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师们的中国式苦恼在于销售的产品与市场期待并不符合。顾客期待的是A,但是安心如果真的提供产品A,顾客即刻发现产品质量不好。于是安心不厌其烦的劝导顾客,要选择B,B才是终极解决方案,可是B又贵用户体验又不舒坦(心理治疗中有一些时刻不是那么的舒坦的),顾客即刻警惕,你这是坑我呢。其实就有那么一点像苹果与三星的区别,只不过乔布斯销售的是一看就明白好用的苹果手机,而我,销售的是一个结果不确定的产品,说好听了是个健康人格,但是一个健康人格里包涵的东西,谁也没法说清楚。试想你去市场上买个手机,这时候老乔布斯告诉你我们的产品打开来可能是一台电脑或是一台手机或是一台相机或是一只复活节兔子?我想,即使苹果生产的复活节兔子尽善尽美,大部分消费者都会报以乔布斯以老拳吧? 是的,这是大部分心理治疗师提供的产品遇到的困境。大多数人期待的多是一个答案或者一个解决方案,安心自从公布自己的联系方式以来,几乎每天都遇到形形色色的提问,诸如和男朋友分手了想挽回怎么办?在家里和老妈吵架了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安心常常帮人回答这样的问题,实出于无奈,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样获得的答案既不实用,也无帮助。其实人生无常,没有任何人能告诉任何人应该如何做。人生问题如果能够靠别人给出的方法解决,那么看遍天下群书,或者学遍电视剧,必然能解决问题。可是事实是,哪怕场景极其相似,我们从书上学来的方法也常常失效。敢问这究竟是为什么? 其实这就像那个神问,为什么你读了那么多心灵鸡汤了,却还是过不好? 不禁想到当年刘备家的牛逼哄哄的军师诸葛亮,勤勤恳恳为刘家服役数十年,可是诸葛亮一朝病逝,权力倒塌不过是顷刻间的事。可见即使有一个天下智谋第一的军师,仍然坐不稳江山。 诸葛亮提供的是一种保姆式的高级智能服务,恨不能越俎代庖。可叹我们对诸葛亮的喜爱和期待,犹如许多人内心期待一个懒惰的生活全套解决方案,诸如打一针就会成为律师,吃了某药就会开心一样的包揽式解决方案。可是诸葛亮的智谋只是诸葛亮的智谋,他仍旧无法完成阿斗的成长,无法助他成就一个君王人格,更无法保证刘家江山世代稳坐。 另有一种稍微技能化的服务,便是定制式培训(这里仅仅指提供"如果如何如何,就能如何如何的拥有确定因果的心理培训",鸡汤一类的"行为规范式服务"。关于这一种服务,应该看看库布里克的电影,发条橙。 男主人公阿里斯因为qj以及各种作恶多端,进了监狱,狱中有心理学家做一项行为学的试验,以防治犯罪。主人公因此看qj谋XX杀和色X情电影看到吐,直到最后,被作为试验结果拎出来以后,见到漂亮的裸X体女人便直接呕吐,无法再行qj。此人被顺利放归社会,可是出来以后被以前他欺负的人欺负,甚至遇见利用他的反政府小说家,小说家扬言要恢复他以前的性情,把他暴打一顿,最后他醒来,泛着坏笑诡异的说,"我完全好了"。这部电影一度是心理学学生必看,因为实在发人深思,我们作为个体,要改变的是什么?不能改变的是什?能改变的是什么?又到底什么是"好了"? 这强制性的改变人的行为的方法最终也失败,因为驱动行为的背后的能量并没有改变,即使改变行为,这股能量依然会用别的方式展现出来,成为一个扭曲的自我。所以,最终他还是乐于做回以前那个没有被改造的自我。 这两个例子基本可以看出,一个即使是全心全意提供产品A的诸葛亮,和一个设计精妙的提供产品A的行为训练模式,都失败了。尤其是阿里斯获得的产品A,不但违背了阿里斯本人的意愿,还使他遭受了一定的痛苦。 对任何人来说,生活绝对是一个需要自己领悟的过程,治疗师不能告诉任何人答案,只是借助语言这个工具帮助人们理解自己,加快领悟的进度而已。结果是,当我们明确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成为了自己,生活的方向就会明确,解决方案也自然浮现了。 其实这就是所谓道与术的区别。道应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能够解决问题的心智状态。术则是看似高大上的"一招毙命"。传术不传道,可想而知是浪费时间,不但没有用,严重则误人误己。而心理治疗,就是传道,而非传术的东西。想象一下,一个想要学会追求女神的人,在心理咨询中达成了一种与女生沟通无障碍的状态,再要发展关系,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何须什么技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