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元史秦起宗传原文及翻译


  元史
  原文: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洺水县。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简.,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及王入见,帝谓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卿,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蜀,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曰起宗,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其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以老去官。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译文:
  秦起宗字元卿,祖籍上党,后迁居广平洺水县。秦起宗生长在军队中,读书无法得到纸,其父削柳木为片,写好后教他;能背诵后,削去再写新的内容。十七岁时,适逢设立蒙古学,他一学就会,被征召为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惜他的才能,升任他为尚书省译史。元仁宗即位,他又转迁任中书省译史,屡次升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奏说:"东宫的属吏,辅佐引导道德信义(是职责),财物不是(应该)管理的。"朝廷认为他是正确的。又升任南台御史。建康(南京)是多水的地方,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元文宗即位,命令威顺王征讨贵州苗族八番。这个时候,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宣政院使囊加台造反没有平息,秦起宗竭力陈说武昌是重镇,应防备上游的军队,亲王不能离开湖广远去,极力阻止了这件事。等到威顺王入朝谒见,文宗对他说:"征讨八番的行动,要不是秦元卿,几乎失策。"朝廷议论让秦起宗治理蜀地,幕府忘了他的名字,说秦元卿,文宗提笔改正"起宗",皇帝对他的关注达到如此程度。授上书省御史,弹劾中丞和尚接纳妇女、贱买县官房屋,(却)没有批复。秦起宗跟从台官入宫进见,长跪争辩了很久,皇帝命令他起来,他不肯起来,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出来了;第二天,立太子,有赦免命令,秦起宗又上奏:"不处罚和尚,不能正国法。"和尚服罪。皇帝说:"做御史,应该像这样。"又弹劾福建地方长官卜咱耳,曾与父亲的妾私奔,其父气死,使天常混乱,(最后)被流放到岭南。从此,畅所欲言,无一点忌讳,都被听从并予采用。升迁都漕运使,皇帝召他来,对他说:"漕输之事,多遭损坏,依靠你去治理。"出任抚州路总管,到任之日,(当地)官吏举行宴会,非常丰盛,秦起宗询问费用由谁出,小吏不敢隐瞒,说:"从百姓借取。"于是马上让他们还回去,桌子上的东西够吃就行了。从此,官员和下属有宴饮集会,使礼完备就行了(停止)。于是告诉大家说:"我本是农家子弟,安于俭省节约,追求安宁平静,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居位一年,因年老辞官。第二年,以兵部尚书之职(身份)退休,又过了一年,去世,谥号昭肃。
  相关练习:
  元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秦起宗,字元卿,其先上党人,后徙广平洺水县。起宗生长兵间,学书无从得纸,父削柳为简.,写以授之;成诵,削去更书。年十七,会立蒙古学,学辄成,辟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其才,迁中台译史。仁宗即位,转中书译史,累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言:"东.宫.官属,辅导德义,财赋非所治也。"朝廷是之。迁南台御史。
  建康多水,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文宗初立,命威顺王征八番。是时,蜀省囊加台拒命未平,起宗极言武昌重镇,当备上流之师,亲王不可远去,力止之。及王入见,帝谓曰:"八番之行,非秦元卿,几为失计。"朝议以起宗治蜀,幕.府.忘其名,曰秦元卿,帝引笔改曰起宗,其眷注如此。拜中台御史,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明日,立太子,有赦,起宗又奏:"不罪和尚,无以正国法。"和尚服辜。帝曰:"为御史,当如是矣。"又劾闽宪卜咱耳窃父妾以逃,其父愤死,渎乱天常,流之岭南。自是尽言无讳,皆见听用。迁都漕.运.使,帝召谕之曰:"漕输事多废阙,赖御史治之尔。"出为抚州路总管,至官,有司供张甚盛,问其费所从出,小吏不敢隐,曰:"借办于民。"遂亟使归之,几席仅给而已。自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因谕众曰:"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居一岁,以老去官。明年,以兵部尚书致仕,居一岁,卒,谥昭肃。
