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跳槽的人通常有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这个工作不适合我"。原因包括,"太枯燥了,不感兴趣"、"没有存在感和成就感"、"能力不擅长"等等。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在"不适合"的背后有一大部分是"不适应"的问题,而从"不适应"到"适应"是我们在职场中必须经历的进化过程。 没有什么是天生适合的 "适合"这个词很有意思,第一个字叫做"适",代表主动的适应,第二个字才是"合",代表匹配度。很多人只看到了"合",却没有看到所有的"合"都需要"适"的过程。 举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适合什么工作?答案是,不知道。因为这个婴儿需要在后天发展出他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等,需要寻找职业机会,尝试和冒险,总结和反思。 这种发展到什么时候停止呢?因人而异。我唯一知道的是,它一般不会在职业的前三年定型,甚至会持续10年以上。 人的生命不是机器零件,必须契合职业的齿轮;也不是一把锁,只能配一把职业的钥匙。生命更像是流动的水,可以因环境而变化成不同的形状,并在这个过程中去改变环境。 对于职业而言,大多数的情况是,我们要去"适",才能达到"合"的状态。 什么让我们失去了发展的态度,而希望一劳永逸呢?是压力、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完美主义、对失败的担忧等等。 不适是成长的机会 如果你是一名职场新人,工作3年以内,在职业中产生了"不适感",那么我要恭喜你,你正在成长。 哈佛幸福课的老师泰勒·本·沙哈尔将人的成长分为三个区,他以运动举例,舒适区的运动量太少,达不到训练目标;拉伸区能让自己的肌肉拉伸,提升成绩;损伤区是过度训练,会导致身体受损无法恢复。他认为最好的成长既不是在舒适区,也不是在损伤区,而是在拉伸区,而在这个区域,一定是有轻微不适感的。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我们进一步来区分几个名词—— 所谓"不适"是指"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往往是由环境变化引起的,比如从学校到职场,就是一个角色、规则的巨大转变; 所谓"不适应"指的是,你对于"不适感"缺乏"应对"能力; 所谓"适应能力"指的是,你对于变化的环境引发的"不适感"的"应对"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是一味地委曲求全,而是象水一样的灵活,充满弹性。 从这个角度上说,"适应能力"越强的人,能找到的"适合"的职业选项越多。但很多人搞反了,他们希望通过找到一个"适合"的工作让自己"适应",以至于"舒适区"越来越小,降低了自己的适应能力。而更好的策略是,提升自己的"适应能力"来扩大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拥有更多"适合"的选项,然后再选择其中"最适合的"。 如果总躲在自己的"舒适区",是无法获得成长的。正如一些小病可以增加我们的免疫力,而一直生活在无菌实验室中的人,才是最危险的。 从更大的范围看,生物也正是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中不断进化。你觉得达尔文进化论中的"适者"是"适合"的物种,还是"适应能力强"的物种?我认为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适合主义的风险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只要求职业适合他,却没有想过自己如何适应职业。他们往往是责任的逃避者。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没有看到适合也是有匹配程度的,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你只能找到相对的适合,却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适合。 只讲"适合"不讲"适应"的人,往往是"静止的"、"固定化思维"的人,而看不到自己的特质和职业都是在不断发展的。他们认为:只要找到一个完美的对象,就可以"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他们追求"门当户对",却往往让自己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中。 在他们的内心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假设: 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跟我的特质绝对匹配的职业; 我的特质(兴趣、能力、价值观)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职业也不会发生变化; 找到这个职业就意味着成功、幸福,而且没有不适感; 这个更能带给我成功和幸福的职业,我现在就有能力进入它; 寻找这个职业的代价,小于适应现有职业的代价。 仔细思考这五点假设,你会发现,它们都不是真的。尤其是在你的能力和资源都还不足的阶段,如果坚持寻找"最适合",你会发现可能有以下的风险: 你发现你找到的每个职业都不能100%匹配,于是你又陷入纠结中; 你的能力太弱,再加上竞争激烈,你想要进入的公司和职业暂时还不想要你; 即使进入了,你发现还是有很多你不适应的地方,你会再次感觉"不适合"; 为了找到这个职业,你兜兜转转好几家公司,职业生涯没有积累; HR看到你经常换工作,感觉你不稳定,不敢聘用你。 如果你能接受以上的风险和代价,并有你的解决之道,那就去寻找"最适合"的职业吧。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选择自己的路。 适合还是适应? 如果你现在能力和资源充足,是职场中的明星——那么,请忘了这篇文章吧! 要"适合"还是要"适应",根本上取决于你跟社会环境、职业环境的权力对比,到底是你的力量强,还是环境的力量强。 如果你在职业初期,缺少能力和资源,非名校非名企,不是富二代和官二代,主动"适应""感觉""不适合"的环境,比寻找"最适合"的工作要更重要。退一步讲,即使未来有一份"更适合"的工作,企业也愿意交给那些更有"适应力"的人,而不是遇到挑战就退缩和逃避的人。 最后,有几个建议: 第一,为追求幸福而离开,而不是逃避痛苦而离开。 不要因为现有工作"不适合"而离开,而要因为找到了"更适合"的工作而离开,前提是对那个"更适合"的工作做更充分的了解。 第二,制定拉伸区的目标,而非焦虑区的目标。 适应往往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很多人因为"不适合"而跳槽往往是因为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过高,而环境又无法达到。比如一年内升职,两年赚够百万等等。通过了解 第三,寻求导师、伙伴的支持。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压力太大,而是支持太少;很多时候不是支持太少,而是我们从不主动寻求支持。 第四,用你的方式去适应环境。 焦虑感跟我们的能力不足有关,而能力不足者很多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中的潜在优势。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内向者遇到一个外向的领导,会被评价为不主动、缺乏沟通等等。事实上,内向者心思缜密,有很强的文字沟通能力,他们在沟通前需要提前做准备。所以他完全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主动与领导进行沟通,来改变他人的看法。 文/左明华新精英生涯规划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