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它特定的意义。仅是节气的名称便点出了这段时间气象条件的变化以及它与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现在把每个节气的含义简述如下。 夏至,冬至 表示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快要到来。一般说来,我国各地最热的月份是7月,夏至是6月22日,表示最热的夏天快要到了,我国各地最冷的月份是1月,冬至是12月23日,表示最冷的冬天快要到了,所以称作夏至、冬至。又因为夏至日白昼最长,冬至日白昼最短,古代又分别称之为日长至和日短至。 春分,秋分 表示昼夜平分。这两天正是昼夜相等,平分了一天,古时统称为闩夜分。这两个节气又正处在立春与立夏、立秋与立冬的中间,把春季与秋季各一分两半,因此也有据此来解释春分和秋分的·。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按照我国古代天文学上划分季节的方法是把四立作为四季的开始, 自立春到立夏为春,立夏到立秋为夏;立秋到立冬为秋,立冬到立春为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因此,这四个节气是指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 此外,不论二至、二分还是四立,尽管源白天文,但它们中的春、夏,秋、冬四字都具有农业意义,那就是前面讲到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在古代一年一熟的种植制度下,简单四个字就概括了农业生产与气象关系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年里的农业气候规律。 雨水 表示少雨雪的冬季已过,降雨(主要不是降雪了)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加了。 惊蛰 蛰是藏的意思,生物钻到土里冬眠过冬叫入蛰。它们在第二年回春后再钻出土来活动,古时认为是被雷声震醒的,所以叫惊蛰。从惊蛰日开始,可以听到雷声,蛰伏地下冬眠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这时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土壤已解冻,春耕可以开始了。 清明 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开始现青。嫩芽初生,小叶翠绿,清洁明净的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 这个解释,有些勉强,因为两分应当是在四立之前就已有的。 谷雨 降雨明显增加。这时期雨水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很有作用。越冬作物需要雨水以利返青拔节,春播作物也需要雨水才能播种出苗。古代解释即所谓雨生百谷。 小满 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已开始饱满,但还没有成熟,所以称作小满。 芒种 芒指一些有芒的作物,种是种子的意思。芒种表明小麦,大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可以收割。而这时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芒种又称为"忙种","春争日,夏争时",这个夏就是指这个节气的农忙。 小暑、大暑 暑是炎热的意思,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是气候开始炎热,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因此称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因而称为大暑。 处暑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快要"躲藏"起来了。 白露 处暑后气温降低很快,虽不很低,但夜间温度已达到成露的条件,因此,露水凝结得较多,较重,呈现白露。 寒露 气温更低,露水更多,也更凉,有成冻露的可能,故称寒露。 霜降 气候已渐渐寒冷,开始有白霜出现了。 小雪,大雪 入冬以后,天气冷了,开始下雪。小雪时,开始下雪,但还不多不大。大雪时,雪下得大起来,地面可有积雪了。 小寒,大寒 寒是寒冷的意思,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小寒是气候开始寒冷,但还没有到最冷的时候,因此称为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因而称之为大寒。这两个节气是相对小暑,大暑来说的,相隔正好半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从上述每个节气的含义,不难看出,二十四节气可概括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的。二分、二至和四立是用来表明季节,划分一年为四季的。二分,二至是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因为是从天文角度上来划分的,所以适用于我国全部地区。四立便不尽然。尽管也从天文上反映季节的开始,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的季风性和大陆性都极为显著,各地气候悬殊,因此,各地四季开始日期和其持续时间并不相同,有些地区四季分明,有些地区不甚明显,甚至某一整个季节都不出现。例如黑龙江省瑷珲以北和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带便没有夏季。青藏高原上流传着:"六月暑天犹着棉,终年多半是寒天"。华南福州以南没有冬季,有些地区几乎全年都是夏季,真是"草经冬不枯,花非春亦放","四时皆是夏,一雨便成秋"。云贵等高原则又是一番景象,冬短而无夏,昆明就有"四季如春"之称。所以四立虽是从天文上划分得来,却有很强的地区性,它不能适应于全国。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热量状况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它们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暑的程度以及暑热即将过去等都很确切。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其强度。此外,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虽说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也反映出温度逐渐下降的过程,和每个节气温度下降的程度。先是温度开始降低,水汽凝露较多,以后温度下降更甚,不仅露更多,而且凉起来,但还未结冻,最后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从农业生产上看,这三个节气的热量意义要大于它们的水分意义,它们具体而生动。 第三类是反映物候现象的。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种情况;惊蛰,清明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并且都有它们的农业气象意义。 如果将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看,能清楚看出一年中冷,暖、雨、雪的情况以及四季变化的特征,特别能看出它们与农业生产全过程紧密结合的特点。种与收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关键措施。"种好三分收","秧好一半禾",而收则是一年辛勤劳动的最后成果。农作物一生中对水分的要求,不论秋播,春播还是夏播,都表现为少一多一少的规律,对热量的要求,秋播作物为高一低一高;春播、夏播作物为低一高一低的规律。我国热量与水分的时间分布特征也基本是这样,因此总的讲,我国天气气候特点基本上能够满足整个农业年度农作物一生对热量、水分的要求。二十四节气中的部分节气正好反映这两类规律的结合。遵照这个规律,便能较好地按排一年的农活,使农作物生长茂盛,获得好的收成。立春以后,秋播作物行将返青,春播作物准备春耕播种,都要求一定的热量与水分条件,雨水,惊蛰、清明,谷雨便交错地反映了水分和热量的不同供应水平,据以按排农活, 自无不"得时"。立秋后,春播和夏播作物将先后成熟,准备收获,除处暑外,白露、寒露、霜降虽反映水汽凝结、凝华现象的不同情况,它们包括处暑在内,更反映了温度逐渐下降和下降的程度。这时期,收获物的丰欠,既决定于籽粒饱满程度,也决定于作物生长期界限。两者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就水分说,雨季刚过,农田水分仍可满足籽粒灌浆的需求;温度则有不同,灌浆速度与停止时期固受它影响,生长期界限更是由它(霜降)所决定的。霜降出现,表明温度已下降到农作物受害的程度。冬季低温(小寒,大寒)与水分供应(小雪、大雪)也十分重要。低温影响冬作物越冬,水分则满足作物来年返青的需要。春播、夏播作物处在高温(小暑、大暑)时期,高温的危害也不能忽视,这时期对水分要求虽说很高,但因正值雨季,相对说,显得不如高温影响重要。由此可见,二十四节气不仅表明了全年气候特征及其变化,而且是按照农作物一生的重要时期对气象条件的要求而加以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