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订制》葛优海报 恶心别人,成全自己。 这电影基本看不到王朔的痕迹,王朔虽然痞,但还有根,看东西透彻,写得有力。这电影对现实问题的解读,前后逻辑的混乱,倒很像现在的冯小刚的风格,最后的一段公益片,大概是来自某位投资人的意见吧。 贺岁片,要不就大家一乐,要不就深刻点。1997年,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拍得好,那段子没见过,不但很搞笑还很高大上。这部《私人订制》是另一回事,没有一个故事能赶得上《甲方乙方》。我乐了几次,只是因为看到了葛优和范伟,回味起来就觉得除了演员,没有别的有什么印象。 深刻点的贺岁片呢,就像《过年》,一家人的矛盾、潜伏的情绪、社会的变化对人的影响,一顿年夜饭变成了一个三维的球,转来转去能看到好多你想过的事情,它的解构是让人产生共鸣的,它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是精准的,它把你带入到一个思考的角度,让你去想。 《私人订制》是想给所有非权非贵的普通老百姓来一次好梦一日游,满足他们对贪官的痛恨,满足他们对一日变土豪的憧憬,满足他们对性贿赂的期待。但你凭什么就以为贪官的问题这么简单,又凭什么以为老百姓都想变土豪,最后又凭什么插入一个公益片? 反正呢,电影就是一个产品,与俗不俗真没什么关系。以功力来说,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洗剪吹的水平吧。 文/Annie 影评二:决不妥协 有一种情怀是感性的,流露在各类艺术作品的字里行间。有一种情怀是理性的,彻底的批判,或者一种决不妥协的骨气,不管时代如何变换,它的那股劲不变,不为时代改变,不为人们的喜好改变,不为现实改变。它认真的面对现实,嬉笑怒骂也好,沉默爆发也好,绝不阿谀奉承,不为了迎合谁而改变自己,但凡这劲劲的作品,都有值得赞赏的艺术品格。这部电影的情怀,属于后一种。 创作手法: 《私人定制》的确不适合喜欢纯商业片或纯艺术电影的人看,这个看似矛盾的统一之处是,它有个跟所有电影都不一样的特性:它骨子里是不迎合观众的思维和价值取向的,电影故事是为了完成对现实的多重批判本身而寻求一种艺术性对现实批判的的虚构的合理性。 观者喜欢不喜欢,情节是否适合世俗审美,无所谓。《私人定制》把电影工业的价值逻辑完全扔一边了。这种事也就王朔能干出来,颠覆所有以往的既定的艺术模式和传统。好在冯小刚也充分的运用自己的灵气将这种批判轻松、诙谐、游刃有余的表现了出来,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叙事结构: 三段落式的故事,是中国数千年以来一贯的传统叙事结构的当代转化。不知道是不是王朔迷上了明代笔记小说的缘故,鬼、狐、神、佛、魑、魅、魍、魉,带着各自的各种欲望,统统化做了人形来到人间,分布在每个故事之中。将电影中这些角色的欲望化做《聊斋》中的鬼狐来到人间,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同,电影的叙事思路也很有点《三言两拍》——只言人间荒谬,不论孰是孰非,佛心道义,阅者自悟。 这样的叙事结构以及手法不是纯西方的或者后现代的(略微相似),归根结底还是对东方叙事传统的一种当代书写。说完了一个故事直接说第二个故事,大故事里套着小故事,不论明清笔记小说,就是中国的史书也一贯是以这样的结构叙事的,《史记》中随便找个列传,莫不如此,说完了这个人直接说另一个人,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关联。 某些章节的设置和技巧上,有时也能够偶尔经意的露出一点王朔读了佛经之后自己思考的过程,某些段落是有明显佛教思维逻辑的特征,并且有一种不自觉的自然痕迹。比如范伟最后的总结发言,对自己没能抵制住诱惑的陈词部分,完全是一种佛经中常用的思辨手法。一个人一正一反的思维状态反衬着角色的荒谬却真实存在于每个人的人性之中,并通过对这个过程不露声色的描述达到批判的立意。 笔力着意: 基本上,每个段落、每个小节都在批判,看起来在组织笑料,实际上却一直在批判、批判批判批判,政治批判、文化批判、世俗批判、电影批判、百姓批判、艺术批判、资本批判,只有勇于自我批判的艺术从业者才能对整个社会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当下人类欲望的多重深度批判,如果不是王朔、冯小刚这样的人,这种深度不是想玩儿能玩儿得出来的。 这样的电影不是单纯为了讨人喜欢拍的,也不是为了纯粹的娱乐大众拍的,甚至有些部分是明显违反了电影工业的一贯的固有讨好观众的倾向,并且有些台词是专门讽刺电影观众的。