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弗逸 | 壹心理专栏作家 这个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没有标准答案。本来准备给出一、二、三、四等行动指南,可是越往后面追问,越经不起推敲,只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甲之甘露乙之砒霜,甲之阉割大全乙之葵花宝典,究竟如何能成为一个令人喜欢的人,实在是每一个人生命中的一道谜题,被每一个人思量揣摩千遍,甚至很多人到如今都没有得到答案,而我又如何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呢,只能勉为其难的探索一二吧。 首先我想给大家说说的,是金庸武打小说里面两个极为有趣的人物,两个令人久处不厌的人物。一个叫黄蓉、一个叫韦小宝。黄蓉本来是武林星宿黄药师的女儿,当之无愧的千金大小姐,按照常理,她一定是武功高强、举止娴静、进退有度的,但是偏偏出人意表的是,黄小姐刁钻古怪、灵动活泼、不按常理出牌。她虽贵为白富美,但是却满面泥垢衣衫褴褛天天混迹丐帮,她本该和欧阳克那样的高富帅结为姻缘,却偏偏爱的是郭靖那样的呆头小子,她本该行名门正道一本正经,却为了骗得洪七公的武功秘籍天天想方设法给老人家弄好吃的。在黄蓉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生机盎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而这种生命力和创造力,来自于她对自身的不设限,来自于她不停地追问内心之后,于现实世界的探索所得。所以,她成了一个令人久处不厌的人,只要她一出场,便给人惊喜、令人期待,仿佛她是一团火扎扎的小宇宙,人们跟随她便能得到许多的趣味和快乐。 而金庸笔下另一位同样让人兴趣盎然的男主角,叫韦小宝。这位同样是一位没有被出身所限定的人物,他虽出自妓寮,但是待人接物落落大方,虽然不识一字,但是到了京城几日就满口的京片子,在做底层小太监的时候,他敢和皇帝攀交情,在做到官至一品的时候,他依然能和天地会兄弟打得火热。另有那些溜须拍马偷龙转凤的小技巧,他都很玩的滴溜溜的转。他所到之处,众人高呼——小白龙教主鸟生鱼汤、寿与天齐。 其实,如果我们要说出黄蓉和韦小宝的性格,还真有些难。比如黄蓉,是金庸早期创造的作品,加上是女性,我们还能把她的性格主旨说出一二,比如冰雪聪颖、精灵古怪、兰心慧质等等,可是到了韦小宝,这个金庸笔下的最后一个人物的时候,简直就代表了金庸的一种人格理想,我们根本无法硬性的概述出韦小宝的特征,他遇圆则圆,随方就方,性格里面有太多随情形而顺势而为的东西,你要骂他无耻的时候,又感受到他的可爱,你恨他凶险的时候又懂得他的许多不得已,你要鄙视他的没文化的时候又看到他的大智慧,你要赞美他的大智慧的时候有开始担心他的小冒失。于是,就在一次次的心意相合中,你被这个人所征服,这实在是一个太有趣太能久处不厌的人了,而过往金庸笔下的那些英雄和帅哥,总有令你悬着心惴惴不安的地方,你会不由自主地陪着他们活在过去的伤痛里,活在现在的江湖恩怨里,而韦小宝,是一个没有过去和将来的人,他活在当下,没有历史,与你互不相欠。 所以,我想,一个令人久处不厌的人,大概有如下的几个特征吧。 首先是不自我设限。很多人在人际交往中,在内心有许多关于自己的概念,比如,我长得难看,那么我碰到帅哥美女的时候自然头矮三分,比如说,我是农村出身,那么我见到城里人的时候非常自卑。比如,我是矮矬穷,那么我见到白富美的时候,自然不做痴心妄想,这些关于自己的记忆如同烙印一样的刻在血液里,时刻提醒你。或者说,你是要靠着这些身份认同才知道自己是谁,支撑自己在这个世界行走。而这些在支撑你的同时,其实也在不断地限定你。限定了你不能超越自己所在的阶层、限定了你无法感受更为精彩丰富的人生、也限定了你不能和更牛逼的人做朋友。因为,你无法坦然,内心惴惴不安。 而这些感觉在人际交往中,被对方所感受到的话,便是一次投射性认同的完成,你依然要活在自己命运的轮回里。