  (节选自《元史•秦起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B.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C.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D.劾中丞和尚受人妇人/贱买县官屋/不报/起宗从台官入见/跽辩久之/敕令起/起宗不起/会日暮/出/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简,古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或木片,若干简编缀在一起称为"策"。
  B.东宫,太子所居之宫,借指太子,后也可指皇太后,如清朝有东、西宫皇太后之分。
  C.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后世称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幕府中的僚属称幕僚。
  D.漕运,古代中央政府将各地所征收的粮食等经水路运往首都或指定地点的运输行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秦起宗勤于学习,富有学识才华。他生长兵间,缺纸少书,依靠父亲削柳为简进行学习;十七岁时,创
  立蒙古学并取得成功,被委以重任,连连升迁。
  B.秦起宗虑事周密,善于审时度势。元文宗即位,准备征讨八番,秦起宗认为蜀省尚未平定,会对武昌形
  成威胁,极力劝阻威顺王远行征讨,避免了祸患。
  C.秦起宗忠于职守,劾奏直言无讳。任中台御史,坚持弹劾和尚不法行为,使其被定罪;又弹劾卜咱耳不
  伦之事,使其被流放岭南,皇上嘉其行,纳其言。
  D.秦起宗体恤百姓,为政廉俭务实。到任抚州路总管时,要求下属官员降低接待宴席的规格,并将费用归
  还百姓,从此革除了当地官员铺张宴集的风气。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或实灾而有司抑之,或无灾而诉灾,起宗微行得实,人以为神明。(5 分)
  (2)我素农家,安俭约,务安静,庶使吾民化之。(5 分)
  答案:
  10.D
  11.B(举例错误,因为只在汉代有这种说法,且"东宫太后"也不是"东宫"可以指代。)
  12.A("蒙古学"是蒙古语学校,也不是秦起宗创立。)
  13.(10 分)
  (1)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
  (1 句 1 分,整体 1 分)(2)我本是农家子弟,安于俭省节约,追求安宁平静,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1 句 1 分,整体 1 分)
  参考译文
  秦起宗字元卿,祖籍上党,后迁居广平洺水县。秦起宗生长在军队中,读书无法得到纸,其父削柳木为片,写好后教他;能背诵后,削去再写新的内容。十七岁时,适逢设立蒙古学,他一学就会,被征召为武卫译史。御史中丞塔察儿爱惜他的才能,升任他为尚书省译史。元仁宗即位,他又转迁任中书省译史,屡次升迁太子家令司典簿官,上奏说:"东宫的属吏,辅佐引导道德信义(是职责),财物不是(应该)管理的。"朝廷认为他是正确的。又升任南台御史。建康(南京)是多水的地方,有时确实遭灾而官员压制不报,有时无灾却上报有灾,秦起宗微服私访得到了实情,人们都认为他很英明。元文宗即位,命令威顺王征讨贵州苗族八番。这个时候,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兼宣政院使囊加台造反没有平息,秦起宗竭力陈说武昌是重镇,应防备上游的军队,亲王不能离开湖广远去,极力阻止了这件事。等到威顺王入朝谒见,文宗对他说:"征讨八番的行动,要不是秦元卿,几乎失策。" 朝廷议论让秦起宗治理蜀地,幕府忘了他的名字,说秦元卿,文宗提笔改正"起宗",皇帝对他的关注达到如此程度。授上书省御史,弹劾中丞和尚接纳妇女、贱买县官房屋,(却)没有批复。秦起宗跟从台官入宫进见,长跪争辩了很久,皇帝命令他起来,他不肯起来,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就出来了;第二天,立太子,有赦免命令,秦起宗又上奏:"不处罚和尚,不能正国法。"和尚服罪。皇帝说:"做御史,应该像这样。"又弹劾福建地方长官卜咱耳,曾与父亲的妾私奔,其父气死,使天常混乱,(最后)被流放到岭南。从此,畅所欲言,无一点忌讳,都被听从并予采用。升迁都漕运使,皇帝召他来,对他说:"漕输之事,多遭损坏,依靠你去治理。"出任抚州路总管,到任之日,(当地)官吏举行宴会,非常丰盛,秦起宗询问费用由谁出,小吏不敢隐瞒,说:"从百姓借取。" 于是马上让他们还回去,桌子上的东西够吃就行了。从此,官员和下属有宴饮集会,使礼完备就行了(停止)。于是告诉大家说:"我本是农家子弟,安于俭省节约,追求安宁平静,希望让我的百姓改变这种风气。"居位一年,因年老辞官。第二年,以兵部尚书之职(身份)退休,又过了一年,去世,谥号昭肃。
网站目录投稿:夏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