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及对策探析


  【摘 要】远程开放教育的准永久性分离特征,给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远程开放教育理论界,关于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研究大多基于如何改变远程开放教育情境来培养学习者的归属感。笔者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从管理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如何满足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亲和需要,进而提升学习者归属感。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9-0013-04
  在新媒体技术日益深入发展的当下,在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学习者在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便捷获取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同时,其内心产生的孤独感和边缘感不容忽视。学习者归属感的缺失影响远程开放教育校园文化的和谐建设,进而影响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在教育部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办好开放大学。在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学习者的归属感如何有效培养,教育界对此研究大多基于如何改变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以增进学习者的归属感。笔者借鉴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从文化角度分析在实践中如何满足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权力需要、成就需要和亲和需要,即以心攻心进而提升学习者归属感。
  一、基于成就需要理论解析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成就需要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一项植根于文化的动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三种平行的需要,其中成就需要的高低对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成就需要是指追求卓越,不断向高标准进行挑战,想要发挥自己所具有的潜力,争取成功,克服困难而达到目标的一种需要。具有挑战性的成就会引发人的快感,增加奋斗的精神,对行为起主要的影响作用。不难理解,具体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情境中,作为行为主体的学习者的成就需要体现为追求学业的优越,能努力为学业优良成绩的取得克服工学、家学矛盾等其他障碍性因素。高成就需要的学习者视取得优异学业成绩为学习阶段的重要目标,希望自己能在专业上有所建树,执著于对学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权力需要是指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在远程开放教育教学情境中,高权力需要学习者勇于在学习群体中表现自己,期望能对其他学习者产生影响。有较强的权力意识和表现欲望,希望参与学校尤其与学习者利益有关的政策监督、咨询、决策和管理,希望意见建议得到认可并采纳。
  麦克利兰认为,人具有建立友好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高亲和需要者渴望友谊,喜欢合作的工作环境,喜欢与别人保持一种融洽的关系,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具体在远程开放教育学习环境中,高亲和需要的学习者希望有更多师生、生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渴望协作、合作的学习环境,愿意与教师、学习者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因此,在以新媒体技术为支撑的网络教育环境中,尤其需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弥补学习者内心缺失的归属感。
  二、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
  在心理学上,归属感是指个体将自己归属于某一集体,并对其产生亲切、自豪的情绪体验。从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理解,人的社会性需求不是先天的,而是得自于后天的环境、经历和培养教育等。因此,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深受远程开放教育系统的文化环境影响。与传统教育不同,远程开放教育因时时可学、处处可学而具有庞大的受教育群体,在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促进教育公平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然而,以便捷、数字化的新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为依托的远程开放教育客观上无法弥补学习者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的困境犹如一双无形的巨臂伸向每个可触范围。
  (一)学习动机异质性突出,难以形成共性的学习归属感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多以成人、在职为主,他们分散在各行业各领域,年龄差异大,其人生经历、社会阅历远比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丰富复杂,导致了他们学习动机具有社会性、经验性、实用功利性、自我实现性和被动性等特征。在"当班"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习者希望所学知识能快速有效地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另一方面,与发生在普通教育环境中的系统学习比较,置身于社会洪流中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强调自主性。新媒体、新技术在远程开放教学环境中的充分应用,让学习者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碎片化的自主学习。学习者不再是一个需要得到"塑造"的客体,教师也不是对其施加影响的外在力量,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有明确的界限,在信息和资源的传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谁为传者、谁为受者已经没有固定的模式了。不言而喻,正是这种没有固定模式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碎片化、移动化的自主学习模式,给异质性大的学习者群体共性归属感的形成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实体班级概念模糊,校园学生身份认同感淡化
