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企业改制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特殊企业形式而存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以下简称"集体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蓄了许多问题,国家为了完成集体企业的改制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但是,因为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改制过程还存在很多困难。本文总结了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提出几点改制建议。
  关键词:市场经济;国有企业
  一、集体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
  (一)集体企业层次较多,改革需协调的部门较多
  作为一个盈利性实体的企业,只有与投资方才形成投资与被投资、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与行政机构本无从属与控制关系。我国目前基本形成国务院、省、市三级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监管原各自投资形成的国有企业。所以从出资或出力主办集体企业的国有企业隶属层次上看,有中央直属企业、中央下放地方(省、市)的企业、省属企业、市属企业四个层次,从目前的统计来看,也是按照这样几个层次来进行,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所属的集体改革要由企业和地方政府协商确定,政府就涉及到省市两级政府的国资委、经贸委、国税、地税等多个部门,牵涉的部门很多,难免会出现相互推委、扯皮的现象。
  (二)市属集体企业的现存基本状况调查难度较大,准确性低
  中央企业、省属企业的大集体,因其主办单位管理规范,并且经营状况较好,受其主办单位影响,其管理也比较规范,所以有关资产、债务、人员等基本状况调查较容易,也比较准确。市属企业的状况就很不乐观,除能正常生产的企业,其余的企业,人员、资产、债权、债务等企业基本情况调查受限,不是很准确,尤其是债务状况,一些企业的隐形债务巨大。
  (三)人员问题解决难
  人员是否妥善安置是集体企业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多集体企业,早已停产放假,但苦于以前没有政策,迟迟没有破产,放假职工也多在劳务市场找短工做,没有养老保险,面对未来的养老和医疗问题,职工心中充满了茫然与恐惧。同时,集体职工队伍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人员年龄偏大,多为"4050"人员,家庭负担较重,生活困难较大,并且无一技之长,可供选择和安置的岗位不多。
  另外,中央企业的大集体职工又安于现状,改制愿望不强。这些集体企业的人员不想离开主办企业这条大船,抱有主办企业有饭吃,就少不了我们粥喝的想法,对改革后的企业预期不理想。同时,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也出于某种利益的考虑,不愿意让集体企业脱离主办企业。同时,大部分中央集体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是主办企业派出的,身份为国有企业正式员工,他们一旦全部撤出,集体企业将出现管理上的真空。集体企业改革,主办单位的管理人员又不愿意留在集体企业,一旦撤回,集体企业又出现管理真空,陷入两难的境地。
  (四)关闭、破产的集体企业所需资金较多,改革成本较大
  这里的资金主要是指破产企业所欠职工的工资、医药费以及经济补偿金等,所欠的税款以及其他债务。中央企业所属的集体,由于其经营状况较好,主办企业也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其改革的目标是明确产权关系,面向竞争市场,而不是破产关闭和人员安置,所以,资金不是其主要问题。资金困难的是地方国有企业的大集体企业的改革,这些市属、省属的国有企业,自身经济效益较差,其所属的集体企业也多处于停产状态。地方政府一方面要保持当地稳定,另一放面在解决集体方面既无资金又无政策,所以对集体企业问题拖延至今。所尽早摸清情况,根据国家政策,确定具体的实施对策是当务之急。
  二、集体企业改制的建议
  (一)进行准确的改制定位
  像国企改革一样,集体企业改制的可逆成本很高,执行改制后,再要进行调整或逆转,十分困难。所以,执行改制方案之前,企业要多方位统筹考虑,借鉴成功改制企业的经验,咨询专业机构,顺利完成企业转型。而且,主持改制的机构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职工利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执行,确保一步到位,不留后患。
  (二)彻底推行产权改革
  集体企业的产权关系复杂,在改制过程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合理界定产权关系、划分资产边界。在资产确认上,考虑到集体企业面临的困难,可以给予一定政策上的优惠,比如,现在归集体企业使用的由主办单位投入的资产,可以确认为集体企业所有;主办单位挪用了集体企业资产的,要给予一定的补偿。通过出售、拍卖、MBO等方式,建立起产权主体多元化的现代企业制度,从根本上完成产权改革。
  (三)健全改制后的法人治理制度
  集体企业改制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制度的改革只是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基础,建立健全法人治理制度才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和关键环节。法人治理制度既包括治理结构,又包括治理机制,科学的治理制度,会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科学的决策机制,这既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又能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
  (四)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
  妥善处理集体企业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尤其是涉及到职工利益的问题,是顺利推进改制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应由企业承担的债务,经过依法认定之后要进行偿还,不能以改制为借口拒绝偿还;对于与集体企业有关的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如在岗职工、退休职工、企业经营者等,要进行综合协调、平衡,在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以减少改制的阻力。在改制方案的设计上,要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做好应对措施。
  (五)合理安置职工
  要想保证改制工作顺利进行,必须取得集体企业职工的支持,取得他们支持的前提是要妥善安置他们,免去他们的后顾之忧。首先,对于拖欠的工资,可以通过变卖资产或争取国家补助的方式及时偿还,另外,按照相关政策对职工给予的补偿也要及时筹资发放;其次,在社会保障方面,职工与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后,符合条件的,还可以继续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待遇;最后,要做好职工再就业的安排,由于大集体企业的职工一般具有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的特点,再就业会有一定困难,相关政府部门可以会同主办企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技能培训,尽快完成再就业安置。
  (六)多渠道筹资
  虽然《指导意见》里明确提出,要加大对进行集体企业改革的财政支持力度,提高了中央财政补助的比例,但是由于改制成本数额巨大,单靠国家补助是远远不能满足的,企业要拓宽筹资渠道,多方筹集改制资金。如积极争取银行贷款和国家经济补助,充分利用产权交易市场变现资产,以提高收益,抵偿改制成本等。
  (七)建立监督和惩罚机制
  虽然国家已经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但对各省市、企业的落实情况缺乏有力的监督,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约束,对改制过程中问题的处理、改制效果的评价等不及时、不合理,在下一步的改制过程中,各地政府除了积极推进改制工作外,还应尽快出台相应的监督法规,保证改制工作有法可依,提高对落实改制工作的监督水平,对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改制的单位,给予相应的惩罚。
  在H省一镇办集体企业某煤矿,因经营不善,连年亏损,以至歇业。该地方镇政府主动进行改制,并系统化的制定章程,引资入股,改造成多元化主体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加强管理,依法经营,两年时间就扭亏为盈,还清了债务,安置了职工,企业也得到了发展。毫无疑问,正是该集体企业成功的改制才使企业有了新的生命。
  三、结束语
  不可否认,集体企业在过去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体企业已经不适应市场环境的需要,而且,集体企业在这么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需要对其进行改制,改制是企业继续发展的一种重要措施。由于集体企业存在着错综复杂的产权关系、长期积压的债务问题等,因此,对集体企业的改制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是保证改制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和前提,政府、企业要积极寻求各种措施、途径,为集体企业寻找出路,顺利完成改制。
  参考文献:
  [1]李世荣.理顺产权关系是集体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J].中国集体去也经济,2005.5.
  [2]马国庆.产权制度与集体企业改革[J].集团经济研究,2005.6.
  [3]王虎、谢晓前.对城镇集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司考[J].中国集体经济,2005.5.
网站目录投稿: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