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王克益从国企改革中诞生劳务派遣品牌


  2000年,福建省劳动厅正式更名为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2000~2005年,也成了王克益任职党组书记、厅长之际在构建福建特色的劳动保障工作这条路上不断前行的5年。当我们重新通过时间这根纵线去回眸那具有探索性质的年代时,才发现:"热闹"的21世纪开始的5年,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国企改革三年攻坚战也全面"打响",福建省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肩负着新的重任,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2009年8月19日,我们走近了这位已卸任的原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克益。
  社保工作框架基本建立
  2000年,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化,国有经济开始加速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国企改革攻坚战。面对着严重的下岗失业问题以及连带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成了这个时期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组。这时,正是王克益担任厅长的阶段。
  回忆起那5年光阴,王克益深有感触地说:"这一国企改革时期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由于下岗失业人员的骤然增多,社会处于一个不是很稳定的状态,这就逼得我们不得不在就业再就业方面进行思考。为了保持社会稳定,那几年,福建省与全国一样都建立了再就业中心,通过实施积极的再就业政策,引导和扶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在全国各地围绕"多下一份功夫落实政策,多帮一批人员实现就业",对再就业政策进行排查、整改和督导的时候,福建省劳动保障工作紧紧围绕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劳动就业模式,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在以职业培训为手段的前提下,推进社区就业、灵活就业;同时也努力构建"省内规模派遣、省外有序流动、境外合法就业"三条就业通道,有效地控制了失业率。
  在统一的大政策背后,福建省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拓了一系列特色化的就业再就业渠道,比方说厦门市的"1+1"创业与就业的结合模式、莆田市山海劳务协作模式等。
  也因此,2002年的上半年,福建省成为全国最早关闭再就业中心的省份。中心关闭之后,为了安置下岗职工,福建省实施了几项计划予以平稳过渡。王克益说:"在建中心、促中心、撤中心的过程中,福建省实现了由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制度的并轨,福建省社会保障工作的框架基本建立。"
  但是,由于福建省各级财政以及各地经济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在政策的落实方面也千差万别。"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维护。黑中介也应运而生,再加上服务机构良莠不齐,坑蒙拐骗时常发生。不法企业主拖欠工资、随意克扣、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经常曝光。"
  "政府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出台了那么多的文件,为何劳动者在就业方面仍旧遇到困难、合法权益仍得不到有效地维护?"王克益指出:"最为主要的还是劳动力的无序流动。"
  规范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1998年以后,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改变了整个中国工业的布局和农民参与工业化的进程,大批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也成为必然的趋势。他们吃苦受累用血汗钱创造出了中国经济奇迹,用粗糙的双手推动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车轮。但是,作为来自农村的"廉价劳动力",他们大多数工资水平低,而且工资拖欠时有发生;作为"超时劳动力",他们工作时间极长,超负荷从事繁重工作;作为"高危劳动力",他们社会保障缺失,各种安全事故频繁。
  王克益回忆道:"2002年开始,四川、江西、河南、贵州等地入闽务工人员开始增多。由于当时的劳务市场缺乏有效的组织依托,‘盲流成为当年的流行名词。劳动者自身的合法权益非但得不到有效维护,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矛盾。"
  为了避免劳动力的盲目流动、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福建省当时加大了对农民工政策的倾斜力度。福建各地开始积极开展农民工就业专项服务、净化劳动力市场、纠正企业拖扣农民工工资,进一步出台基层劳动争议调解新规、优惠政策来保证外来工子女上学,对农民的负担实施重点监控,并启动专项社会救助制度等。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盲流"到21世纪初期的"进城务工人员",虽然农民工在称谓上有了变化,社会对农民工也有了逐渐认同,但不可否认,21世纪刚开头的那几年,农民工依然是边缘人,融不进城市社会,享受不到城市社会的各种福利待遇,连他们的精神生活也走入一个"孤岛"。温家宝总理也多次强调:"政府在不断重视农民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不应该忽略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认真落实、改善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创业环境是必须做的,而切实保证农民工作为一个‘人的权利,满足他们最基本生活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也必不可缺。"王克益说,"当时政府就出台政策,要求用工单位和城市中的居民共同营造人文关怀,让进城务工人员享受更加丰富的精神食粮。"
  除了解决农民工的盲目流动之外,规范劳动力的省内省外有序转移也成为王克益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再加上福建省的侨乡区域优势,当时省内很多人都瞄准了境外的就业市场。然而,境外劳务输出活动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那时的福建"偷私渡"现象非常严重。但也就在这时,一种独具福建特色的新型用工形式——劳务派遣应运而生。
  打造特色劳务派遣品牌
  回顾那几年疾风暴雨式的"鼓励兼并、规范破产、下岗分流、实施再就业工程"的国企改革,使得大量工人下岗。福建省副省长李川曾直言这种"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他说,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城镇新成长劳动力、省内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和省外入闽劳动力五股力量聚合,对福建的就业构成新一轮压力。当时,大中专毕业生、退伍军人的就业需求也逐年增加。与此同时,随着福建省提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构想以及"项目带动"战略的有效实施,众多企业需要有良好技能素质的劳动者又严重短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
