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说过一段话,私以为很是客观公正,即"一个帝国的衰亡,是各种势力相互作用的综合结果,以至于积重难返,非革故不足以鼎新。"亡国绝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同一时期的一群人的责任。实际上亡国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恰好你就赶上了量变积累到最大值,那没办法,你只好做这个亡国之君了,抛开大环境不说,亡国之君也绝不是说丝毫没有责任,只是这种责任往往被后世所夸大 。一般来说,亡国之君的优点会被尽可能忽视,而缺点则被无限扩大,用"天下之恶尽归焉"来形容虽有夸大的成分,但也没有什么不妥,比如帝辛。后来的亡国之君虽然不至于恶行满满,但都有共同的爱好,即大兴土木、荒淫好色、宠幸奸佞小人,后人极力渲染这种爱好,好让亡国之君配得上这个亡国之君的称号。 但在历史上,有一个亡国之君似乎有些例外,后人很为这个亡国之君辩解,觉得他如果不是晚生了很多年,定然是一个好皇帝,他就是崇祯帝朱由检。《明史》之中这样评价崇祯帝:"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沈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这除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同情心在作祟,大约还有就是崇祯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皇帝,这多少让后人对他产生了怀念之情,人们喜欢将他归于无可奈何国灭亡之列,似乎崇祯帝真的不必为大明的亡国负责,似乎他真的原本应该是一个好皇帝而被时代所误、被大臣所误。如果真的这样简单的定性,历史上有很多的亡国之君都有类似之处,倘若早生个多少年也是好皇帝。 其实,我们抛开个人情感不谈,大明的灭亡有大势所趋的原因,当然也有崇祯帝自己的原因。 朱由检继位的时候,面对的就是一个积弊已久、风雨飘摇的江山,大厦将倾,个人的努力是很微薄的,即便是一国之皇帝也是如此。实际上,明朝的灭亡早在万历一朝就埋下了伏笔,当时的文官集团就已经内耗严重,之后江河日下,大明江山岌岌可危,老祖宗在留下江山的同时,也把积弊一并留给了羸弱的崇祯,而到了崇祯时期是同样的无力,社会矛盾继续加剧,天灾人祸不断,内忧外患吃紧。 崇祯皇帝执政时期,西北地区连年旱灾不断,与此相配套的水利设施和赈灾政策却迟迟难以到位,旱灾之后有蝗灾,蝗灾过后还有瘟疫,天灾频现,百姓苦不堪言,再加上政府的盘剥,农民起义自然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当时明朝与后金的对峙则严重拖滞了明朝的发展。明朝长期于辽东用兵,战事不断,从而使得财政一度处于吃紧且亏空的状态。国家经济只要处于停滞状态,那么诸方面后果将不堪设想。放眼于当时,一方面,国家财政吃紧就会耽误赈灾救济的进程,由此便会促进国内农民起义势力的星火燎原;另一方面,部队后勤难以供给,就很难保障明朝对后金的前线用兵,从而使得后金势如破竹、步步紧逼。崇祯对着这样的一个烂摊子日日绞尽脑汁苦思冥想寻找治国良方,但实际上崇祯并不是一个乱世之能君。 崇祯帝的童年并不快乐,他原本也不是皇位继承人,但在时代裹挟中,他还是被推着登上了帝位,那一年他17岁,和很多初登帝位的皇帝一样,崇祯也需要做一件事来立威,震慑朝廷,他登基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收拾了魏忠贤,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但这件事最大的受益人却不是崇祯,也不是百姓,而是那群东林党人。魏忠贤一除,东林党失去了掣肘,更加的无法无天,文官集团本就在明朝时期高度成熟,即便皇帝存在感低到吓人,朝廷也能自如运转,当然成熟的背后就是内耗,文官集团的内耗是惊人的,他们不思为国尽忠,反倒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即便是皇帝也拿他们没有办法。 崇祯皇帝当政时,曾因辽东战事紧急,情不得已之下,便召集群臣筹集银两。虽然是崇祯帝亲自动员,并且以身作则带头将国库银两皆数一供而出。但接下来令人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在场所有官员竟然捐出不到几千两碎银,这群东林党人"穷"的叮当响,但果真穷吗?当然不是,待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竟然从任意一个官员之家就搜出了几千两黄金白银。 除掉魏忠贤不能不说是崇祯的一步坏棋,倒不是说魏忠贤不该杀,而是崇祯除掉了魏忠贤之后,并没有解决党争的问题,反而让一方独大,不受控制。这就暴露了崇祯帝的一个缺点,即太过急躁,以至于急功近利,他太想扭转大明的劣势,但是太过急躁的坏处就是他很多事未经思考就做了,然后很快就错了,错了再做,再错,一再循环,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中兴,却没想过积弊之所以成为积弊,岂是一年半载能够革除的? 崇祯帝另一个缺点就是猜忌心很重,为此他杀了很多的官员,兵部尚书就杀了十几个,即便能力出众的人才也难免被杀的命运,内阁他也换了数十个,仿佛用谁都可以,用谁却都不放心,这样的结果就是根本没办法做大事,所有人的时间都纠结在小事上,也让官员胆战心惊,同时也心寒到不会真的为大明卖力。 崇祯帝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推卸责任,他自认好皇帝,不允许自己犯错,一旦有什么错,他就推卸责任,让大臣来承担。大臣确实有责任,但崇祯帝真的就没有一点过错?恐怕只有他自己认为自己是全然无辜的。兵部尚书陈新甲被杀一案中,崇祯帝并没有在关键时期保住陈新甲,当初陈新甲主张和后金议和,崇祯也是愿意的,他密令陈新甲主持议和之事,最终议和之事却被泄露,陈新甲被杀,大明和后金也再无议和的可能,这加剧了大明的灭亡。这中间的曲折当然不能直接说崇祯帝甩锅给陈新甲,但是崇祯帝确实将自己摘了出来,在文官集团的强大面前,崇祯帝只有被牵着鼻子走的份。 崇祯帝完全把控不了文官集团,就只能将亡国的责任推给文官集团,他曾下过六次罪己诏,但仍旧认为"诸臣误我"、"吾非亡国之君,汝皆亡国之臣。"推卸责任、不思己过本身就是大忌。这种盲目的自信只会让他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当然,崇祯帝也并非真的是个昏君,至少他勤政爱民,他的勤奋程度在古代历史上应该是能排在前几位的。白天看奏折、见大臣,晚上还是看奏折,甚至出现几天不眠不休的时候,但这种勤奋实在是过了头,事必躬亲的只是因为不信任官员,不敢放手。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渺小的,没有那样大的能力做好,却又事必躬亲,这也许也是崇祯帝自己的矛盾之处,他想当一个好皇帝,想让明朝强大起来,但是他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他也不敢信任官员,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他只能也去信任太监,但信任太监帮不了他任何忙,只换来了临死的时候王承恩的生死相随 。 救国的理想折磨着这个少年,让他变得急躁、易怒,他忘记了"事可缓缓矣",他满腔的热血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但我仍旧心疼这个皇帝,他在临死的时候血书: "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