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总 1:
我很少跟你们讲,我其实是个狂热的台球爱好者。 前几天,正好入手了一支新球杆。 所以国庆第一天放假,我在台球房里和一帮子球友,趴着腰杆从下午1点打球到晚上10点,才开车回家。 等从车里钻出来,哎呦,腰都直不起来了。 我今年30好几,眼瞅着快到号称"不惑"的40了,身体果然是不行了。 但其实我一直觉得40岁,离我很远。 这个当然指心理上的。 跟好些同龄人交流过,大家都有同感。 小时候,觉得爸妈们都40岁了,真是好大的年纪啊! 等我们到了这岁数,啥,40了,怎么会? 感觉完全没蹦跶够啊! 我觉得吧,还是因为时代变了。 爸妈们的40岁,在大概30年前,那是传统工业时代,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信息半径也有限。 40未到,生活底色基本定型。 而现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公号小破站。 互联网给我们开了天眼,发觉还有这么多好玩的事,有意思的人。 而且,离自己并不遥远。 未来日子如何,我们依然好奇。 40又如何,照样可劲儿造呗。 像我,在公司里做社畜,同事们鬼才知道我还有一个身份,是职场公号号主? 所以今天这篇,正是我的感想: 有人说,回忆过去意味着你老了。 我不同意。 只有在死气沉沉的生活面前认怂,才标志一个人真正衰老,其他的都是扯淡。 2: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写小说时,酝酿阶段最快乐。 无数期待和设想像蝴蝶一样,在脑子里自由自在翩翩起舞。 而坐下来写这本小说,就是杀死在空中飞舞的美丽蝴蝶,将它制成干瘪的标本。 我特别喜欢这个比喻。 请大家记住它,我以后的文章,没准儿还会多次引用,因为这个比喻可以指很多事。 比如漫天蝴蝶,像不像一个人年轻时的梦想? 在走向中年的一天天里,自己亲手杀死梦想,最后做成干瘪的标本。 璀璨青春终于走向中年热寂,直到老年圆寂。 大多数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吧。 要不怎么说,太多人25岁就已经死了,70岁才埋呢,25岁死掉的不是身体。 是梦想,是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我倒是觉得,一个人经历过的人和事,与其成为自我约束的囚笼,还不如当作打开自己的钥匙,年纪越大,反而该活得越"混蛋"一点。 大概是近墨者黑吧,我身边好多朋友,也对生活的死气沉沉不服气。 比如有个号称中年少女的二孩妈。 拉人组乐队,灌唱片,应邀四处巡演。 20来岁时,被KPI和财报耽误了的梦想,现在可好,是圆了又圆。 还有一个秃顶码农,白天敲打键盘挣工资,还得应付爹妈催婚。 晚上泡在论坛里,免费帮缺钱的公益组织搭建网站。 还请年假,去山区看望留守的孩子。 我跟他们聊过,我发现真正有事做,爱做事的人,其实没那么在乎年龄。 他们都说管你30、40、50呢,我现在这样,就是最好的年纪呀。 亚里士多德就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什么是疑问?就是扶我起来,再试试? 什么是惊奇?就是我擦,原来我还可以! 3:
记得小布什在他父亲,老布什的葬礼上,讲过这么两个事儿。 我把原文放这儿。 在我父亲85岁高龄的时候,他的一个娱乐就是开快船。 他的船叫"忠心号",他开足300马力,快得像飞一样,在大西洋上驰骋。 留下保安船只在后面拼命追赶。 90岁了,有一天父亲正在住院。 他的老朋友,前国务卿贝克,偷偷给他带进来一瓶灰鹅牌伏特加,他高兴坏了。 这酒配上贝克从默顿牛排店买来的外卖,真是棒极了。 你们想过自己能活多少岁吗? 我想过,真的,我真想过,我是这么想的。 我在网上查过,2019年,我们国家的人均寿命是77岁。 要是我健康饮食,锻炼好身体,不贪心,活到80总是可以的吧? 如果是80,我的天,那我现在人生还没过半哪! 你们也可以这样去算。 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感觉吗? 就像有一天你起床上班,等你睡眼惺忪跻着拖鞋,去卫生间撒了泡晨尿,回到卧室准备穿衣服。 忽然发现早起了一个小时。 他姥姥的,还能再睡一小时! 就是这种赚大发了的感觉。 4:
所以,你如果二三十岁,哪怕四五十岁,也别觉得自己"就这样了"。 不要在该睡觉该做梦的时段,就早早起床。 不要明明有的是功夫折腾,却跟个学渣一样,觉得每门功课就这样了,放弃了。 万一你只是偏科呢? 找到自己喜欢干的事,找到一群同样爱好的朋友,一个猛子扎进去,水越深越宽,游起来才越爽。 至于能不能靠这个挣钱,别强求,看缘分。 钱钟书在《管锥编》里就提到: 不为无为之事,何遣有生之涯。 意思是,不搞一些啥用没有的玩意儿,咋能把有限的人生,过得快活自在呢? 只要初心是你喜欢,挣不挣钱无所谓,就当跟爱好交个朋友。 至于我嘛,前30几年里去过一些有意思的地方,认识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尝试过一些有意思的事。 谁叫我好奇呢? 现在主业打工之外,除了看看书,写这个公号,我没事儿去台球房打两杆,暂时没想折腾别的。 当然了,还有40多年可以活,以后谁知道。 好吧好吧,终有一天,在我的葬礼上。 我希望我的孩子能这样怀念我: 在我父亲75岁高龄的时候,他的一个娱乐是给公众号的粉丝留言。 他每篇文章回复300条留言,快得像飞一样,而且净挑女粉。 留下我妈一边催他吃药,一边气得翻白眼。 80岁了,有一天父亲正在住院。 他的老朋友,那个台球厅的老板,悄悄给他带进来一支奥萨利文签名的球杆,他高兴坏了。 他抚摸着球杆,像哈利.波特抚摸那支叫光轮2000的会飞的扫帚。 真是棒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