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古代诗词中的一种意象,表达着多种多样的涵义,也展现着诗人们独特的感叹。 月,是游子的思念。在江中孤行的小舟上,有多少诗人仰望明月,看着那渐渐被春风"吹"绿的河岸,发出"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叹;又有多少游子在望向天空的一轮明月后低头思念家乡。举起酒杯,敬那圆月,遥远的家乡好似就在眼前,故乡的月亮也好像更加明亮,同一轮明月下的亲人也似在眼前。 月,是悠然的心境。许多大文豪都经历过被贬黜的时期,在那样的岁月里,他们没有办法施展自己才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他们并没有忘记文学创作,他们写诗作文,以身边的景致抒发情感,给后人留下许多千古佳作。"月色入户,欣然起行"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悠然心境。"月光洒进院落,如同积水一般清澈,竹柏的影子落在地面上,仿佛交杂的水藻,荇菜。哪里的夜晚没有明月呢?哪里都有,只是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在皎洁的月光中,苏轼发出自嘲,感叹自己的处境,而又自我安慰,这欣赏月景的闲暇心境与对美景的沉醉又有谁有呢?这不由得让我感到了一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境界。无疑,月夜是美丽的,月光是皎洁的。后人从诗文中感受到了美丽的景色,至于那些不得志,暂时让它们 烟消云散吧。 月,是圆满的象征。月总是在黑夜出现,也总是发出冷冷的光,甚至因为嫦娥奔月的传说让月带上了分离的悲伤。所以很多诗人借明月来表达自己的忧愁和悲伤,但在清冷的表象下,月仍然执着地表达着一种美好的愿望——那就是团聚,圆满。正因如此,游子们才会对月抒发思念之情。早在宋代,中秋节就已经存在,人们将它定在农历的八月十五,也就是月亮最圆的那一天,表达了古人对圆满和团聚的深深向往。在中秋的那一天,人们举杯欢庆,围坐一桌,赏着明月,吃着月饼,期待着接下来的生活圆圆满满,就连大诗人苏轼也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诗人们常借月来表达人生就像不同时节的月亮,有时圆满,有时充满遗憾。但就像那一轮明月一样,从高潮到低谷,再从低谷到高潮,明月当空照的那一天总会到来。 这就是月,这就是中国的古诗词文化。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存在,一种文体,它们往往是对一个时代的诠释,对一段人生的总结。月虽然常常展现忧伤的一面,但它依然有淡定、美好的一面。那冰冷的、散发出如华光芒的月依旧被诗人们争相用来表达心中那一份对美好的期盼。 人生如月,纵然经历阴晴圆缺,总会有圆满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