  但是,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以及海外移民链的现实诱惑,又有活跃在当地的不少非法劳务中介,致使福建的正规劳务输出与偷私渡的比例反差甚大。出于深层次的考虑,福建省政府也希望通过"派遣大军"加强国际间劳务合作,从源头上预防严重的偷私渡问题,从而改变长期以来福建偷私渡的不良名声,即所谓的"开明渠,堵暗道"。
  出于这样的背景考虑,在2003年8月的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我们要积极发展劳务派遣和其它类型的就业服务组织,指导分散单个的下岗人员组织起来,为他们实现再就业组织依托和补助"。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在听取了王克益提出的福建省开展劳务派遣这个崭新的用工"路子"之后,当即坚定地表示:"福建要大力发展劳务派遣。"
  在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倡导和支持下,2003年9月3日,以福建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作"后盾"的首家国有劳务派遣机构福建省劳务派遣有限公司掀起"盖头"。福建从此开始了"亮点"突出的劳务派遣工程。
  "虽然福建省不是最早做劳务派遣的省份,但是却形成了福建独一无二的劳务派遣模式。我们坚持‘派遣就业、技能培训、社会保障、依法维权四位一体的运作思路,体现‘省内规范派遣、省外有序流动、境外合法就业的三条就业通道,按照‘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法制化轨道发展方向彰显出了福建特色。"福建省劳务派遣可以实现招人、用人和政府三方都满意。这种复合型、有层次感的就业新模式大大增强了求职者的就业率,也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王克益指出,"福建劳务派遣的发展宗旨是促进就业、依法维权,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促进就业始终是我们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劳务派遣就业服务方式,能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组织化程度以及有效地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化解福建省"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抉择中,劳务派遣服务方式虽然是现实的选择,然而面对法律的缺乏和社会上的苛求与疑惑,福建劳务派遣能否继续下去,到底能坚持多久?不少人开始在劳务派遣发展关键的十字路口徘徊、动摇。有一段时间,劳务派遣甚至被部分评论视为异端。王克益解释道:"那些屡屡出事的根本就不是劳务派遣,大多是变相的职介机构,败坏了劳务派遣之名!"
  在福建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的浪潮下,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先干不议论,先试不评论,实践作结论"。福建省委省政府更是把劳务派遣列为2004年、2005年福建为民办实事项目。之后,福建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多次称赞"劳务派遣是福建省再就业服务方式的一大创新"。
  "福建省至今没有发生一例被派遣劳动者权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案例。"王克益说道,"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劳务派遣这种新型的用工形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当时社会上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也较好地回答和解决了劳动力市场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虽然仍有很多人对发展劳务派遣持有不同看法,但是在‘福建模式的创新优势和有效维权的效果推动下,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以及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推进之下,它的生命力将越来越强。"
  截至目前,福建省劳务派遣组织已达100多家,其中隶属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务派遣机构也有94家,在全省市、县(区)、乡镇(社区)以及部分村都设有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劳动保障服务站,初步形成了覆盖全省的就业服务网络。王克益指出:"福建劳务派遣在发展阶段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加上各级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派遣机构的社会诚信度和有效服务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福建劳务派遣"是目前唯一的全国优秀劳务品牌,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唯一的劳务派遣工作定点联系省份。福建省劳务派遣协会是全国唯一的省级劳务派遣协会,而协会的会长正是福建省劳务派遣的积极推动者——王克益。
  尽管福建的劳务派遣在多年的实践中找到了"感觉",然而,由于我国整体的劳务派遣立法尚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缺乏相应的法律界定和大量的配套性政策,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劳务派遣的发展。但是,"劳务派遣已成为福建省就业服务的一面旗帜"。王克益指出,"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针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的特点和发展过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的困难,努力坚持创新,开拓精神,福建省劳务派遣必将在不断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进一步发展。"
  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多元化和多层面的特征十分突出,虽然派遣是用工服务的重要方式,但是也不能一刀切,还要根据海西战略发展规划的需要开展多方位、多层次的人力资源服务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仍然是全省劳务派遣工作永恒的主题。"谈及日后的目标,王克益说,"如今正处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伟大变革的新起点上。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这对福建劳务派遣的发展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在做好统筹城乡就业、加速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加强农民工权益维护、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方面,福建劳务派遣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面对严重缺乏高、中级技术工人这一制约"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最薄弱的一环,王克益说:"不久它就会被突破,劳务派遣‘技能培训上层次、上规模,锻造合格的技术型劳动者的目标也将会实现。"
网站目录投稿:平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