试想一下,你如果能做到韦小宝一样,不以自己的出身来标签化自己的时候,你是否会更自由呢?是否能更舒畅地展现和表达自己呢?当然,或者,我在这里有点类似于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烙入灵魂血液里的,岂可说失忆就失忆?不过好在,在现阶段,确实可以通过精神分析流派的心理咨询来解决你内心对自我的限定,让自己更自由,也别人更喜欢你接纳你。 其次,我以为让别人和你久处不厌,还来自于你的创造力。创造力,是攻击力的一种转化与升华。比如乔布斯创造的苹果、马云创造的阿里王国,黄蓉创造的各种美食、韦小宝创造的各种溜须拍马的段子,它是内心一种能量的奔腾与流淌。而且有创造性的人们聚在一起总会想法设法整出点什么事来,或者说,他们因为想创造点什么,才聚在一起。而创造力带来的直接福祉,就是许多事情都变得有趣而耐人琢磨,可以消磨人生许多平静的似水流年。 其三,我以为让别人和你久处不厌,最关键的一条便是走心。凡事走心之后,便带有了人的情谊,让人无法拒绝。记得有一次参加团体人际关系动力小组,老师让我们组员合作分别画了两幅画,一副是大家慌头急脑你一笔我一坨抹出来的,结果最后的成品一看就焦灼不堪精神分裂。而另一副画作是大家屏气凝神思忖良久慢慢用心画出来的,并且上一个人在画完交给下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好好凝视着作品,将画作印在心中,才缓缓交至他人。这种走心的作品,令人动容,画面舒展而美好,蕴含着无限的情谊。 其实现在这样一个工业化的时代,人们都异化为了机器人,若是想让别人对你印象深刻、处久不厌,走心真的是一条直抵人心的捷径。就好像,人们放弃流水线的成衣制品,到深山老林寻觅村野老婆婆的手缁衣;就好像,不吃高档酒楼的料理而到食材最新鲜的地方品尝村妇的农家菜。无他,寻找人的味道而已。但是如何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心呢?静静的全身心的感受对方,同时放下自己。 而这一切,都还是我们在世间行走,努力与他人沟通的一种带有目的的强迫行为,另有一种高人,已经趋若化境无需外求,比如曾奇峰老师的文章里就曾写过自己和一位男性朋友相处,对方不多话却令你觉得如沐春风、分外安心,两人不交流却一切尽在不言中、毫无滞涩之感,这样的修炼才是久处不厌的典范。 附:关于文中一些名词的心理学解释 投射性认同——在精神分析的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设限(等同于俄狄浦斯情节)——俄狄浦斯(Oedipus)情结的说法,缘自古希腊,是一个弑父恋母的故事。是儿童(或成人)对于养育双亲的爱与恨欲望的心理组织整体,它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为三角人际关系结构,即个体自身,所爱的个体对象,执法者(禁忌的制度)三者,伴随爱与恨,及恐惧等等冲突矛盾的情绪。而在具体的情景中,通常表现为孩子(成人)由于害怕惩罚,而不敢超越父母,通过神经症等形式,在内心限定自己的行为。 走心(等同于神入)--神入,又叫共情理解。主要为来访者存在身心苦痛,他通过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表达这种痛苦,治疗师以镜像神经元为基础的"共振性神经系统通路"捕捉到来访者的表达的非语言信息,在治疗师身体内制造出类似来访者的痛苦体验;随后治疗师通过倾听来访者言语信息,从自己的记忆系统中提取类似痛苦记忆;治疗师把上述体验合成一体,对此体验进行象征符号化。并表达给来访者得到确认。 如果你也想成为心理科普的专栏作家,请勾搭小编,抛个人简介及文章至邮箱2944303170@qq.com 作者周弗逸,曾为资深媒体人,今为专业心理咨询师,只因深信,陪伴就是力量。微信号fuyixinli,咨询电话18938856130(可短信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