所以它一开始就不是普通的简单类型化的所谓喜剧片。 "批判现实主义"这种词如今好像不流行了,不过片子的某些段落是充满了一种对现实中荒谬现象的天然的纯粹的发自创作者内心的善意的敌意和攻击,针锋相对的嘲讽,这是相当明显的。 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华谊兄弟的股票会遭到机构的打压了。除了因为过早透支估价以外,这种针对以金钱至上的社会中的各种现象的批判的电影,热衷资本游戏的人当然会嗤之以鼻,因为这个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明确的对资本社会各种社会现象的挑战,只不过它有个所谓贺岁的壳子。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在与资本针锋相对。这是否是一种明确的挑战,恐怕创作者未必认可,但是,挑衅性充满了每个段落、每个小节、每个人物对白中。 这或许可能大概就是这部电影背后的复杂社会文化背景。电影工业本身需要依靠资本支撑,但是这部电影骨子里却透着强力的批判资本的伪善和虚无的。 王朔剧本写的够狠,冯小刚拍的时候也绝对不露声色的帮衬、发挥,甚至反思并批判自己的庸俗,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艺术品质。看这部电影纯粹出于对王朔的持续关注,想了解他的思想状态,了解王朔从开始读佛经之后的思想变化。如果说《非诚勿扰2》是王朔关于对死亡的思考,那么这部就是对生存的探寻和批判。 王、冯二人可以在一部电影中嬉、笑、怒、骂到如此地步,算得上"爷们"二字。当他们象你我一样年轻时曾为了思考本身而批判一切不合理的现实,这么多年过去,当他们有了钱、权势、地位,却依然不改赤子之心时,这就是我们要赞赏的骨气。不妥协、不低头、有事说事,坦荡磊落,对中国各种现实矛盾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忧虑,甚至杞人忧天式的,但是电影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情节难道不就是真的在现实中存在么? 小人物的欲望,大人物的欲望,雅的欲望,俗的欲望,对自然的歉意却经不住对自身物质需求的动物本性(片尾可以捐几亿,可不愿意捐辆车)。到了片子最后,已经是直接对人性本身的批判和挖苦、嘲讽、蔑视、不屑,以及最彻底的自嘲。这样的电影如何能让期待贺岁片只换取简单一乐而不需要太沉重的思考的观众满意呢。 人和人不一样,不管有钱、没钱的时候,有一种人,他是不放弃对现实认真的思考的诚意的。这种精神才是真正的艺术品格。也是艺术存在的价值之一。在这部电影里,王朔是制定电影价值取向的,冯小刚是心有灵犀开辟道路的执行者,尽管《私人定制》看似还是部明确的商业电影。 但对于中国文化了来说,很多所谓的西方工业文明积累下的价值观的问题,在东方有不同的解读方法。比如,第二个故事,本来要直接讽刺"金钱至上"使艺术远离了生活本身的动力源泉时,它却通过探讨"雅、俗"的问题,来绕过工业文明的电影工业固有的可以让大众喜闻乐见的庸俗的叙事方法。 以上种种,电影中,多不可计,基本上是彻底的超越了冯小刚过去所有的电影,它的深度是王朔和冯各自生活阅历和对艺术思考的最终结果。达到这个结果就是以强烈的批判现实来实现的,它脱离了一般的商业电影或者艺术电影与观众的喜好互动的思维模式,是针针见血扎到现实和每个人欲望的好电影。 至于那些习惯了看商业电影,或者习惯了看所谓的纯粹的艺术电影的人来说,不喜欢这部电影很正常。这部电影的类型似乎很特别,却又是中国社会主义电影发展到80年代一贯的那种黑色幽默。 文革结束之后很多电影都有这种特质,唯一不同的仅仅是《私人定制》它骨子里本就没打算谄媚观众,看电影的人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好的艺术作品通常都是照妖镜,那些但凡在人世行走的人们,他们内心的鬼、狐、妖、仙、魑、魅、魍、魉,都将在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面前露出原形,即便它只是部贺岁片。 如果能用批判现实与所谓的艺术品质交换,那么一部电影如果能实现批判现实,我觉得比任何所谓的"雅"的艺术追求都要强一点点。而就是这一点点就可以区分开市侩和单纯的诚恳的倾注在作品里的善意。 艺术的境界有时候仅仅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个体欲望之后的那个或近或远的抵达。 文/飞鸟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