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 【摘 要】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这对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认为高等院校应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学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实现转型;另一方面,政府应从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实習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对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给予经济和政策的支持,从而使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跨境电子商务;商务英语人才 引言: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竞争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施跨境电子商务模式营销。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国家或者地区间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运输和配送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性商业活动。其行为主要通过B2C和C2C这两种模式完成。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大了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它要求商务英语人才具备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同时,还需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国际物流基本流程,具有电子商务方案策划和解决的能力。这些都给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而目前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跨境电商人才。如何培养合格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成为高等院校与政府部门亟需共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一、跨境电子商务对英语人才培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跨境电子商务起步晚增速快,是一种新型贸易方式和新型业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图一),可以看出跨境电商现状处于红利阶段,世界B2C交易规模的绝对值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跨境电商在企业范围上是属于全球化的范畴,面对的是国外客户,所以从业人员需精通英语书面表达,这样才能在销售平台上准确描述自己的产品,从而让国外客户准确掌握产品信息。从业人员还需具备较强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在电话订单购买或者电话询问和电话纠纷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北京市的跨境堤岸商队人才实际能力需求的调查报告为例,可以看出跨境电商企业比较重视人才的英文书面表达能力。此外,由于国内电子商务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状态,而国外客户普遍对中国市场感兴趣,许多中小型企业亟待转型升级,它们将会把目标市场放到海外。在互联网+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正好顺应了当今时代的潮流。 二、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 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不仅对商务英语人才在数量上有极大需求,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与模式也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英语人才培养,更多地是注重语言能力的培养;适应跨境电子商务的英语人才培养,除语言能力外,还需同时具备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能力。人才培养目标的改变,必然导致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本文认为,这种改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师资队伍实行"双挂制度"。 兼具跨境电子商务知识和英语专业知识的教师是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前提条件。跨境电子商务对英语教师的需求,使得原有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适应这一目标。为快速打造一支知识结构完善的教师队伍,可以实施"双挂制度":即高校教师到大型跨境电商企业去挂职,以获取跨境电商的实战经验,积累跨境电商的人脉;同时,邀请跨境电商企业的骨干到高校挂职,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专业的讲解和分析。跨境电商企业骨干人员的引入不仅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了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市场动态和发展方向,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到更真实而鲜活的实例,从而使得学生的理论知识有了依附的载体,加深了学生对空洞抽象的理论知识的了解。 (二)人才培养实行"双导师制度"。 由于跨境电商重视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实践能力以及跨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商务英语转业学生推行双导师制度恰好顺应了跨境电商这一需求。对学习商务英语的在校学生,在基础课程结束之后,为了加强学科的广度和深度,可以为其配备双导师:一名导师为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另一名导师为跨境电商企业的业务骨干(又称业界导师)。即实行两名导师,一个侧重于理论,另一个侧重于实务,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类指导模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三)教学方式实行"双课堂制度"。 实行"双课堂制度",即"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的结合可以突破传统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线下课堂"主要是指校园内的传统课堂,"线上课堂"则是基于云平台的互联网在线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生、任课老师、校内导师、业界导师等聚集线上,随时沟通,随时交流。此外,教师也可以为自己的课程创建网页、论坛等。利用互联网这一传播优势大大拓展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时间、空间,也增强了师生互动的频率。 (四)教材建设实行"双媒介制度"。 此外,学校还可以者借助网络多媒体实现优质课程的资源共享。做好传统的纸质媒介的教材规划、编写外,还应高度重视数字媒介的教材的建设,如建设跨境电子商务案例库、跨境电子商供销企业数据库、跨境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大全等,以多种形式展示教材内容,增加教材的生动性与深刻性。由于这些案例都是跨境电子商务案例,它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真实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案例深深吸引,因此他们愿意主动积极投入到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中,此举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也为其日后的工作获得了间接的经验。 三、互联网+时代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政府部门对跨境电商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自2012年起,中国海关就在上海、宁波、杭州、郑州等城市实行试点工作。2013年7月,我国又制定了帮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国六条"等,从海关管理系统、商品测管理系统到支付平台、税收政策等各方面都对跨境电子商务予以支持。 但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则成为一个被忽视的环节。 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要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对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尽快设置电子商务英语专业。 传统商務英语专业的课程的设置主要是通过英语语言课程和商务课程的模式来进行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与传统的商务英语人才相比,互联网+时代对跨境电子商务对英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跨境电商在企业范围上是属于全球化的范畴,也是国际贸易的范畴。跨境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在具备外语表达和沟通能力的基础上,还需要匹配一定的国际商务知识去处理好与国外顾客之间的关系。为了正确处理国外客户的订单, 跨境电子商务人才还需熟练地掌握外贸流程,了解网络营销基础知识,了解国际物流、国际结算、国际保险报关报检。在具备电子商务方案策划和解决的能力的同时,跨境电子商务的人才还需具备国际商务法规和法律的知识用以妥善解决国际贸易纠纷。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专业设置的权力并不完全在高校,特别是地方院校对专业设置的权限更小,这就需要政府主管部门深入调研,及时调整,在政策上予以支持。 (二)加大电子商务英语师资的培养。 为了实现互联网+时代下跨境电商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英语师资的培养是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核心之一。而建立"双挂制度",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则是电子商务英语师资培养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师资的"双挂制度",还是培养属于高校系统的电子商务英语师资,都需要在政策上、资金上得到政府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 (三)建设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实习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英语人才是应用型人才,必须加大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电子商务英语人才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要加强与跨境电商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定期邀请具有一线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来学校开办讲座,并且参与制定教育方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发展的电子商务英语人才。 由于在校大学生初到实习单位,并不能给企业带来实际利益,反而要占用其人力、物力资源,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未必真心欢迎学生前去实习。建设政府部门设立专项基金,对接纳学生实习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以鼓励企业在将自身建设成为电子商务英语实习实训基地。 四、结语 人才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跨境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为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的挑战。一方面,高校自身应从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教材建设、教学建设等方面实现转型;另一方面,政府部门也应加大对电子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实现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持续、健康的发展。 注释: ①李克强.政府工作报告——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cs/2015-03-17/c_1114659805.htm ②中国产业信息报告:http://intl.ce.cn/specials/zxgjzh/201511/19/t20151119_ 7064917.shtml ③刘颖.北京跨境电子商务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分析[J],信息工程, 2016(04):68. 【参考文献】 [1]田国杰,王静.电子商务背景下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内容设计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04):29-31. [2]王艳艳,王光林,郑丽娜.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和培养模式调查与启示[J],外语界,2014(02):34-41. [3]叶华.浅谈中国外贸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1):50-52 [4]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道(2012》[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