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探究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几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大力开展校企合作,积极探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拓展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为今后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实践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既不同又紧密联系的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与岗位实践有机结合,培养适应生产、服务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自2004年来,我校组织专业教师走访了大量企业,希望与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企业都认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符合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但企业担心与学校合作是否能优先得到所需人才、如果企业挑选的毕业生受物质诱惑又跳槽到其他竞争对手企业去了怎么办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针对企业所提出的问题,学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讨论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设想,即由企业提出人才标准、数量和培养期限,学校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开设相应课程,学校和企业按照协议合作培养,学生毕业留在企业工作。这一设想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可。大家认为,企业岗位预先确定,校企共同参与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培养方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毕业生可缩短在企业的适应期,学校也可减少教育资源投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人力资源开发、培养技能人才的优选途径。
  针对企业提出希望订单培养的学生吃苦耐劳且愿意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要求,我校提议专门到贫困地区招生,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对生源的要求,又可以实施对贫困地区的帮扶。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了企业的赞同。2005年5月,我校珠宝钟表系与深圳市九福珠宝有限公司、深圳市金森宝兴珠宝首饰加工厂签订了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并于2005年7月到广东河源地区招招收了33名广东河源地区贫困生。以"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目标,2006年9月,我校汽车技术系与深圳兆方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从国家级贫困县一广东乳源县招收了20名贫困生,开办了"兆方乳源汽修班"。2007年6月,我校珠宝钟表系又与深圳两家知名珠宝企业——深圳市宝怡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招收50名河源地区高中毕业的贫困生。以上"订单"学制均为三年,校企明确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如下。
  1、校企双方责任
  学校:负责招生及生源的文化素质考核,负责组织面试:负责学生培养计划的制订;负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思想教育及安全管理;负责组织学生报考高等职业资格并对符合毕业条件的学生颁发相应的毕业证书。
  企业:参与招生及生源面试,与学生签订学习与工作协议:负责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的住宿与校外管理,学生实习期间在公司住宿,费用由公司全包(含租房费、水、电费等);为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企业为每位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和工伤责任险:配合学校制定专业教学计划,参与校方课程的安排;按教学计划定期派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学生实训;负责安排并指导学生实习,负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安排,就业期间工资按当时劳动力市场的价格确定,并为学生购买社保;为使学生对企业有归属感、认同感,企业每学期给予学生一定的班级活动费、学生实习期间企业给予一定津贴、发放企业工作服等。
  2、校企双方权利与义务
  学生在校期间有违反校方规定的,学校有权按校规进行处理。学校有文化考核标准的确定权及课程设置上的决定权。学校在未经企业许可时不可以将学生转送其他企业就业。
  在学生实习与就业期间,企业对学生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可按有关规定对学生进行奖罚。为保证学生教学实训的连续性,在学习期间每年只给学生一次(春节)假期(时间与企业放假时间相同)。学生在暑假期间到企业实习,企业应给予适当生活津贴。除违纪违规外,所有修满全部学分且取得相应专业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企业需负责全部就业并保证录用学生待遇不低于同类企业新员工的工资标准。
  3、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一、二年级期间,学生以在校学习、实训为主,企业按教学计划定期派技术人员来校指导。每年暑期学生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三年级安排学生安排10周校内学习、实训及考证时间,8周企业顶岗实习,一个学期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学生总计实习时间不少于一年。
  几年过去了,尽管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总的来说,我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展"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协议的实践是成功的。在实施"订单式工学结合"培养技能人才过程中,企业积极参与,经常组织专家来校举办讲座,为人才培养的质量把关。学生每次到企业进行岗位实习,企业都提前安排好指导师傅、工位、食宿等,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服务。截止目前,05、06两个订单班毕业生已全部到订单企业就业,工作稳定,企业满意。"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很好地达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校企合作双赢的目的。
  二、"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优点分析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具有以下优点:
  1、让学生尽快了解企业
  企业按教学计划要求,定期提供学生中途实习岗位并安排指导师傅,培养目标能按实际岗位需要具体落实,学生交替参加企业实际生产活动,对企业文化、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技能要求及时了解、熟悉并认同。
  2、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学生在企业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学生上岗机会多、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快,有利于所学所用的对接。学生的管理能力、交际、协调和应变能力、审美能力等综合素质都能在实践中迅速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同时把课堂由学校转到企业,能节省校内实训耗材,节省学校教育资源投入。
  3、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由于企业技术人员定期来校指导,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体化师资不足问题,弥补校内师资的不足。
  4、能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
  学生能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指导和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实践表明,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实践后,专业技能水平大幅度提高,专业思想更加稳定,学习兴趣浓厚,就业心态良好。
  5、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可以利用合作平台建立校外教师技能提升基地和产学研基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知名度。
  三、"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1、双师型一体化教师队伍问题
  "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形成了学校与企业的依存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师资队伍上,表现为双向双师的特点,即一体化使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又要具备指导学生实训能力。因此,必须建立一支双向双师型教师队伍。然而,学校专业教师本身可能存在实践能力不足及企业指导老师在理论教学上存在欠缺的问题,成为"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实施中的突出问题。
  对此,可考虑将理论教学、学生考证安排在校内完成,由学校教师组织理论教学,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校指导实践教学。校外实习指导采取派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师傅或技术人员共同指导形式,校内指导教师可以到企业驻点,也可以定期去企业指导。逐步加大兼职教师比例,形成实践技能课程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2、一体化教材编写问题
  教材是教学内容、教育思想的载体。工学结合的特点决定了教材在编写和选用上也要体现工学一体化。首先,教材编写人员要体现工学一体化。教材的编写者不仅要有来自学校的教师,还要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实践中,由企业人员参与编写的一体化教材很少,有的教材严重滞后于生产实际。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的内容要体现工学一体化,应有企业人员参与编写,教材内容既要有校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又要有企业生产实践的指导性内容,应取自于工,用之于学。要吸纳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教材选用时应多听取"订单"企业或该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相关企业的意见,避免教材因长期的沿用而严重落后于生产实践要求。
  3、学生职业思想教育问题
  学生对职教理念是否理解,是否认可,是否配合,是"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学生到企业实践,是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环境中,会遇到种种人和事,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部分学生工作不踏实、心态浮燥、不愿受约束、纪律性较差等。对此,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首先,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特色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将职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企业配合学校开展学生的入学教育、举办企业文化讲座、组织学生参观生产现场。其次,有针对性地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学生必须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按工作规范要求完成岗位实践工作,学校与企业共同按教学和生产的双重标准对实习学生进行阶段和期终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奖惩。再次,合理安排学生实习,应经常轮换学生实习岗位。此外,企业为学生给予一定活动经费或奖学金,让学生参与企业文体活动等。
  我校"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学校和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即基于企业用人需求,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同担,利益共享"的原则下,共同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并最终实现校企互利、合作双赢。"订单式工学结合"育人模式很好地实践了职业教育关于如何培养技能人才的问题。随着各类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实践与探索,我们相信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将日臻完善,培养出更多的贴近市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日益发展的社会经济服务。
  (作者单位:广州省深圳技师学院)
网站目录投稿: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