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析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农机行业发展趋势


  【摘 要】随着全球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计算机技术、传感与检测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的发展,农业机械也逐步向高度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无人驾驶拖拉机也开始生产并正在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无人驾驶植保飞机也正在推广运用。尤其是随着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机行业面临着新环境、新形势和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机行业;供给侧改革;发展趋势
  全球农机制造业已形成农机生产巨头规模化竞争的格局。国际农机市场经历并购重组浪潮,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形成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公司、克拉斯公司和久保田株式会社五大农机集团。这些农机巨头市场占有率高、产品范围广、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相较之下国内农机劣势凸显,尚未形成一批具備较高市场份额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造企业。为了引领行业把握机遇,加快推进农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机行业健康发展,本文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农机行业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进行了分析研判,并对农机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提出了一些个人思考。
  一、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一)政策补贴下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
  在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机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尤其从2004年开始在农机购置补贴、农村人口转移导致的农业机械化刚需双重拉动下,我国农机行业迎来了黄金十年。农机工业生产总值2004年尚不足800亿元,2012年已经突破了3000亿元,坐上了"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的宝座。2017年,我国农机工业增加值增速9.1%,比上一年增加1.4%。全行业实现利润243.12亿元,增幅8.10%。
  (二)产能过剩,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
  在农业装备市场规模迅速膨胀的背后,产业机构不合理等长期积累的矛盾显现。目前我国农机产品结构比较单一,中小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中低端传统大型机械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趋于饱和,产能过剩。尽管不少企业把目光盯向了海外市场,但由于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在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同时,一些技术含量较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的高端农业装备和核心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同质化已成为农业装备行业的最大挑战。
  (三)行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1.大中型机械数量严重不足,小型动力机械过剩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科学、完善的农机产业政策,使得宏观调控能力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非常严重,农机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装备结构不合理。
  2.农机低水平重复制造,企业数量多,经营规模小
  近年来,受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刺激,农机市场膨胀,许多企业都投入到农机行业。由于行业准入制度尚未完善,未能形成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未能形成专业化协作强、配套能力高的产业集群。我国现有农机企业近万家,但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美国约翰迪尔一家企业的总产值。具备研究能力的企业不足200家,仅占规模企业的10%。
  3.小型机具及动力机械多,大中型机具及配套机械少
  分散经营制约农机化发展。作为全国农机化水平较高的山东省,机具配套比为1:1.64,在全国已属较高水平,但与国外农机具配套比一般为1:4,相比来说,我国仍有很大差距。
  二、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分析
  (一)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解决三个问题,做好五件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适应市场需求,改善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二是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三是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
  在具体措施方面,主要是抓好五件事:一是去库存。主要是减玉米产量。二是补短板,就是要补齐优质品种、短缺产品、生态环境的短板。三是增效益。要大力推进节本增效和适度规模经营,拉长农业产业链。四是育主体。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适度规模经营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五是增动能。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发展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激发活力,增加动力。
  (二)农机行业结构性改革必须要符合行业发展规律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为了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综合效益以及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那么,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部分,也该"服从"于农业供给侧结构的最终目的。此外,农机供给侧改革还要立足于我国农机行业现状,因地制宜,各个击破,走出符合农机行业发展规律、带有鲜明农机特色的供给侧改革之路。
  从政府决策和把控上,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必不可少。一是要坚持走农机农艺融合之路。要以农业机械化引领作物品种改良和耕作制度变革,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配套,破解主要作物和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难题,大力拓展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空间,释放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潜能。二是要让农业机械化与适度规模经营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推动规模经营中的作用,促使机械化与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相互适应、相互促进,推动农业机械化向产前、产中、产后延伸。三是信息化不能"短腿"。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以信息化培育农机行业新动能,推动新发展,支持鼓励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让信息多跑路,让农机多干活",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
  三、我国农机行业发展方向
  (一)农机企业面向农业生产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转型
  针对农机装备未来10年的发展,《中国制造2025》指出,重点发展粮、棉、油、糖等大宗粮食和战略性经济作物育、耕、种、管、收、运、贮等主要生产过程使用的先进农机装备,集成全程机械化解决方案和成套设备。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推进形成面向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可以预见,农机企业未来将由单一的产品供应商向行业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
  (二)农机装备需求向大型化、复式作业高端化方向发展
  以土地集中、规模化经营的快速推进为特点,以农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模式,推动农机装备需求向大型化、复式作业方向发展。中小型农机将彻底回归田间管理的角色,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联合收获机等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成为发展重点。重点产品则覆盖无级变速、卫星导航、无人驾驶大型拖拉机、精准变量复式作业机具、高效能联合收获机械、精量低污染大型自走式施药机械、种子繁育与精细选别加工设备、健康养殖智能化装备。
  (三)智能制造和"互联网+"合力助推农机装备升级
  根据《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部署,包括农业机械在内的九大领域进入"智能制造专项"支持范围。智能制造专项将支持基于大中型拖拉机、收获机械、大型农机具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制造新模式,实现农业机械产品设计、加工、检测、装配的全流程智能化。中国一拖2015年推出"东方红e购商城",正式开启了"互联网+农机"时代;同年,内置了"金匣子"系统的雷沃谷神收割机开进了麦地。不难看出,农机领域的"互联网+"已箭在弦上。
  (四)节能环保的绿色化道路将成为发展重要趋势
  2016年10月1日起,农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由"国二"升级为"国三",而从2016年4月1日起,农机主机生产企业不能再生产和销售装配有"国二"发动机的整机。农机排放标准升级,倒逼农机逐渐向绿色转型。
  四、结束语
  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推动关键领域技术的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和加速应用,正在引发包括农机行业在内的整个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农机行业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需求,主动思考,把握机遇,积极适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需求,促进我国由"农机大国"向"农机强国"的质变。
网站目录投稿:幼筠