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的策略研究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他们彼此密切相关。本文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差异与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学校教育有机结合这两者,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进行探讨。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信息量的增加和学生自身身心发展的提高,使得传统的德育方法难以适应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从而降低了德育工作的效率,德育工作的效果并不明显,即使在德育教育中。原因在于,除了负面的社会因素之外,它与学校德育的内容或多或少有关。
  一、关于德育与心育的关系与相结合
  德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表现取决于学生个体的心理素质是否健康,这取决于道德价值和价值观的内化程度。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正确的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判断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问题,并没有完全由传统意识形态解决,而心理健康指导则弥补了德育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势的不足。
  虽然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属于两种不同的"制度",有不同,但也有着无数的联系。就目前学校的实际情况而言,德育视野下的心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大部分都依附德育来实施具体工作。因此,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将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必然选择。
  1.心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双向的。德育应该从心育中吸收有用的元素,并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具体而言,德育指导着心育的方向,并决定了心理教育的方向。因此,德育和心理教育应努力发展更多的"共同语言"来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从而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
  2.心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可行的,因为德育与心理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两者在他们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方法上存在着一致性或重叠。道育需要心育,心育也需要道育,这种内在联系为德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3.心育与德育相结合是必要的。道德内化所需的心理结构要素的培养并非基于德育本身,而是基于心理教育,因此心理教育是有效实施德育的基础。同时,扩大和完善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只有通过心理教育才能解决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这就要求学校德育的目标和内容要加上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要以自己的优势弥补道德教育的不足。
  二、学校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小学生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各类中小学先后设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开展心理健康指导工作,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指导。针对小学生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各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开展了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心理咨询干预等活动。心理训练和群体心理咨询是以心理手段进行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正在成为心理健康指导的主要方式。
  2.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近年来,一些学校采取各种心理措施对学生进行心理评估。但是从海南省来看发展并不平衡,其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情绪和人格特征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总结这一方面,可以总结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特点。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呈现出从最初的探索实践向实践和理论研究的转变。从临时编制到标准化管理体系,心理健康指导被视为德育目标和内容。道德教育者概念的扩展已经延续。
  三、德育与心育结合策略的途径
  通过实践,建立了以课堂教学,心理训练活动和心理咨询为主体,以教育渗透,环境教化为辅助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方式。通过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心理教育活动和学科渗透,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1.构建德育与心育网络
  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注重环境熏陶,积极构建德育与心育网络,良好的环境具有熏陶作用、凝聚作用和促进作用,我们非常重视育人环境的整体优化。
  2.注重教育的灵活渗透
  教育的渗透主要体现在班级管理与心理教育的结合上,在实际工作中,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学会运用心理指导等方法教育学生向一定方向发展。为了使班主任充分关注学生的素质教育心理素质的发展,为每个学生制定了"成长记录包",并将"个性心理学的发展"纳入了质量评估的内容,并明确了评估的要点。
  3.强化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学生道德素质的形成并不是通过传授和植入来实现的,而是学生自我建构和自我教育的结果。以各种培训活动为载体,只有通过学生的内部活动,才能将任何外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活动是一种有效的教育形式,它是校内外开展丰富多彩活动的学生心理教育的延伸和补充。
  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方面,我们经常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自己的活动,提高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他们不仅遵循年轻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而且掌握了时代的脉搏。学生们在活动中实现了自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训练,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愿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生活中体验,感受体验,感受升华,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正在日益形成。
  4.促进学生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针对"亲子"体验活动,我们成立了家长心理学校,以缩小儿童与家长之间的距离,采取自愿注册,同时家长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经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促进孩子与家长的关系,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家长抚养子女的艰辛。在这些活动中,家长与子女的融合打开了家庭教育的空间,使家庭和学校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健康心理素质,创造一种适合学生通过创建学习型家庭来形成健康心理素质的心理环境。
  5.寓德育与心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提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水平和效果的关键之一,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由于学科教学不仅蕴含着大量的德育与心育资源,而且学科教学每天在学校占有大部分学生的时间,学科教学渗透主要是教学改革,建立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为了加强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改革传统的学科教学,教学不仅要以知识为主,还要创造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探索的教学情境。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也从简单的心理教师的内容转变为全体教师的共同任务。心理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与融合,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生机与活力。
  6.建立心育中心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教育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能自然地得到解决。学校要创造一定的解决方案,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利的保证。为此,我们设立了心理健康中心,并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而言之,一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道德教育方面有着共同点,但它也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不同的教育使命下,形成了互补互利的关系。当代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相结合,相互借鉴,相互渗透,共同完成祖国培育需要的花朵,始终坚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王华生.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有机結[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5(5).
  [2]罗燕红.试论德育课程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2).
网站目录投稿:含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