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支那分图》考略 一
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得了对朝鲜和我国东北南半部(南满洲)的控制权,还从俄国熊口夺食,迫使其割让了一半库页岛,设立了桦太厅。而日本国内,围绕该事件为主题、或兼有涉及的以应时事的各类地图出版物在当时可以说是铺天盖地,这与十年前甲午战争时期的情形是不相上下的。加之满清新政实施,大量留学人员涌入东瀛,两国民间交往掀起了一个热潮,地图出版亦跟风而上,特别是以结集成册形式编制的"中国分省地图"大行其道,不同种类的版本层出不穷,以至于远远超过了其邻国本身。 由东京吉川弘文馆出版的《最近支那分图》是众多同类型题材中较为罕见的版本,崛田璋左右编著。首版于明治三十五年(1902年)五月,已知发行版本有三十七年(1904年)七月增补四版,三十八年(1905年)十月增补五版,三十九年(1906年)七月增补六版, 笔者所藏即增补六版。 图集呈十六开大小,硬面精装,外封橙黄色打底,书脊覆以红色布条,封面正中精书起凸烫金的"最近支那分图"六个漂亮的篆体大字。扉页设计与封面一致,字体改为大红平版印刷。地图共计十四幅, 单面套色石印,各图顺序先后为:第一图(世界全图·大清国全图)、第二图(满洲<盛京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第二图之要部(满洲要部图)、第三图(直隶省·山东省·山西省)、第四图(直隶省之要部)、第五图(江苏省·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第六图(浙江省·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第七图(广东省)、第八图(贵州省·广西省·云南省)、第九图(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第十图(青海·西藏)、第十一图(新疆<伊犁>)、第十二图(蒙古)、第十三图(韩国)、第十四图(西比利亚)。末附清国地名索引42页。<!--伊犁--><!--盛京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二
我们着重看看分省图:一、其基本架构多以三到四省合为一幅,满洲起首,后另专列满洲、直隶要部图各一幅,凸显因日俄战争而引人关注的我东北、华北的相关形势。各图所列省份以不同颜色区分(第二图除外),其他省份(地区)留白。双框,内外框之间标注经纬度(经度取格林尼治为零度子午线)。同时按经纬度分格,横向从左至右标阿拉伯数字,纵向从上至下标英文字母,便于检索。 二、图幅内均列图例及"位置指定"(即检视图),图例内注明数字式比例尺及日本里、清里、法吉米(公里)三种线段式比例尺。注记符号有主府(即省会或首府)、府、州、县及厅、村及土州县、国界、省界、领土内大别界(类似于地区界)、道路(分双线大路和单线小路)、铁路、海底电缆、港口、长城、栅栏(柳条边)等,蒙疆藏等地还针对不同部落辖区或地理分区加注了大别界中之大界、大别界中之小界,如蒙古各部则是。 三、各省图幅内添加了数量不等的简略城市市街图和要地略图,其中第二图有大连、齐齐哈尔、哈尔滨、奉天、吉林、营口;第三图有北京、天津、威海卫附近、青岛;第五图有上海、江宁(南京)、武昌·汉口、宜昌;第六图有宁波、杭州府、厦门、江南大运河附近;第七图有广州府、香港维多利亚街、汕头附近、澳门附近;第十二图有库伦略图。简略归简略,但多少也起到了一定的补充或参考作用。同时期的作品,此类略图在该图集中的运用较频繁,为其他一些版本所不具备,也形成其一大鲜明特色。 四、失真之处较多、较大;失实之处较明显、较突出。失真主要是由于测绘技术无法与现代相比,全凭手工绘制,加之囿于条件不足,难免出现比例失调,界线走向、地理轮廓粗糙,与实际尚有不小的出入。失实则集中在区划和地名的表现上有失误和差错,例如第十一图新疆,被分成了三大块,新疆省的范围只局限在了东半部份迪化(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几个地方,而天山以北今伊宁、塔城、阿勒泰等标为"天山北路",天山以南今阿克苏、喀什、和田、巴音郭楞则标为"天山南路",并未遵循1884年新疆正式设省之后的区划。最离谱的还将属于甘肃省的敦煌、玉门一带也划了进来,这是严重失实的。 地名方面列举第八图贵州省为例,如都匀府内的八寨、丹江、都江是厅的建置,图中标作村的符号;独山是散州,却标作直隶州的符号;荔波在独山的东南侧,图中标在了西南侧。而平越州的平越错标为"平远"。类似情形,在各图幅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错误,多少也反映了编者对资料的掌握不足和有所欠缺。 三
第十三图韩国(350万分一)绘出了京畿、江原、黄海等十三道,附图有京城(汉城)、平壤、仁川居留地(济物浦)、仁川附近、元山港附近、釜山居留地、釜山附近,所谓居留地即日本人的居住区域。各道标注了观察府所在地、府、一等郡、二等郡、三等郡、有名地及邑。 李氏朝鲜在高宗三十二年(1895年)取消原来的八道,改行新的行政区划制度,将全国划分为23个观察府,府下设郡,称二十三府制,但仅仅只实施了一年多就予以废除,重新实行十三道制,十三道制大致与原八道建置相同,不过把咸镜、平安、忠清、庆尚、全罗五道拆分作南、北两道,加上京畿、黄海、江原共十三道。图中"观察府所在地"实际上是各道的行政中心所在地,"府"则是旧观察府所在地。 第十四图西比利亚分作东部及中央部、西部(俄罗斯本土及中亚)两幅,较韩国图简略很多。在西伯利亚地区标出了沿海州(今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州(今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雅克德斯克州(今萨哈共和国)、后贝加里斯喀雅州(今外贝加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义尔古德斯喀雅县(今伊尔库茨克州)、也尼塞斯喀雅县(今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等地)、多木斯喀雅州(今托木斯克州等地)、德波尔斯喀雅县(今秋明州等地)。附图仅列俄都圣彼得斯堡(圣彼得堡)和乌拉地俄斯德(符拉迪沃斯托克)市街简图两幅。 地名索引按照部首笔画顺序排列,检索时依次按照地名名称、所属(省份)、图数(页码)、经纬(网格)进行,地名名称同时标注了片假名,方便日本人准确识读。如贵州都匀,查部首七画"邑(右包耳)",即可见"[都]都匀(ツユン)(府) 貴 八 B6",那么翻倒第八幅纵向"B",横向"6",贵州省内就能查找到都匀了。这种经纬网格编号法(又称经纬度编号法)是国际上较为通用的一种地图编号法,最早由欧洲人发明,"在地图集中,常配合地名索引采用经纬度编号法,即将各幅图以经纬线划分许多网格,竖列以拼音字母A、B、C……编号,横行以阿拉伯数字1、2、3……编号,每个小格都由A1、A2、A3……组成编号,为查找地名缩小范围。"(见《地学辞典》,邓绶林主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页.)《最近支那分图》采用这一地名检索方法,在东亚地图编纂与出版中,可以说是先行者之一了。 四
目前在国内及日本的旧书店或交易网站均无该图集出现,孔夫子旧书网仅提供复印件待售。笔者所藏购自日本古本屋的中野书店,其实体店位于东京著名的神田神保町书店街。其书店标签粘贴于图集封面背后右上角,当时售价4500日元,差不多有十几年了。此后至今日本古本屋再未见其现身。 浙江收藏协会地图专业委员会1999年编《世纪经纬》一书刊登有"介绍《最新支那分图》"一文(作者将"最近"误作"最新"),与笔者所藏版本相同,这是除笔者外,国内仅见有私人入藏的一则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