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钱从哪来? 红楼文化 红楼梦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封建贵族"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奢侈生活画卷,在这个"钟鸣鼎食"的大家庭中,就是日常的花费,也"不能将就省俭"。更不用说可卿奔丧,元妃省亲这等需要"特殊花费"时流水一般的速度。给我们的感觉真是"白玉为堂金作马"了。那么这样一个讲究排场,奢华过费的家族,其维持家庭内部经济运转的来源是什么呢? 首先且不说可卿奔丧,元妃省亲的时候贾府是如何拿出那一大把银子的,就来先看看贾府日常的开支有多么庞大。 荣宁这两个祖宗"九死一生挣下来的产业"主子和奴才有多少人,很难从小说的描写中统计出准确的数字。不过,在第五回开头,作者讲到写作头绪时,也曾有过对荣国府的约略的估计:"按荣府中一宅人合算起来,人口虽不多,从上至下也有三四百丁……"宝玉神游太虚的时候也说:"金陵极大,怎么只十二个女子?如今单我们家里,上上下下就有几百个女孩儿。"注意,单是"女孩儿"就有几百,还不包括老嬷嬷和成年的女性主子,自然也没有包括男性。宁府这边虽不像荣府有贾赦、贾政两支,但以贾珍之奢靡,大概也不会太少于此数。这样两府加起来就总有六七百丁。而无论主子和奴才,都是不从事劳动生产的。 那么如何养活这六七百人呢?首先想到的应是靠贾府的爷们儿的俸禄。不错,贾府是有很多人当官。贾府的祖先打了天下挣下来这个家产,子孙们也有世袭的,也有额外赐的,也有花钱捐的,总之大小也有几个官。按说官虽不从事直接的劳动生产,但是在"宏观调控"、"协同发展",所以也应该有报酬,即俸禄。按清制"一等公银七百两"的俸禄,这贾家两个一等公就是一千四百两,加上些什么主事什么同知什么三品将军的相对来说的"小官",通共满打满算也就两千五百两的样子。有人考证出一些"养廉银"之类的收入。但是一方面贾家是武职,并不是什么地方的肥缺。另一方面即便少有一点,强算作番倍,也只有五千两。这点钱,按照刘姥姥说的二十多两银子够庄稼人过一年,那也只够250户刘姥姥这样的庄稼人使用。六七百除以250.连3都不到,就是说这一"户"还不到3个人呢。可能吗?可见按照俸禄过活,贾府连刘姥姥的生活标准都达不到。 既然俸禄远不够,那么靠皇帝赏赐呢?不错,"今上"的确是"至孝纯仁,体天格物"(第十六回),准予元妃省亲,且元妃一出手就是"金玉如意各一柄,沉香拐杖一根"及金银锞之类等等等等(第十八回)。从二十八回"昨儿贵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还赏了几份东西"上等宫扇两柄,红麝香珠二串,凤尾罗二端,芙蓉簟一领"来看,似乎每个月王夫人前去探视都会小有"收获"。但是,也正如贾珍回答乌进孝时所说:"娘娘难道把皇上的库给了我们不成!他心里纵有这心,他也不能作主。岂有不赏之理,按时到节不过是些彩缎古董玩意儿。纵赏银子,不过一百两金子,才值一千多两银子,够一年的什么?"像贾府这样的大家,不仅"不等这几两银子使",而且"这几两银子"也是远远不够的。 其实就在这乌进孝缴租的五十三回,作者已经告诉我们贾府是以何为生计的了。"浩浩荡荡"一张单子下来,本来已经够咋舌的了。谁知竟还战战兢兢的解释道:"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接连着直到八月,……"真想问问他如果"年成好"那该缴上多少东西来。 然而其实不止如此,贾珍还不高兴:"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下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早潦,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别叫过年了。"这说明:第一,原来宁府在那里的庄园比现在的还要多;第二,这么多东西和往年比起来算是少的。而乌进孝的回话也十分让人吃惊:"爷的地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有一百多里,竟又大差了,他管着那府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是这些东西,……"这说明:第一,荣府拥有同样多或者更多的庄地;第二,贾府的庄地隔着一百多里竟然还有。 从乌进孝的单子里还可以找到海参、大对虾、干虾这些东西。这说明贾府的田庄"绵延"百千里,都达到了海边的渔村了。拥有如此广袤的"生产基地"的贾府,是不可能同这些地方的生产实践有任何关联的。甚至可以推断,对绝大多数主子来说,他们连去都没有去过这些庄田。他们对这些庄田的生产,无论是生产劳作还是资源调配都毫无贡献。可是他们的压榨却是相当残酷的。乌进孝上了那么多东西,还要一再诚惶诚恐地说年成不好,遭了雹子等等。当乌进孝解释说荣府的庄田更加不好时,贾珍说:"这一二年里赔了许多,不和你们要,找谁去?"还理直气壮了。 不仅如此,贾珍还答道:"……那府里这几年添了许多花钱的事,一定不可免是要花的,却又不添些银子产业。"所谓"银子产业"当然是指可供剥削的庄田。针对荣府的困境,贾珍为他们想到的不是如何改革如何创新,而只能想到再增添被剥削的面积。如此贪得无厌,亦不能将一部分"利润"拿出来投入再生产,难怪到了后来,竟到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第七十五回,鸳鸯语)的地步了,连"庄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第七十五回,王夫人语)。看来"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的评语,所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