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汇率制度是一国政府针对外汇交易而建立的一系列规则、惯例和组织安排,其对平衡一国内外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从1949年公布人民币汇率开始到现在,我国人民币的汇率制度经历了由计划到市场、由封闭到开放、由僵化到灵活的调整过程。1948年12月1日,第一批人民币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发行,标志着我国现代货币的产生。随后,人民币币值与汇率经历了建国初期、五年计划、经济发展停滞期和对外开放等几个时间段的波动起伏,在二十一世纪逐渐趋于稳定,并最终成为对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力的货币之一。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演变 随着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国民经济发展初期高度宏观调控背景下的固定汇率到市场经济逐步发展、调控逐渐放宽限制的浮动汇率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接轨,国际流资的涌入与流出,都对我国汇率的波动带来了一定影响。 一、国民经济恢复与计划经济时期(1949年-1978年)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统一平衡国内价格,使经济长期保持稳定水平。与之相适应,当时人民币汇率是官方制定的固定汇率,作为编制计划和经济核算的标准,只在外国货币贬值或升值时作相应调整。人民币汇率与对外贸易联系并不密切。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是汇率大幅贬值和起伏回升阶段。从1949年到1950年3月,全国统一财经工作会议前人民币汇率调整频繁,并大幅度调低。当时确定人民币汇率的方针是"奖出限入,照顾侨汇"。 1950年到1952年,人民币汇率逐渐调高,起伏回升。为保障外汇资金安全,加速进口物资,汇率政策由"奖出限入"变为"进出口兼顾"。这一时期人民币汇率主要作用为调整对外贸易,照顾侨汇收入。制定的主要依据是物价。 自1953年起,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民经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国内金融物价保持基本稳定,世界经济中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基本能发挥作用,维持纸币流通下的固定汇率制度。至l972年底(1953—1972),人民币汇率处于基本稳定阶段。 从西方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至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价时期(1973—1978),人民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的"钉住汇率制",汇率调整频繁。我国采用钉住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制度,主要选用与我国外贸有密切关系的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货币篮子",再根据"篮"中货币浮动情况及我国政策进行调整。这种"钉住汇率制"的汇率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抵御或减少了国际汇率波动对本国货币的影响,保持了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纵观整个计划经济时期,人民币汇率由政府按照一定的原则制定,成为计划经济的调节工具。但高度的计划性决定了市场力量对汇率几乎不起到任何作用,汇率水平也无法真正反映外汇相对短缺的情况。为合理确定人民币汇率水平,发挥汇率在国民经济中的杠杆作用,并逐步使人民币走向自由兑换,我国改革开放后便对人民币制度进行了改革,其目的是建立一个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二、经济转轨时期的人民币汇率制度(1978年-1994年) 1978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中的经济转轨时期。1979年起,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其中下放外汇经营,仅实行分散经营,使得由于汇率高估所造成的出口亏损成为一个迫切解决的问题。由此拉开了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的序幕。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民币汇率出现严重高估。为促进出口平衡外汇收支,我国实行外汇留成制度,即对外贸易单位和出口生产企业,把收入的外汇卖给国家,国家按一定比例拨给他们相应的外汇留成。人民币汇率在改革开放初期形成了贸易内部结算价和官方牌价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贸易内部结算价限于进出口贸易外汇的结算,而官方汇率主要适用于旅游、运输、保险等劳务项目和经常转移项目下的侨汇等外汇结算。贸易内部结算价的采用,解决了外贸部门出口换汇成本过高以至于出口亏损的问题。但实行内部结算价也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它影响了非贸易部门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使外贸亏损增大,更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实行内部结算价注定成为一个过渡时期的应急措施。 从1985年1月1日起,我国取消内部结算价。官方汇率应用于贸易结算和非贸易外汇兑换。1988年3月起,各地普遍设立外汇调剂中心,增加留成外汇比例,扩大外汇调剂量,放开调剂市场汇率,利用市场利率解决出口亏损,鼓励进口,限制非必需品进口,实行官方汇率和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轨制"。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计划,汇率向市场汇率过渡的形式双轨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不过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及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官方汇率和外汇调剂市场汇率的并存,造成了人民币两种对外价格和核算标准。不利于外汇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现代汇率制度(1994年至今) l994年初,根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指导思想,国务院推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最为综合的一揽子改革方案。 外汇体制改革方面总体目标是"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和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逐步使人民币成为可兑换的货币"。1994年1月1日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并轨。人民币官方汇率由1993年12月31日的5.80人民币/美元下浮至1994年1月1目的8.70人民币/美元。此后,人民币汇率结束了长达16年的贬值过程,开始稳中趋升。12年来,人民币汇率运行基本稳定,至此,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尚存的其他经常项目汇兑限制基本消除。 并轨后的人民币汇率在运行机制上,在对外贸易、外商投资以及对外国宏观经济的影响上都受到严峻考验,特别是1997年7月由泰铢贬值引发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各国货币纷纷贬值,东亚各国家,日本、韩国货币也不断下跌。而人民币汇率却在国内通货紧缩和外汇储备充足的前提下保持了货币稳定的态势,由银行间统一外汇市场形成并接受国家对外汇市场的干预。这对亚洲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发展极为重要。 四、近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 2005年7月21日,我国启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一直保持小幅升值,但是由于同期美元对欧元、日元等主要货币的贬值,使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基本上处于100点到105点之间,处于震荡中略有上升的趋势。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模拟汇率指数的波幅微小,基本处于水平状态。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大幅升值,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断,重新盯住美元,并被动的随美元对其他货币升值,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大幅上升,较危机前升值幅度最高时达30%。与此相反,模拟指数则小幅贬值,幅度在5%左右。 2009年,随着美元的贬值,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大幅下跌近20点,跌幅近15%。而模拟汇率指数则开始升值,并重新回到100点附近。2010年,受债务危机等因素的影响,6月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重新启动,人民币有效汇率在2010年呈现窄幅波动、小幅上升的走势。2010至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直保持稳中持续下降的态势。 在开放经济中,汇率是一种最重要的资源配置价格。汇率的失衡或错估,不仅破坏了经济的外部均衡,对于国内宏观经济稳定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也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 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分为中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中长期因素主要包括:国际收支状况、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長率差异、宏观经济政策导向等;短期因素主要包括:经济数据的公布、市场预期、政治因素、央行干预、国际短期资本流动、美元币值的变化等。这对于判断人民币未来是否会持续升值,人民币汇率是否将趋向于均衡水平,央行如何进行干预,货币政策如何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和针对性的政策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