  班级是根据专业背景划分的一定数量学习者集合体,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为确保教学组织有序开展,提升服务效能,在远程开放教育系统中,每位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都归属于某正式群体——班级。但在现实情境中,目的明确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在多重身份、多角色交汇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把有限的精力、时间投放在习惯性的以网络为载体的自主学习中,实体班级概念模糊。导致学习者对班级共同奋斗目标、行为规范和舆论氛围在心理认知上难以形成共鸣。 另外,直面人际沟通的相对缺失冲击着班级群体向心力、凝聚力的形成。在职、成人的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在生活工作中已经有家庭工作单位的归属群体,当多重身份汇聚于一体,多重角色产生冲突时,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压力下,自然而然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很难对校园学习者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甚至除了自主学习,受功利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已无心过问学校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endprint
  (三)师生情感淡薄,同学友谊弱化
  在传统教育有规律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谓是全方位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之余,其学识、品性、人格魅力在鲜活的师生直面交流中无时无刻都在感染、熏陶着学生,而这恰是培养深厚师生情感的重要基础。 在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师生、生生经常借助于网络"见面",直面沟通、交流的机会大大减少,长时间处于准分离状态。甚至在一个学期结束,一门课程学习完毕临近考试时,"学生"甚至在校园偶遇课程主讲教师却不知是谁,学习者相互不知是"同学",导致师生深厚情感,同学深厚友谊难以建立。即便师生、生生在网上"见面",由于学习者大多在职,工学、家学矛盾突出,也无暇有更多精力深入交流,交流的主题也仅针对专业知识的解答、课程考试。内容单一,目的性强,无法取代发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直观感受。换言之,教师的学识、修养、品性、人格魅力对学习者人格的熏陶、感染难以通过网络交互产生明显效果,自然而然影响师生深厚感情的建立。
  三、基于成就需要理论破解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困境之策略
  学习者缺乏归属感犹如在市场交易环境中买卖双方缺少互信,充满不确定性。培养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提升学校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学习者归属感是学习者对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一种心理体验,学校塑造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能促进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增强学习者的归属感。从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理解,笔者认为,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满足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和需要,能激发学习者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认同感,是破解学习者归属感培养困境之出路。
  (一)完善学习者评价体系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成就需要,培养学习者成就归属感
  远程开放教育是"平民进步的阶梯",是直接面向社会的全民教育。学习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极其多样。无论基于何种目的,当学习者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了预期目的或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且取得的成绩在公平公正的学业评价机制框架下得到印证,则伴随学习者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学习者自我效能感得到增强,进一步促进自主学习,必然导致学习者的成就归属感增强。另外,作为提供教育的一方来讲,实施多样化的评价体系,挖掘各路"人才"让他们有机会施展才能,既是题中应有之义又可满足学习者的成就需要,提升学习者的成就归属感。
  1设立奖学金制度,奖励学优者
  设立奖学金制度,不仅从制度上规范了远程开放教育学生管理工作,而且设立奖学金奖励学优者,能进一步提高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受到奖励的学习者感觉取得的优良成绩得到了学校的认可,尤其对学业成就需要强的学习者而言,奖学金的获得能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自豪感,对自己未来美好发展前途的憧憬,更愿意继续为取得更高的学业成绩而努力学习。另外,获奖者榜样的力量也能从正面鼓舞更多的学习者努力学习,增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提高学校的社会美誉度,促进良性循环。学习者对远程开放教育的认同感提高了,归属感必然增强。
  2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满足学习者多样化的成就需要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极具多样性,不同的爱好、需求决定了他们对远程开放教育自然而然有不同的诉求。有因未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选择远程开放教育期望实现大学梦;有希望自己的某种技能、特长在一个开放的教育情境中有所展现,实现自我价值;有希望自己在接受远程开放教育获得学历毕业证书的同时,能有机会接受各种技能培训,为职场竞争添加筹码。无论学习者基于何种寄托,从心理契约角度理解,远程开放教育应义不容辞满足学习者的不同诉求,定期组织各种技能培训,克服唯成绩论英雄的单一评价观,尽可能让多元化的学习者都能有适合自己的舞台"跳舞",弥补心中埋藏已久的遗憾,唤醒内心自我展示的欲望。唯有如此,远程开放教育才能不负众望赢得学习者的认同感。如,上海开放大学除了设立奖学金制度以奖励成绩出类拔萃者之外,还开展特色技能竞赛活动,如,达人竞赛、读书月活动、朗诵竞赛等。诸如此类的特色竞赛活动既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生活,从管理心理学角度理解,通过活动竞赛挖掘学习者某种特殊潜能,让他们有成就感,能有效培养学习者的成就归属感。
