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尼采自述同情心的实质


  让我们好好想一想,一个人落水时,为什么我们也会跳下水去救他,即使我们跟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系,也没有什么感情?那些不动脑筋的人会说:这是因为同情,因为在跳水的那一刹那,我们想到的是他人的生命。我们再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人吐血,会感到痛苦和难受,尽管他可能跟我们是敌对关系?那些不动脑筋的人会说:这是因为同情,因为这是我们想到的不是自己。实际情况是,当我们处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同情中,当然不会有意识地想到自己,却会十分强烈地无意识地想到自己。这就像我们脚下突然一滑时,我们不会立即意识到这一点,而我们的身体却很自然地朝反方向运动来予以保护,从而体现了我们的理性力量。当灾难落到他人身上时,如果我们不去帮助他,就会感到不舒服,这也许是因为,我们由此意识到自身的软弱和怯懦;或者是因为,这会给我们在他人眼中的形象或在自己眼中的形象带来损害;或者是因为,这一灾难也警示着我们自身可能面临的危险;或者是因为,这体现了人类共同的软弱无能和易被摧毁;等等。我们通过同情来抵抗这种痛苦和难受,在这种同情中含有十分巧妙的自卫甚至报复的成分。我们最后不能释怀的其实还是我们自己,这从下面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我们本可以帮助人们避免痛苦、穷困和哀伤,但如果这些痛苦、穷困和哀伤可以让我们以强大者和救助者的形象出现,让我们确信自己可以得到赞扬,让我们的好运道得到衬托,让我们自己的焦虑得以减轻,那么我们就会让这些人继续痛苦、穷困和哀伤下去。将我们这种心理活动统统称为同情,这是不正确的:其实这是我们面对一些痛苦场景时产生的各种很不相同的痛苦,而这些痛苦跟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痛苦并无关系:我们感受的是我自己的痛苦,正像他们感受的是他们的痛苦一样。当我们作出同情行动时,要摆脱的只是我们自己的痛苦,并且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其动机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不仅希望由此摆脱痛苦,还希望由此满足一种快乐的冲动:与受灾难者的命运对比我们感到快乐,因我们的行动受到赞美而感到快乐,因我们的行动带来一种成功感而快乐,因我们的行动消除了不公正而感到快乐,等等。所有这一切合在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同情,这么多不同的内容都包含在"同情"一个词中,这太简单化了吧!此外,认为同情与引起同情的痛苦是一回事,或者认为同情是对这种痛苦十分深入的理解,这都跟我们的体验相冲突;那些因此而对同情大加赞美的人,只能说是在这一方面缺乏应有的体验。
  无同情心的人跟有同情心的人相比,有什么不同呢?大致来说,他们对于恐惧没有太大的想象力,很少能发现哪里有什么危险;他们没有太强的虚荣心,如果一些难以避免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不太容易受到伤害。此外,与有同情心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忍受痛苦;由于自己能受苦,所以在他们看来,别人受点苦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最后,对他们来说,要保持一种怜悯之心是痛苦的,正如要那些有同情心的人保持一种斯多葛式的冷漠也很痛苦一样。无同情心的人竭力避免去怜悯他人,认为这样做就不像一个男子汉;万一掉了眼泪,他们会立即擦干,并对自己的心软大为恼火。一个人不论有无同情心,他都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现在人们将无同情心的人称为恶人,将有同情心的人称为善人,这不过是一种时尚的道德潮流而已。而相反的看法也曾是一种时尚,而且流行的时间还相当漫长。
  在原始的野蛮人那里,一旦想到可能被人同情,他们就会产生道德上的恐惧,因为这种同情会夺走他们身上的所有美德。在他们看来,对谁表示同情,其实就是对谁表示轻蔑。他们对一个卑贱的动物遭受痛苦不感兴趣,因为从中体验不到任何乐趣。另一方面,如果看到一个敌人在遭受痛苦,这个敌人表现得十分高傲,在痛苦面前也不肯放弃自己的高傲,他们就会体验到一种莫大的乐趣。换句话说,他们看到一个动物在遭受痛苦,而它拒绝同情,他们就会感到快乐。在这些野蛮人看来,乞求同情,是最可耻的事情。他们会杀死那些高傲的敌人,以此来表示最后的敬意。如果遭受痛苦的敌人叫唤起来,或者放声痛哭,向他们乞求同情,他也许会被允许像一条狗那样活下去,但完全丧失了他们的尊重。
  如果依恋和关怀他人的冲动(即同情心)比现在强上一倍,那么,地球上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加无法忍受。我们只要想一下,人们出于对自己的依恋和关怀,每时每刻已经做出了多少蠢事,其后果让他们自己也难以接受,现在他们要将那些折磨自己的愚蠢强加到其他人身上,那将是一幅多么可怕的情景!我们岂不是要一见到他人的影子就赶紧逃跑吗?我们岂不是只能以"自私自利"这样的恶名来称呼这种同情心吗?
  ——曙光
网站目录投稿:涵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