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孔子称赞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说:不贰(二)过,不迁怒。不贰过,就是善于改过,不会两次犯同一错误。 不贰过是圣人的品格,也是我们普通人自我修养、修行所必须要做的功课。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做到了极致,他抖落了一身的恶习,最终成为了后人称颂的大贤。 曾国藩改过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写日记,要敢于无情地解剖自己、批判自己,要敢于把自己每天所思所想的错误的,不良的东西都写出来。曾国藩写日记,一直坚持到临终的前一天。对曾国藩的超凡入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办法是慎独。独处的时候要心存敬畏,不能苟且顺遂自己恶的欲望,这样才能逐渐把自己身上的恶习改掉。 一、改掉浮躁的恶习 轻浮、急躁,这几乎是年轻人的必须要经历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年长的人也难以摆脱,这就成了一大恶习,是人不成熟的表现。 曾国藩曾经总结自己的缺点,第一条就是心性浮躁,坐不住。刚刚到北京做官的时候,曾国藩热衷于交友应酬,热闹,虽然他给自己订了自修课程表,但执行得并不好,读书都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后来,他在日记中给自己设置了"日课",每天都要早起,写大字一百,温习经书,阅读史籍,还要写诗作文。翻开日记,责备自己"宴起"、"太爱出门"的记载到处都是。慢慢改掉浮躁的恶习。 后期的曾国藩,每天都要静坐一会儿,"如钟之镇"。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他更是不轻易做出决定,总要通过几番静思、反复权衡之后,才拿出一个主意来。正所谓"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二、改掉傲慢的恶习 在北京的最初几年,年轻的曾国藩"高已卑人","凡事见得自己是而他人不是"。他的几个至交都曾直言不讳地指出他的"傲慢"。 而且当时的曾国藩,脾气暴躁,经常和人吵架,真至于不顾斯文,破口大骂,影响非常不好。 后期的曾国藩,位高权重,他曾督办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四个省的军务,这四个省的提督、总兵都归他统辖;创办安庆军械所,揭开洋务运动的序幕。这时的曾国藩更容易傲慢、目中无人。 这时的曾国藩头脑清醒,他写信给弟弟说,傲慢是"凶德",懒惰导致人衰败,人一染上这两种习气,基本上就废了。 为了避免傲慢恶习上身,曾国藩要求自己多走路,少坐轿子。坐轿子,由很多人伺候自己,就会不知不觉地自觉高人一等,助长傲气,不如脚踏实地地走路,才能体会到人生的本真。 三、改掉好色的恶习 《论语》中说,少之时,血气末定,戒之在色。人年少时,很容易堕入好色纵欲的圈套中不能自拔。 曾国藩自述,自己非常"好色"。他年轻时到好友家中做客,看到好友老婆貌美,就动了邪念,产生了污秽的想法。 还有一次,曾国藩听说同僚纳了一位貌若桃花、美若天仙小妾,曾国藩百般要求与小妾见面,见面后又说了很多撩拨的话,气氛很尴尬。 曾国潘回家后,反省追念起这件事,才认识到自身又犯了大错,在本人的日志中说本人就是禽兽,是对这位冤家和冤家的小妾极大的不尊重。 之后,曾国藩下定决计刻意戒色,用心做学问,他深知要想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成就伟大的人格,就必需戒掉淫秽思想。后来的曾国潘再也没有犯过相似的错误,终于克服恶习,成就一代完人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