大声宣告:"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地表白表白。"真是字字有棱,锋不可挡!
  而后,她更是坦诚地喊出:"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一番道理。"竟是硬骨铮铮,正气凛然!可是,这种才志非凡与庶出身世之间巨大的反差,使贾探春的形象至始至终笼罩在一种沉重的叹息声中,这也注定了她远嫁异邦的不幸命运。
  "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就像断线的风筝隔海远去,贾探春,这位非凡的女子在一步三回头中,告别了她万般不舍的家族,也告别了喜爱她的读者,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五:这"世纪一掌"只能由贾探春击出!
  对于贾府这次昏庸的自相残杀式的抄检举动,贾探春击出了"响彻世纪的一掌"。这一掌,不仅捍卫了她的自身权利和人格尊严,还捍卫了一部几乎被泯灭的人的历史。"这一掌"完全可以和黛玉的葬花,宝玉的女子三变论相媲美,都是唤醒人性,呼唤人文关怀的惊世骇俗之举。
  充满欲望是生命的正常形态,人不应该禁欲,也不应该纵欲。如果说《红楼梦》人物中,黛玉以情胜、宝钗以理胜的话,那么,陶之以情,制之以理,能够把情、理、欲控制在一种平衡和谐状态的人,只有贾探春。无欲则刚,惟我独醒式的才气,兼过人的胆识,让贾探春可敬、可畏、可亲、可爱。
  与凤姐的自私贪婪相比,探春无私坦荡;与贾元妃对大观园世界的深挚感情不同,探春对之有身临其境后的切肤之痛,有更深的体味。因此,贾探春更具强烈的家族责任感和使命感,更有补天之志,有不同于其他人的怀才抱负。也唯其如此,这"世纪一掌"只能由贾探春击出。
网站目录投稿:雪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