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孩子去承担自然地后果比说教更管用


  01
  孩子个人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而不是你讲的那些道理和唠叨!   做了父母之后,我常常告诫自己,爱要有度,有些错误让他自己去承担。   有一次儿子从冰箱里拿了一个鸡蛋玩,一不小心掉在了地上,整个地板都是蛋液。   我没有责骂,也没有讲道理,只是跟他说自己去清理干净。   他说不会,满脸的不乐意。   我就教他方法,告诉他用纸去吸,然后用抹布抹干净。   那一次他自己小心翼翼地抹了很久。   而此后他也不会再去冰箱拿鸡蛋玩了。   只有真正承担了自然后果,才会让孩子吸收教训。   而这种办法比惩罚的作用要好很多。   那什么是自然后果呢?   就是孩子的行为直接产生的结果,比如孩子胡吃海吃,就会肚子疼;   做事磨磨蹭蹭,那就自己一个人下楼或者减少玩乐的时间。   破坏东西那就自己去修补。   扔东西发泄脾气,那就自己去收拾残局。   ……   孩子一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他们真的自己去承担后果,往往会自己纠正自己的行为。   很多的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刷牙,常常要逼才行。   我的孩子不吃饭,要骂才行   我的孩子不做作业,要打才管用   ……   为什么会这样?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往往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孩子已经习惯父母的这种管教方式。就好像你今天不这样来一下,就不舒服。   心理学告诉我们,孩子生活中的首要欲望就是他的母亲为他服务,为他操心。所以孩子会千方百计地想着去控制母亲,获得关注。   如果正面的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回应。而反面的行为却能帮助孩子达到这个目标。   这样一比,那孩子肯定就选择反面的行为。   就拿刷牙这件小事来说。   本来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牙齿,保证孩子的口腔卫生,减少患病的几率。对孩子的成长是一件好事。   如果能从最开始就告诉孩子刷牙的好处,并且教他怎么做,然后鼓励他的正确行为。这个习惯很容易养成。   而一旦孩子将这个作为控制母亲的取乐行为,那这事就复杂了,他们会谈条件,会想方设法逃脱,因为这样能控制你,而且好玩。   吃饭也是这样,本来是简单的生理需求,变成了一场场家庭的心理战争,最后恶性循环。   除了给孩子爱之外,我们还需要让孩子去学会承担自然后果。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成为一个有独立人格、敢于担当的人。   而这个教育要越早越好,从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   02
  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承受后果的机会。   父母过度保护的结果是孩子永远不会真的成长。   而只有他们自己真正承受一次自然后果,才能刻骨铭心地记住。   记得上次孩子的姑姑来家里,我们晚上说外出吃烧烤。   吃货儿子蹦得好高。这个时候妈妈跟他说烧烤有很多垃圾食品,不能多吃,吃多了会肚子疼。   我看他是没听一个字进去的,满脑子是烧烤的美味。   然后上桌了,果然是火腿肠、鱿鱼、鸡翅,样样要来点。   我也是让他开怀吃。他妈妈责怪我不管束他。   我说让他吃吧,吃了就知道了。   然后第二天他捂着肚子跟我说:"爸爸,我肚子好疼!"   "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   "你昨天是不是吃了什么东西坏了肚子?"   "噢……"   然后他知道原因了。   我给他涂药的时候跟他说:   "你肚子里的小精灵今天罢工了。因为他们昨天晚上被垃圾食品搞晕了。"   这个时候跟他说才有用。他会因为教训而记住"垃圾食品"这个东西。   前几天我说请他去吃烧烤。   他摇摇头说不去:"垃圾食品吃多了肚子疼" 。   03
  让孩子去承担自然地后果,往往比说教要管用。   现在很多父母说孩子不写作业,或者写作业的时候三心二意总是出错。   其实就是在等着父母的关注和帮忙,产生了一种依赖…   我记得我们那个时候一回家就自己搬出桌椅写作业。   对错自己检查,因为要自己面对老师。   我有好几次被留扫教室,就是因为作业不认真。   那时候我就跟家里人说我是玩去了,但是心里却暗暗下决心,不能总是被罚,我得认真。   当我自己认识到了这种后果,才会产生真正的动力去改错。   还有不少的妈妈提到"孩子喜欢摔东西,发脾气时看见什么都摔。"那是因为孩子摔的过瘾,反正有大人给他收拾残局。   我见过一个这样的孩子。   那是一个和儿子玩的小女孩。有一次他俩因为一个玩具起了争执,小姑娘一怒,就提起自己的玩具箱子一扔,整个客厅都是,接着她推翻凳子,踢翻垃圾箱。   儿子在边上看着傻眼了。   这个时候小女孩的奶奶来了,笑着说"怎么又这样呢!等会打你啊!"   然后就一个一个地去捡起来。   很多父母像这个奶奶一样习惯于给孩子收拾残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错,家长忙不迭出面摆平。这种给孩子包干清理残局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习惯于家长替他负责,永远也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   孩子是很难控制情绪的,我们不要奢求一个孩子能够控制怒气,因为大人都很难做到。   但是我们可以告诉孩子怎么去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记得儿子两岁多的时候,也曾拿起自己的东西丢。用这种方式来发泄不满和脾气。   但是我不会打他骂他,只是告诉他自己去捡回来。   而且很明确地告诉他,必须做!——你有犯错的自由,但你必须接受和承担后果。   每次等他缓了一点的时候,就开始去自己捡,如果我妈想帮忙我会严厉地支开她。   自己扔的东西自己捡,这个原则没有商量的余地。   当孩子有了这个规则意识的时候,他就不会扔东西了。   因为没有人会自己砸自己的脚的。何况一个聪明的小孩呢!   如今,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气,生气的时候我会提醒他深呼吸。   如果很生气,可以去冷静一下。   特别是读了《杰瑞德冷静太空》之后,他和我都知道人需要一个地方来帮助自己冷静一点。   而《生气的亚瑟》能够帮他了解脾气造成的伤害,会伤害最亲的人和自己,甚至伤害无辜的地球,会让地球爆炸呢!   养孩子的同时,真的是一起成长的过程。   04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修行   面对犯错的孩子,我们不能只是发火惩罚,需要地是控制自己的脾气,平和地帮助孩子,只有你真的够强大了,才能接纳,并且能引导孩子去承担自然地后果。   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想给孩子遮风挡雨。但是很多时候,让孩子去承担一些"自然后果"反而能让孩子更加坚强勇敢,让孩子能够学会自律。   经验来源于实践。只有自己去试错、犯错,然后吸取到的教训和经验才是成长。   而这是父母的爱取代不了的。要知道终有一天孩子会跟我们分离,过自己的生活。   而这样的爱,又何尝不是一种父母之爱的深沉呢!
网站目录投稿:书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