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电影狗十三如何看待原生家庭的影响


  01
  原生家庭如何影响我们?   电影《狗十三》中张雪迎扮演的李玩,生长在单亲家庭,性格内向,爸爸为了安抚她,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送了她一条小狗,这条狗成了她的精神寄托,但好景不长,小狗不慎被爷爷走失,李玩将家中闹得天翻地覆,非要找回小狗。   爸爸用一场凶狠的"暴力"解决了她的"不懂事", 这时的李玩开始意识到成人世界的规则,成人的世界只需要听话的孩子,他们容不下她的棱角和叛逆,"权威"也容不得挑战。   当然成人也不是跟她完全对立的,爸爸会在恶狠的打了她之后跟她道歉,用"为你好"来安慰她。   于是她妥协了,为了取悦成人,认真学习她不喜欢的英语,取得了高分。随后,爸爸趁此良机告诉了她跟后母所生的弟弟已经一岁了,带她去参加他的生日宴。   所有人对弟弟的热情欢迎衬托了她的落寞,她不是不喜欢弟弟,只是更多了些孤立无援的无助,她已经不是这个家唯一的孩子了,她有了一个竞争者来竞争家人的宠爱,这个竞争者可以打了人不受惩罚,只因为他小不懂事,他被她的狗咬了,家人不需要征求她的同意,就可以将狗送到狗肉店。   在人际互动中,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仿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觉学到的一些行为,就是反其道而行之。   我们应该反思一下父母的教育方式,用暴力解决问题,换来的只能是厌恶和更严重的暴力。   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从父母身上得到的不是充足的爱与理解,他也无法学会爱和理解。   孩子的行为是父母的翻版,这就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就像李玩从父亲身上学会了虚伪和讨好。我们在批评孩子身上一些不好的行为时,也要思考,我们自己身上有没有类似的行为。   爱孩子,但不能溺爱。   什么才是合适的爱呢?应该是爱自己的延伸。我们只有先学会爱自己,才能将自己饱满充足的爱延伸出去爱别人,否则爱就是有条件的,就会变成一种要求和索取,只会让人感受到压迫,会让人想要逃避。   02
  作为父母,如何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   对于儿童的教育,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在孩子需要得到满足时给予他充足的认可。   规矩要讲,但也要会夸赞孩子,当孩子画出了一幅画,给家长看时,家长即使觉得有很多缺陷,也应该及时给予赞美,可以同时委婉的指出下次如何改进可以画的更好。   2、做"60分的妈妈"。   做妈妈不必事事做到一百分,当孩子经历挫折时,可以先让他体验一会挫折的感觉,在他体验过后,经受不住前及时给予他保护,让他即明白了这个世界的危险,又能明白,在情况最糟前,他是可以被救助的。   3、平等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有自主选择权。   孩子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他们是被迫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养育孩子,是父母的义务,孩子并不欠父母什么,孩子不是我们用来完成自己愿望的工具,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平等的与他们沟通,试着去理解他,让孩子有自己做选择和决定的能力,父母不能以为自己就是家中权威,不可挑战,将工作时不敢撒的气,全撒在孩子身上。   4、照顾到家庭中每一个孩子的感受。   李玩有了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的受是复杂的,孩子都是很敏感的,所以多子女家长一定要给所有孩子一视同仁的对待,从细节上注意,就像给弟弟买了礼物,就一定也要给姐姐买,点菜时不能拉下任何一个的想法。   03
  作为孩子,如何与父母和解?   几乎我接触的所有人都对自己的原生家庭不满意。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把所有的错怪罪于父母。   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父母的错,代表着我们不愿意承担责任,不愿意成长,没有自己的力量,只能当一辈子巨婴。   如何与父母和解,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我们要给自己足够的爱和呵护。   如果我们把爱的希望寄托于他人,恐怕我们多半会失望。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最熟悉的父母,绝大多数也不能给予我们完全"抱持"的爱,我们真的无法指望别人能给予我们这种爱(除了咨询师可以),无论那个人是你至亲的爱人,还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我们要学着自己爱自己,因为改变别人是很难的,我们能改变的是那个在自己心中内化了的父母,将自己内心的冲突解决了,就不会对父母存有意见了。   分析一下自己从小的成长经历,到底是哪一方面有缺失,有没被满足的需要?   如果父母在物质上亏待了你,那就去努力赚钱,在自己能承担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如果父母没有给予你充足的理解,就学着理解自己,理解别人。如果父母总是挑剔你,请你原谅父母,因为我们的父母也是在被比较和挑剔中走过的这一生,他们不知道表达爱用"我爱你"就够了,他们以为挑剔就是表达了对你的爱,就是为你好,就是身为父母,应该做出的教育方式,他们只是在自己的认知中用认为最正确的方式在对待你,父母并没有错。   我们可以学着不挑剔自己啊,当我们在工作中犯了错,我们要允许自己也有失误,当我们有不好的情绪,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   2、沟通是解决一切关系问题的绝对法宝。   我们应该找一个家庭氛围很好的时刻,不经意间提起父母做的哪件事,让我们很受伤,觉得自尊心被践踏,哭了很久。   或者跟父母道个歉,让父母知道,自己是很在乎他们的,其实每次吵架,作为孩子,我更难受,面对生养我们的父母,本该好好照顾,好好孝敬,却口不择言,伤害了父母,也伤害了自己,内心懊悔不已,可就是想让父母理解自己的想法,想父母不再把自己看作是小孩子,不自觉就吵了起来。   平和沟通最难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有时很难准确表达自己的需求,常常让沟通起了反作用,也不能因为一次沟通没有效果,就放弃努力,以个人经验来看,想让思维固化几十年的父母接受我们的观念,也得需要两三年。   3、过自律的生活,让父母放心。   我们对父母的不满,除了他们的挑剔和不理解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我们的控制让我们窒息。   从穿衣打扮到待人接物,父母总是对我们指手画脚,我们在控诉父母对我们控制的太强烈时,有没有反思自己,是不是确实在某些方面做的不够好?   如果我们换一种姿态,虚心接受父母的"指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规律作息,勤勉工作,成熟待人,父母看到了我们的改变和接受,是不是就放心多了?   幽默是解决很多事情的杀手锏,如果这时父母还是指责我们,我们可以说:"哎呀,您老想让我往领导人那个水平发展啊,拜托,我真没有那个资质啊。"一句玩笑,就会化解了双方的愤愤不平。   没有人能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你想改变,多从自身找原因,我们肯定能"家和万事兴"。   原生家庭的影响是难免的,中国式的家庭,小的时候就是不停的灌输要懂事,要听话。有什么想法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下子被否定。很多人把自卑、胆怯、"讨好型人格"归结于自己的童年,很多人把性格的行成也怪罪于童年。一方面确实是家庭的影响,但毕竟有爱就有伤害,恋人、父子、母子,感情的世界并不总是美好。另一方面,人总是要成长的,走的弯路,甚至走的错路,都是必须要走的路,这些事情也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事情,也许这就是成长,伤痛是心灵的财富。   作者:李千回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网站目录投稿: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