  (二)健全学生参与管理制度满足学习者权力需要,增进权力归属感
  从系统论角度理解,系统中的每个元素发挥作用且和谐助长,系统的运作效能才能达到最大化,具有可持续性。过于集中的权力成了高等教育系统运转过程中的最大危险。对权力任何形式的垄断只能体现部分团体的利益和观点,而其他团体的利益却遭到了排斥。受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远程开放教育学校的决策和管理权力常常掌握在教职工手中,而学生往往处在缺少或者没有权力的地位。无论基于何种原因,学生权力地位的缺失,未能知晓学校的"一举一动",将直接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因此,不仅需要从制度上保障学习者的权力地位,摒弃单方治校的弊端,更需要创造条件扩大学习者话语权激发主人翁意识,满足学习者权力需要,增进权力归属感。
  1加强学生会组织建设,保障学习者权力
  学生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由不同专业、年级的学习者组成的自主管理的正式群体,是全体学习者与学校对话沟通的桥梁。自下而上代表全体学习者行使权力,反映学习者呼声,自上而下代表学校加强对全体学习者的监督、管理。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具有多元化背景,他们中不乏有思想、有见地、有诉求的学习者。在去行政化的治校理念下,应给学习者充分的自主权,让他们参与学校重大事务的决策过程,畅通沟通渠道保证学习者诉求的权力,就学校政策和涉及学习者群体整体利益的事项自由地发表意见。甚至有名额代表列席与其自身利益相关的校务高层会议,鼓励学习者对教育各抒己见,为校献策等等。积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充分体现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学习者的权力得到充分的尊重,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能满足学习者的权力需要,增强对学校的权力归属感。endprint
  2开辟多形式沟通平台,扩大学习者话语权
  畅通沟通渠道,倾听学习者的心声,培养学习者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有机会掌握自己在远程开放教育学校中的"命运"。学习者参与作为一种权力分享,是远程开放教育管理效率化、民主化的重要步骤,能极大满足学习者的权力需要,增加其归属感。如定期召开学生干部代表大会,让有见地、有思想、有想法的学生干部勇于建言献策。另外,远程开放教育可以利用自身天然的优势,借助网络新媒体技术开辟网络沟通渠道,给予学习者畅所欲言的机会。如成立学生会qq群、班级qq群;开设官方微信、微博、与校长对话专栏等,以切实维护和保障学习者话语权。
  (三)营造和谐的精神文化家园满足学习者亲和需要,培养亲和归属感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真教育是一种心心相印的活动。[6]在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处于准分离状态的远程开放教育师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受物欲横流消费主义盛行大环境影响,学习者面对巨大的工作压力、快速的生活节奏,内心难以安宁深感孤独甚至恐惧。营造亲和、融洽的精神文化家园,加强师生、生生面际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心与心的交流,形成精神乃至心理上共鸣统一的价值观,可以满足学习者亲和需要,培养亲和归属感。
  1以活动为纽带,凝聚群体共识
  以活动为纽带,开展师生、生生面对面交流活动,让网络虚拟群体变成现场实体团队。如,为新注册成为远程开放教育的学习者举行现场新生开学典礼,让他们现场感受作为一名开放大学学习者的自豪感,增强学习者的校园认同感。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学术活动、服务性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主题演讲、英语沙龙等。让学习者自主选择自由参加,既能陶冶情操、促进交流以缓解学习工作压力,又能凝聚人心,达成群体共识。除此,还可举办师生共同参与的联欢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习者感到亲切自然,感受家庭般的温暖,情感上寄托于远程开放教育,强化学习者的群体归属感。
  2以服务为支点,促进情感交流
  远程开放教育情境中教育教学行为的有效落实离不开高效、便捷的远程网络技术支持服务。"提供服务"是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这一角度理解,在自主学习主导的学习情境中,远程开放教育其真正价值彰显于有效提供各类"支持服务"包括学术性支持服务和非学术性支持服务。无论是班级辅导员、课程导学教师抑或其他管理者,他们根据不同的角色定位在各自不同职责范围内提供各类支持服务。只有当学习者时时、处处体验到便捷"贴心"的服务,才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并认可他们选择远程开放教育是正确的。甚至钟情仰慕他们心仪的"学校"。
  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培养问题不容忽视,尤其在硬生生的无边际的教学情境中,增加些柔性的情感元素,多些彼此的内心感悟,能赋予远程开放教育更深远的意义。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事关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命运,随着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学习者归属感的培养被赋予全新的内涵,值得远程开放教育界同仁为之探索。
  【参考文献】
  [1] 刘玉梅管理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78-179
  [2]狄晓暄建立国家开放大学学生归属感的有效措施[J]成人教育,2012,(10):10-11
  [3]冯利华,段建等成人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106-107
  [4]薛伟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性回归与人文反思[J]开放教育研究,2008,(4):50-54
  [5]黄厚明试论我国高校学生参与管理的组织空间建设[J]教育探索,2013,(8):18-21
  [6]刘艳娟,王凯成远程开放教育学生学校归属感培养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7):80-81
  [7]杨志群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谈大学生归属感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7):89-91
  [8]彭海虹,等远程开放教育背景学生思想文化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9):35-37
  [9]刘波,赵琴琴成就需要理论在大学班级管理中的运用[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81-84
  [10]钟金霞远程开放教育学习者的归属感培养初探[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06-107
网站目录投稿:夏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